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企業哲學素養需要精心培育。企業哲學是企業對核心價值觀、經營理念、人本管理思想的一種辯證思考,這種能力的獲取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後天實踐中不斷學習和培育出來的。提高企業哲學素養,離不開企業的精心培育。
②企業哲學素養需要長期積累。企業哲學作為一種人本哲學理念,其形成不是口號化的、形式化的寫照,而是企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通過對企業生存的哲學反思所形成的精神文化成果,注重長期積累和文化積澱,是提高企業哲學素養的基本途徑。
③企業哲學素養需要不斷提升。哲學是一門反思的學問,企業哲學思想的形成,離不開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反思,對經營理念的思考,對精神文化成果的提煉。所以,適時提升精神文化成果既是承繼哲學的秉性,也是提高企業哲學素養的基本方法。
第三節 企業價值觀與企業精神文化
一、企業價值觀與精神文化的關係
企業價值觀及其內涵的理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也是精神文化最集中的體現。可以說,從企業經營理念到企業行為,再到企業形象,無不受製於企業價值觀的影響。
1.什麼是企業價值觀
價值觀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經長期積澱而形成的一種價值體係,它可以理解為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基本信仰,也可以被看作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深層次的認識和態度。價值觀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和行動。
①企業價值觀。它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經營實踐中所形成的本企業的價值理念係統。劉光明先生在《企業文化》一書中曾經給出一個定義,即企業價值觀,是指企業在追求經營成功過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標。從哲學上說,價值觀是關於對象對主體有用性的一種觀念。而企業價值觀是企業全體或多數成員讚同的關於企業意義的終極判斷。可見,企業價值觀是企業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準則。
②企業核心價值觀。企業價值觀可分為核心價值觀和準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是有關企業生存或企業追求成功的基本信念。核心價值觀相對於一般價值理念,具有相對穩定、不變的特征,也是企業始終如一恪守的價值理念。
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環節,是企業價值觀的提煉和塑造,尤其是企業核心價值觀的提煉和塑造。核心價值觀作為最基本的信念,不在多、而在精,不在全、而在簡,既要真實可靠,又要突出個性,一個優秀的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其核心價值觀必須具有上述特色。
2.企業價值觀的功能聯係
企業價值觀作為價值導向的理念係統,它來源於企業長期經營管理實踐的總結,也是對企業成長中價值理念的發掘;它來自對企業自身文化傳統的提煉,也是對企業精神文化成果的升華。由此形成的企業價值理念係統作為精神文化主體結構的基準,與精神文化建設有著極為密切的功能聯係。
①企業價值觀的形成以企業哲學為指導,價值觀實質上是哲學思想在價值觀念係統中的集中體現;
②企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企業精神文化建設中最為本質和核心的東西;
③精神文化建設的重心圍繞價值觀展開,由此確立企業的共同願景、信念和使命;
④精神文化中的企業精神是價值觀的表現形態,價值觀是企業精神的內核和底蘊。
二、企業價值觀的三個層次
價值、價值觀原屬於哲學概念。這些概念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實際應用,形成了精神文化中價值理念係統。為此,日本的名和太郎在《經濟與文化》一書中認為,哲學思想就是價值觀。從這一聯係出發,企業價值觀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1.價值觀的認知層次
認知,是主體對客體理性把握的過程,它體現為人的自我信念。對企業價值觀的理性把握,實質上表現為人們對企業追求經營業績所信奉的基本信念的認知過程。通常認知層處於價值觀的核心部位,作為人的一個自我信念,企業員工會對企業價值觀表現出不同傾向。所以,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是企業價值觀的基本信念如何在認知過程中能被全體或多數成員所認同、信奉,並付諸於實踐。
