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當代的女子學院2(3 / 3)

“小而精”的發展模式對於女子學院來說也有成功的先例,也有實現的可能。威爾斯利女子學院(WelesleyCollege)就是這樣一所傑出的女子學院。長久以來,它培養了許多傑出女性,例如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和希拉裏等美國社會的政治女精英。作為全美最優秀的女子學院,威爾斯利女子學院的學生們接受的是高水平的教育,最終成長為光芒四射的女性精英。因此,對於當代中國女子學院來說,需要轉變辦學理念,擯棄一味追求高層次、大規模和學科設置“高、大、全”的取向,結合自身條件和實際,合理定位,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3.女子學院應定位於培養女性高層次人才

在男女合校的普通高等學校中,性別均衡現象下暗藏著性別隔離現象,性別平等觀念下暗藏著較為強烈的男性中心,女性的發展被淹沒在一般人才培養的話語體係中,缺少對於女性的特殊考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女子院校實際上肩負著努力破除性別均衡中暗藏的性別隔離以及性別平等觀念下掩蓋的男性中心這兩大現象,從而真正推動男女平等的曆史使命。

普林斯頓大學之所以被稱為“美國學者和政治家搖籃”,是因為它培養了20多位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2名美國總統、1000多名美國國會議員、眾議員、聯邦政府的高級官員、州長、州政府的高級官員。在中國高等教育走內涵式發展道路的今天,以往女子院校出於現實的考慮,定位於培養應用型女性人才、職業女性的思路應該得到審慎的反思。女子院校應定位於培養女性高層次人才。所謂女性高層次人才,是指在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等領域內發揮關鍵作用,具有較高聲望和地位的女性。盡管女子院校的基礎薄弱,還有許多內外矛盾亟待解決,但一定要有這樣的勇氣和眼界。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女性接受教育機會的增加,女子院校應結合社會人才需求的變化,適時調整自己的辦學定位和宗旨,回應社會的多樣化需求。

4.女子學院應實施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專注於對個體的心智和心靈的訓練。這種心智和心靈的訓練要通過相互關聯、不可分割的整體知識來進行。讓學生獲得某種理性的、通過感性認識不到和感覺所不能表達的某些東西,這是通識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當將男人劃歸為理性的、理智的,而將女人定義為感性的時候,通識教育的這個最重要的目標顯然是男性思維和男性中心主義的。在高等教育的發展曆程中,女性的理智精神的培養顯然受到了男性中心主義的壓製。因此,對於女子院校來說,要培養高層次女性人才,就必須培養女性的理智精神。實施通識教育,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是達成這個目標的重要途徑。

對於當今的女子學院和學生來說,除了專門的職業和技術訓練外,發展綜合知識能力似乎已經成為學習的一種額外負擔。女子院校為實現自己高層次人才培養的辦學目標,必須有與專才教育相抗衡的勇氣。

芝加哥大學的名著閱讀運動,可供我國女子院校實施通識教育借鑒。現在的學生讀的書大多是教材、信息的來源大多是網絡,閱讀經典名著的市場似乎越來越小,甚至於遭到一定程度的排斥。經典名著的價值被淹沒了。艾倫·布魯姆認為,大學教育明智地利用經典名著,設置各種學習課程,從而激發起學習者的激情,是深入學生心靈的捷徑。經典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擺脫專業化的束縛,了解生活所展示的更多奧秘,使他們在自身中發現新的更高的行為動機,建構起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更富於人性的生活方式,從而能夠實現培養“整全性的人”的理想。女子院校有必要借鑒這樣的通識教育模式。

5.女子學院應注重學科間的整體平衡

女性特色的學科和專業體係是女子院校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女子學院既要開設具有女性傳統特色的人文社會科學中的相關學科,也要開設哲學和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中的相關學科。《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年)》提出要“改善學科領域的性別分布結構,培養高新技術和現代化管理領域的女性專門人才”。女性已進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她們不僅需要人文科學方麵的知識,也需要理工科方麵的知識。實踐證明,許多女性在理工科領域也有很高的天分。在一些諸如工程、地質、物理、電氣工業、化學等理工科高層次科學領域,也出現了一些女科學家。因此,應大力加強對女性理工科知識的教育,充分開發她們在理工科領域的創造潛能。

堅持特色的同時,也要注意麵向現實和未來進行學科建設。應使學校的規模始終相對穩定,促使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隻有平衡的學科分布,才有利於女子學院的發展。

6.女子學院應積極爭取外界力量的支持

目前,我國女子院校普遍麵臨資金不足的問題。要解決這一困難,女子院校必須要積極爭取外界力量的支持。其一,爭取政府的支持。如前文所述,政府的支持包括資源和政策兩方麵。在政策方麵,政府應製定相關的政策、製度,提高女子院校在高等教育體係中的地位。在資金方麵,政府應加大對女子院校的經費投入。其二,爭取社會的支持。女子院校可以采用合作辦學、爭取讚助等各種方式,加強與社會各界的交流,為女子院校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其三,要加大自身的宣傳力度。應使政府對女子院校的發展充滿信心,使社會各界對女子院校形成良好的評價,提高女子學院的社會地位,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以獲得外界的支持。

7.女子學院應加強與國外女子院校的交流溝通

韓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的一些女子大學在世界範圍內,都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這些女子院校都注重通過招收留學生、舉辦留學生訪學項目等方式推進其國際化進程。世界女子教育聯盟也為各國女子院校的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中國女子院校應以世界女子教育聯盟為平台,加強與國外女子院校的交流溝通,共同探討女子院校發展麵臨的問題和今後的發展方向。中國女子院校應在人才培養方麵與國外女子院校合作,培養具有全球視野和全球化思維的女性高層次人才,推進女子院校的國際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