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企業精神文化建設(3 / 3)

②從企業家精神到核心團隊精神。企業的核心團隊與企業家精神關係密切。企業家精神需要企業的核心團隊來推動,如果核心團隊成員的價值觀念和行為特征與企業家精神相吻合,就會加快企業精神文化的形成;反之,則會抑製精神文化的形成。所以,優秀的企業家應該是用責任、魅力和精神力量把核心團隊帶動起來,與核心團隊共同分享精神成果,依靠團隊精神把事業做大。

③從企業家精神到企業精神文化建設。在企業創業階段,企業家精神對企業成長和文化建設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隨企業壯大之後,單憑企業家精神去謀求企業績效有時難以奏效。因為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要發揮這種精神作用,一是需要核心團隊積極配合和推動;二是需要組織管理機構的上下溝通和整體協調;三是必須使這種精神為廣大員工共有和主動追求。所以,壯大後的企業要求企業家把先進的企業家精神和主導思想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之中,用文化的精神力量帶動企業發展。

三、企業精神的培育

企業精神是一個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培育企業精神需要長期的文化積澱,這就決定了必須把企業精神的培育放到精神文化建設的框架中。

1.以精心培育企業精神為重點

企業精神文化建設,要以構建核心價值觀為核心,要以培育企業精神為重點。如果說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是企業精神的內核,那麼企業精神就是核心價值觀的外在形態。從這一聯係出發,應該把培育企業精神與企業核心價值觀的構建,看作是精神文化建設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麵。企業核心價值觀在如何培育企業精神的價值導向上,起著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企業精神在展示企業精神風格上,要充分體現企業核心價值觀的發展理念。所以,在企業精神文化建設中,要構建核心價值觀,就必然要求培育先進的企業精神為先導。

2.以豐厚的精神文化底蘊為基礎

培育企業精神不僅要有科學的價值觀指導,而且要有促其成長的精神文化基礎。也就是說,企業精神不是以某種方式提出來的,而是精心培育出來的,它需要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從這個意義上說,企業精神文化的積澱過程,也就是企業精神的培育過程。這就決定了培育企業精神,一是要以豐厚的精神文化底蘊為基礎;二是在企業成長中要關注企業精神文化成果的積累;三是在積極傳承企業先進文化中主動提煉企業精神;四是在培育企業精神中注意吸收民族精神、企業家精神的品格,不斷豐富企業精神。

3.以企業家精神帶動為主導

企業精神是企業成長過程中的生動寫照。這種精神的培育離不開企業文化的滋潤,更離不開企業家精神的帶動。在企業成長中,企業家的內心態度、意誌態度和思想境界,不僅決定著企業文化的優劣,而且也直接影響著企業員工的態度、行為,以及由此構成的群體意識。從這個角度分析,企業精神的培育,一是要提高企業家素質,隻有高素質的企業家才能為培育企業精神創造一種適宜的文化環境;二是要發揮企業家的示範作用,用企業家精神去帶動企業精神的培育;三是注重企業家精神內化,把企業家精神內化為企業員工所推崇的價值理念、內心態度和群體意識。

4.以文化育人、典型引導為旗幟

培育企業精神,離不開正確的價值觀導向。在企業精神文化建設中,要把文化力量熔鑄在企業精神之中,必須堅持用先進文化哺育人,用正確價值觀引導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模範事跡鼓舞人。為此,在精神文化建設中,一是要堅持文化育人,不斷豐富企業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企業員工的精神力量;二是在文化育人中樹立典型,用榜樣的力量激發企業員工艱苦創業、振興企業的激情;三是在培育企業精神的同時,堅持弘揚企業精神,使企業始終保持一種不畏艱難、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第五節 企業道德與企業精神文化

一、企業道德與精神文化的關係

企業道德是企業精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先進的企業精神文化離不開積極健康的企業道德。企業道德淪喪,企業精神文化建設將無從談起。隻有企業和企業的員工人人講道德,擁有健康的企業道德,企業才會有積極健康的精神文化。

1.什麼是企業道德

源於拉丁語Mores的道德一詞,原指風俗和習慣。之後發展為意識形態的特定內容,特指決定人們行為規劃的一種深層次的意識。它可以用來調節人們的行為,同時也是衡量和評價主體行為善惡的標準。