國內外許多成功企業,都有一套充分體現企業自身特征的價值理念,例如,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提出“IBM就是服務”,把為顧客提供世界一流的服務作為最高的價值觀念;中國海爾集團提出“真誠到永遠”,把真誠為顧客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中國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則把“顧客的希望就是我們的目標,顧客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責任”作為企業的價值信條。當這些價值理念,尤其是核心價值觀被企業員工認知、內化後,就會轉化為推動企業發展的巨大的精神力量。
2.價值觀的情感層次
價值觀作為一種意識形態,除需要理性把握之外,也反映主體的一種心理狀態,這種反映集中體現在價值觀的情感層次上。我們知道,由於不同的人可以信奉不同的價值觀,因而會對各種企業行為產生不同的情感或感知。所以,企業員工從不同的情感因素出發,對企業價值觀的認同感會產生不同的感知。例如,信奉品牌價值理念的企業員工,對樹立品牌意識會倍加讚揚,為之愉悅;而對於不信奉品牌價值理念的員工,對樹立品牌意識則會不屑一顧,甚至滿懷敵意。
可見,在精神文化建設中,對企業價值觀的認知不能忽視人的情感因素的影響,而應從情感因素上把企業和職工凝聚在一起。成功企業的經驗證明,積極向上的企業價值觀,能使員工把維護企業利益、促進企業發展看作最有意義的工作,從而激發員工極大的勞動熱情和工作主動性,使企業的外部適應能力和內部協調能力得到加強,企業也由此獲得成功和發展。
3.價值觀的行為層次
人的思想觀念,決定人的行動和行為。在價值觀的層次結構中,企業員工對企業價值觀的認知程度和情感狀態,直接影響並決定員工的行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會產生什麼樣的企業行為和員工行為。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企業價值觀的導向作用是十分急需的,它既是企業行為的行動指南,又是員工行為的行動導向。
今天的企業發展,沒有價值觀引導總是很難走向成功的,因為企業員工的一切態度和行為都是以企業價值觀為基準的。正如《追求卓越》一書的作者指出的,企業價值觀是由最高層的經理們以分分秒秒、年複一年的行動表現出來的,而且它們是全公司上上下下所透徹了解並深入全體人員心中去的東西。企業價值觀的轉變是一種根本性的轉變,它需要從理念到行為等諸多方麵作出長期努力。
三、企業價值觀的塑造
企業價值觀作為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以相對穩定的心理定勢和文化積澱為基礎,經過長期積累而形成的較為係統的價值體係。企業價值觀的塑造,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整合已有的價值理念資源,運作處理。
1.塑造企業價值觀的原則
企業價值觀是在企業成長和發展中逐漸形成的。對企業價值觀的培育和塑造既要遵循其內在的成長規律,又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通常對價值理念的整合應從以下原則出發:
①人本性原則。企業價值觀內涵著豐富的人本精神,決定了企業價值觀的塑造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在價值指向上真正把人放在企業的中心地位,以對人的價值關懷為目標,最大限度調動人的積極性。
②實踐性原則。企業正確的價值理念不是照搬、憑空而來,而是來自企業長期經營管理的實踐,這就決定了對企業價值理念的整合和提煉必須源於實踐,同時又必須接受實踐的檢驗,通過不斷的提煉和完善,實現理念上的超越和發展。
③特殊性原則。凡企業都有鮮明的個性化特征。企業性質不同、區位環境不同、行業不同,其價值理念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決定了不同的企業在價值觀上具有不同的特征。這種差異要求企業價值觀的係統整合一定要從本企業的實際出發,從個性的特征出發,才能形成充分體現企業個性特色的價值理念。
④持續性原則。企業價值觀是一個相對穩定、對企業發揮持續導向作用的理念係統。從這一特性出發,對企業價值觀的塑造一定要考慮到它的穩定性、持久性的基本要求,謹防朝令夕改,力求保持持久的生命活力。
2.企業價值觀的發掘
企業價值觀源於企業經營實踐,又高於實踐、指導實踐。對企業價值觀的發掘和提煉被認為是一項費時而艱辛的工作,它除了要從一定的原則出發之外,還必須在企業經營和管理的實踐中善於發現有價值的理念,主動挖掘有價值的精神成果和價值資源,科學提煉和整合有創新性的價值理念思想,在這個基礎上才有可能提出符合企業發展需要、又切合實際,具有適用性、又具有指導性的價值觀。張雲初等出版的《讓企業文化起來》一書中,從來源上就如何提出發掘企業價值理念,提供了一個很有價值的思路。
1.正確處理幾種關係
企業價值觀具有決定企業的基本特征和個性、規定企業發展方向的作用;企業價值觀具有約束和規範企業員工行為,協調企業各項活動的作用;企業價值觀具有通過滿足職工高層次的精神需要,激勵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為企業發展提供精神動力的作用;企業價值觀具有能把企業和職工凝聚在同一目標和信念上的整合作用。要發揮企業價值觀上述功能和作用,在價值觀塑造方麵要正確處理好以下幾種關係:
①正確處理繼承和發展的關係,堅持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和發展;
②正確處理共性和個性的關係,突出塑造具有個性特點的企業價值觀;
③正確處理現實性和理想性的關係,堅持企業價值觀的現實性和理想性的辯證統一;
④正確處理理論和實踐的關係,把企業價值觀轉化為可操作性的具體規範;
