錢易
本月15-19日5天內,本組19位專家在陝西省有關部門負責同誌的陪同下,考察了渭河流域西安、寶雞、渭南三市及楊淩、閻良兩區的5家自來水廠、4家汙水處理廠(其中3家在籌建中),以及6家其他工廠;與陝西省計委、經貿委、建設廳、環保局、水利廳、國土資源廳、科技廳等有關部門的負責同誌進行了座談。收獲很大,體會很多。
通過考察和座談,我們目睹了陝西省在經濟建設、城市化進程和環境保護等各方麵所做的大量工作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為此感到非常高興,願意再次向陝西省領導和廣大人民表示衷心的祝賀和敬意。考察和座談也使我們對渭河流域存在的問題,即:上遊水少、中遊汙染、下遊淤積,有了深切、具體的體會,大家一致感到,這些問題已經相當嚴重,直接影響到人民的生活,製約了陝西省的可持續發展。
經過初步討論,我們認為陝西省各方麵提出的渭河綜合整治是十分必要的。以下是我們對渭河綜合整治的一些初步想法,願意提出供陝西省領導參考。
一、渭河綜合治理規劃應以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指導
渭河問題是綜合性的,造成渭河問題的原因更是複雜的,因此,進行渭河綜合整治需要先做好規劃,而做好渭河綜合整治規劃的關鍵是要改變觀念,以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規劃的指導思想。
可持續發展必須有可持續的水資源作為支撐,而水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又需要有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作為保障。沒有水或者說沒有高質量的水,可持續發展是不可能實現的,而采用傳統的發展模式,以消耗和破壞水資源為代價換取經濟利益,水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必然成為一句空話。
具體說來,對於渭河流域這樣相對缺水的地區,經濟發展必須做到“量水而行”。即根據有限的水資源量製訂發展規劃,而不是根據設想的發展提出需水量,結果由於水資源量不能滿足需要使發展計劃落空。我們注意到,陝西省有些市、區、縣所進行的需水量預測,就有過大的傾向。例如,西安市2000年耗水量為17.8億立方米,預測的2010年需水量就為38億立方米,2030年則為52億立方米。短短10年、30年內需水量將分別翻一番和翻兩番。這是顯然過高的預測,也是不可能實現的。鹹陽市計劃的人均綜合用水量達每人每天700升,大大超過了我國其他城市的水平及世界富裕國家的水平,顯然是不恰當的。
與期望大幅度增加耗水量相反,可持續的水資源利用最首要的任務是控製水需求,逐步實現需水量的零增長,使用有限的水資源取得符合人民需要的發展。國內外經驗證明,水需求的零增長是完全可以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清潔生產的推行和節水技術、設備的應用實現的。
可持續的水資源利用必須包括對水資源水質的保護,惡劣的水環境將危害自己,危害子孫後代。防治水汙染最根本的措施是削減排放入水體的汙染物總量。國內外的經驗同樣表明,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和清潔生產的推行,將汙染物削減於源頭,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汙染物排放總量的零增長,進而實現工業汙染的零排放,也是可以實現的,應該作為我們的努力方向。
二、節約用水是渭河綜合整治的首要戰略措施
節約用水是控製水的需求量的主要手段,節約用水也可以減少汙水排放量,因此對減輕水汙染有重要作用。加拿大是水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但推行節水的力度十分大,主要目的是減少汙水排放量,控製水汙染。為了解決渭河流域水資源短缺和緩解水汙染嚴重的嚴峻局麵,必須把節水作為首要的戰略措施。
農業節水的潛力很大。北京已經決定逐步淘汰水稻田,美國加州在數十種作物中篩選出了經濟效益高、耗水量小的作物,作為推廣作物。這兩個例子說明調整作物結構的重要性。推廣節水灌溉技術也很重要。相反一味追求擴大灌溉麵積是行不通的。建議陝西省盡量降低農業用水量在總用水量中的比例,以促進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