道德作為一種深層次意識,它對人的行為、組織行為的調節,主要通過道德教育、社會輿論、人們的內在信念來實現。

企業道德是社會道德在企業經營層麵的具體體現,是調整企業與社會、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員工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企業道德包括企業道德意識、企業道德關係、企業道德行為和企業道德評價,也包括企業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等內容。

2.企業道德的功能聯係

企業道德是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精神文化的優劣不僅取決於核心價值觀是否正確,有沒有企業精神,而且取決於企業整體道德水平的高低。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指出,經濟活動基於社會習慣和道德基礎之上,如果離開這些習慣和道德,人們之間的交易活動將受到重大影響,交易的基礎就會動搖。由此看來,無論是企業內部的經營管理,還是外部的經濟活動,都必須建立在一定的企業倫理和道德規範基礎之上,才能保證企業健康成長。

企業精神文化與企業道德的關係,是整體與部分的關係,一方麵企業精神文化為企業道德建設提供了基本的價值觀前提和人本條件;另一方麵企業道德建設是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企業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助於豐富精神文化的內涵。二者之間的功能聯係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①企業精神文化反映企業存在的主流意識形態,企業道德水平是其主流意識形態的具體體現。

②企業精神文化尤其是核心價值觀決定企業道德建設的價值取向、理想追求、基本信念和道德原則。

③企業道德建設是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的基礎,無論是核心價值觀還是企業精神都需要憑借道德力量來支撐。

④企業道德水平直接關係到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奉行、企業精神力量的形成以及企業文化的打造。

二、企業倫理與企業道德

企業倫理是進入21世紀後人們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之一。企業倫理在企業精神文化建設中,主要是通過道德規範來調節企業和員工的行為。

1.什麼是企業倫理

目前,在規範企業行為的價值導向上,無一例外地是用善的倫理道德標準來引導企業行為。所謂倫理,就是人類社會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與行為準則。這種倫理關係普遍存在於人類活動之中,因而在調節企業內部和外部關係、企業人與人之間關係方麵有著重要作用。

所謂企業倫理,是指企業在從事經營活動中,處理企業內外關係時應當遵守的倫理道德規範,它既是社會倫理道德準則在企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又是企業作為社會組織存在必須自覺履行的社會責任。

①現代企業是“經濟人”、“道德人”、“社會人”的統一,決定今天的企業既要合法、合道德經營,又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維護企業存在不可缺少的信用關係。

②凡企業活動都是經營行為、道德行為、社會行為的統一,決定了企業既要謀求高利潤回報企業和社會,又要使企業經營在企業倫理道德範圍內行事,促使企業健康成長。

2.從企業倫理到企業管理

企業倫理是企業家、企業成員道德水平的綜合體現,企業道德建設離不開企業倫理價值觀的正確引導。這種價值導向主要包括:

①依據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引導企業成員提高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和企業使命感,形成企業向上發展的動力。

②遵照企業對消費者履行的道德義務,引導企業成員誠實守信,共同打造企業誠信形象。

③根據企業與成員之間的“應然”關係,引導企業文化建設要尊重人、重視人、服務人,創造良好的人本文化氛圍。

④依照企業內部和外部存在的道德關係,引導企業及其成員樹立道德意識,加深道德自律,提高企業整體道德水平。

三、企業道德建設

如果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是相輔相成的,那麼在企業成長中增強合法經營意識和提高企業道德水平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前者是法律所規定的義務,後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在企業精神文化層麵加強企業道德建設,要從一定的企業道德原則出發,來構築企業的道德體係。

1.企業道德原則

任何道德觀念,都是從一定的價值觀出發來強化其道德理念,或者說要從一定的道德原則出發,去引導人們的道德行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條件下,我國企業道德建設應遵循以下道德原則:

①集體主義原則。集體主義是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因此也是我國企業必須遵循的一條道德原則。該原則要求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既要處理好企業與員工利益,又要處理好企業與國家利益,力求實現國家、企業、員工三者利益的統一。當個人利益與企業利益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要服從企業利益,當企業利益與國家利益發生矛盾時,企業利益要服從國家利益。