⑤正確處理塑造和保障的關係,企業價值觀的塑造還需要領導重視,建立健全保障機製以及加強教育和引導。
第四節 企業精神與企業精神文化
一、企業精神與精神文化的關係
企業精神是企業價值觀突出的表現形態,也是企業精神文化內在精神力量最集中的體現。培育企業精神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需要企業在精神文化建設中作出長期努力。
1.什麼是企業精神
關於企業精神,可以說已為企業界所熟知,但對這一概念的表述則有一定分歧。有的觀點認為,它是在企業文化基礎上形成的高層次的精神結晶,或企業文化形態上的一種精神現象。有的觀點認為,它是時代精神在企業中的反映,由此而形成的為企業廣大員工認同的一種群體意識。我們認為:
①企業精神作為企業內部員工群體心理定勢的主導意識,是企業經營宗旨、價值準則、管理信條的集中體現。
②企業精神是企業全體或多數員工共同一致,彼此共鳴的內心態度、意誌狀況和思想境界。
2.企業精神的功能聯係
企業精神是精神文化的具體體現之一,二者的功能聯係主要表現在:
①企業精神是企業精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精神文化建設離不開企業精神的培育。
②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的基石。
③企業精神可以激發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增強企業的活力,從而有助於形成積極向上的企業精神文化。
④企業精神會大大提高員工行為的自覺性,從而使他們主動關注企業的前途,維護企業聲譽,為企業和企業精神文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二、企業精神與企業家精神
企業精神,是支撐企業得以持續發展的強大的精神動力。這種精神集中反映了企業家的價值主導思想,是企業員工共同擁有而不懈追求的一種信念。所以,講企業精神,實質上講企業人的精神,就不可能不涉及企業家精神。
1.什麼是企業家精神
企業成長離不開文化精神。在企業精神文化建設中,需要培育先進的企業精神,同時又呼喚現代企業家精神。什麼是企業家精神,有許多不同的表述。2003年中外管理雜誌就“企業家精神應該是什麼?”請幾位企業家進行了有益的探討。鄂爾多斯集團總裁王林祥先生認為,企業家精神包含四個層麵:第一要誠信;第二是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第三是要有追求;第四要有奉獻精神。新華信谘詢公司董事長趙民先生認為,企業家精神有三個內涵:第一是企業家不能忘記作為一個社會人的責任;第二個是企業家必須在本行業、地域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第三是企業家在你的公司裏形成什麼樣的文化和價值追求。
可見,企業家精神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種責任,也可以看作是一種職業精神。綜合上述和已有觀點,我們認為企業家精神的內涵應包括以下內容:
①講究誠信。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陳錦華,在首都企業家俱樂部的一次講話中指出,誠信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據調查,96%的人認為企業誠信取決於一把手。企業誠信的關鍵是領導者的職業操守。如果說以誠信為本是一種企業家精神,企業家就應該以誠信的態度麵對用戶、麵對政府、麵對員工、麵對社會。
②社會責任。實踐證明,企業家的事業成功是建立在企業成功基礎之上的,企業家的價值實現,在於其所承擔的企業社會責任的實現。企業家作為一個經濟人,首先要擔負起為員工負責、為股東負責的經濟責任,同時作為一個社會人,又要擔負起基本的社會責任。這種責任意識作為一種企業家精神,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為社會作出貢獻。
③不懈追求。企業家精神的體現,源於自身價值觀的推動,這不僅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而且要有強烈的目標意識和對事業的不懈追求。對事業的追求源於企業的使命感,它是一種較高的精神境界,需要有業績,又要承擔很大的經營風險,但企業家隻有具備了這種精神,才會帶動企業堅定不移的一直走下去。
④奉獻精神。作為具有強烈職業精神的企業家,別人看到的是耀眼的光環,而對企業家自身來說更多的意味著付出、犧牲和奉獻。中國企業精神的突出特色和優勢,就在於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產業報國。奉獻,是企業家精神的崇高境界,它是企業家的人生願景,也是企業家精神最生動的體現。
2.企業家精神在企業
今天的企業家精神,被認為是企業精神文化建設的支柱,甚至可以說沒有企業家精神,在精神文化建設中就難以形成為企業全體員工共同認同的企業精神。由此揭示出企業家精神與企業精神和精神文化建設之間的關係。
①從企業家精神到企業精神。企業家精神的核心,就是價值觀要正確,並在正確價值觀引導下把以誠信、責任、追求、奉獻為內容的企業家精神轉化為實實在在的企業精神,使整個企業及其員工的活力和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形成振興企業的不竭精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