②以人為本原則。企業倫理道德的核心內容是尊重人、重視人、服務人,不論是涉及企業內部企業與人的關係,還是涉及企業外部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社會的關係,都必須堅持人本原則。尤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倡導集體主義道德原則,與以往根本的區別在於充分體現個人的價值和地位,這不僅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也是構建企業道德體係、推動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③公平競爭原則。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倡導公平競爭是企業道德原則的基本要求。公平競爭一方麵表現在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市場公平、有序競爭,另一方麵表現為企業內部機製上的平等、合理競爭。在市場和企業競爭環境中,隻有堅持公平、公開、公正的競爭原則,才能為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道德氛圍和市場環境,才能在市場規則下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在企業內部規範下提高員工競爭能力。

④誠實守信原則。古往今來,無論是人還是組織都必須依靠良好的信譽來維持自身的存在和發展。誠實守信既是現代工業文明的基本要求,又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道德基礎,還是企業人與人之間建立信任關係的紐帶。隻有堅持誠信原則,才能使企業與員工贏得相互信任、企業贏得社會信任,進而形成以信任為基礎的企業內部與外部廣泛的社會聯係,樹立企業良好的信譽形象。

2.企業道德建設問題

企業道德建設是保持企業健康、推動企業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麵,也是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企業道德建設除了要遵循上述道德原則之外,在把握先進企業文化方向上還要注意以下三個方麵問題:

①企業道德建設在適用性方麵,一定要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所謂適應,指建立一個市場經濟所需要的,又與市場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企業道德體係。該體係能夠為市場健康注入道德力量、為企業健康提供道德支持、為企業員工健康樹立道德導向。

②企業道德建設在協調性方麵,一定要與社會主義法律規範相協調。所謂協調,指企業所建立的道德體係與現行的法律規範,在規範市場行為、企業行為、企業員工行為方麵,二者是相輔相成的,共同推動企業在遵從法律和道德規範基礎上謀求更大的發展。

③企業道德建設在傳承性方麵,一定要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所謂承接,指在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同時,又要融入今天改革發展的時代精神和道德風尚,在繼承、創新的基礎上,加快企業道德建設,提高企業道德整體水平。

3.企業道德體係的構建

在精神文化層麵切實加強企業道德建設,要結合企業成長和發展不同階段的特點,來構建企業道德體係。依據企業倫理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國內有關學者指出了企業在不同階段企業文化中的企業道德的內容。

第一階段:非道德組織。“超脫”於法律的文化而快速生存;譴責風險;隻要有利可得就敢於冒風險。

第二階段:得利型組織。合法就行;在灰色區域行事;保護漏洞,不經過鬥爭決不投降;經濟利益決定評價標準和回報。

第三階段:反應性組織。為利益相關者和其他組織的考慮更多了,組織也有了做一個“負責任公民”的態度。

第四階段:道德型組織的初級階段。道德價值觀成為文化的一部分;在一些問題中起到指導作用,但在另一些問題中卻遇到麻煩;當遇到公共關係問題時態度變得更為主動。

第五階段:道德型組織。一個完整的道德標準,有著精心挑選的核心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反映了那些指導公司文化的準則;道德地計劃和管理公司文化;招聘、培訓、解雇以及獎勵都反映了道德準則。

依據道德型組織文化中企業倫理道德的內容,企業道德體係構建的邏輯展開:

①用善的道德目標引導企業道德建設。一方麵要從企業道德價值觀出發,另一方麵又要與企業核心價值觀相一致,即用正確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來引領企業道德建設。

②從企業核心價值觀出發,確立企業道德價值觀。企業道德價值觀的形成一方麵要吸取社會主義道德主流意識中的良性要素,又要結合企業個性特征提出合乎發展主流意識的企業道德價值理念。

③依據企業道德價值觀,確定企業員工認同,並在實際處理企業內部各種關係中體現出來的善惡標準和企業道德行為準則。

④從企業道德準則出發,製定相應的企業道德規範,尤其要注意建立一套與本企業特性相適應的職業道德規範。

⑤企業道德規範是一種軟約束,這種非控製性的規範約束,旨在對企業長期而非短期的影響中,通過企業良好的道德習慣的形成,進而達到道德自律。

⑥對不同階段企業達到的道德自律狀況,可作為反饋信息與企業道德目標相比較,由此得到的差值信息,是不斷完善企業道德體係的重要依據,由此循環往複,不斷提高企業整體的道德水平。

參考文獻:

1.葉生,企業靈魂:企業文化管理完全手冊,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張雲初,王小青,陳靜,讓企業文化起來,海天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