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爺爺們的曆史(2 / 3)

他不敢苟同這種做法。發展經濟很重要,但不能連最基本的原則都放棄啊!因此,他回答說,張成明回鄉投資與他爺爺的曆史完全是兩碼事嘛。

李維新說,你說得輕鬆,可人家說了,作為一個貪汙犯的後代,他無顏麵對家鄉的父老。如果要他回鄉投資,就必須將他爺爺貪汙軍餉的那段文字去掉。他還用紅筆在那段文字下麵畫了一個大圈圈,哦,東西在這裏,你自己看吧。李維新說著,將張成明畫過紅圈圈的那本縣誌往方誌君麵前推了推。

方誌君沒有翻看那本縣誌,他搖著頭說,這恐怕做不到。李維新有點不高興了,沉著臉問,這有何難?不就是要錢嗎?你說要多少,我馬上給你撥!

方誌君仍然搖著頭說,這不是錢的問題,你就是撥再多的錢,這縣誌也是不能改的!李維新冷冷地問,為什麼?方誌君說,很簡單,因為縣誌記錄的是曆史,曆史任何人都無權更改!

方誌君本來想說的是,曆史任何人都無權竄改,但想到說話的這個人剛幫他簽了一個二十萬元的報告,就臨時把竄改換成了更改。

李維新站起身,走到方誌君跟前,他說,方誌君啊方誌君,你這人怎麼就一根筋呢?張世楨貪汙軍餉的事兒發生在國民黨時期,如今,他人已作古,你管那麼多幹嗎?

李維新邊說邊用手在方誌君的肩膀上輕輕地拍著,像唱歌的人打著拍子,所以,他的話說得很有節奏感。沒想到,方誌君冷不防地往後退了一步,讓他拍了個空。李縣長一怔,話也停了。

李縣長的話停了,方誌君卻說開了。方誌君說,作為一名縣誌編纂人員,我要為曆史負責,是紅的就是紅的,是黑的就是黑的,我隻能秉筆直書,決不會為尊者諱,為賢者諱,更何況張世楨貪汙軍餉是事實。

方誌君越說越激動,把李維新說毛了。李維新說,什麼曆史不曆史的,你莫嚇我。我讓你改你就改,出了問題我負責。

方誌君也犯了強,說,曆史就是曆史,就算是皇帝老子讓我改,我也不會改的!

李維新當了縣長後,在西山還沒人敢這樣跟他說話,今天被方誌君頂了脖子,心裏受不了,麵子上更是過不去。他想,必須拿出態度了,不然,他這縣長今後還怎麼當?他穩了穩神,大聲質問方誌君,是你聽我的,還是我聽你的?

方誌君說,我聽曆史的,曆史可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婦人!

這句話更惹惱了李維新,李維新憤憤地說,你聽曆史的好了,把我剛才簽的報告給我!李維新把手伸到了方誌君麵前。

方誌君說,有什麼大不了的,給你就給你!說罷從兜裏掏出那份報告來,重重地拍在李維新麵前的桌子上。李維新也猛地站起身,在桌子上擂了一拳,我告訴你,這縣誌非改不可,你如果拐不過彎來,我就先把你這個主任撤了!方誌君口氣也更衝了,他說,你就是把我槍斃了,我也不會改的!

方誌君氣衝衝地回到了縣誌辦。同事們見了他,一下子圍了上來,問李縣長批了多少。方誌君推開眾人,走到自己辦公桌前,一屁股坐在那張破椅子上,一句話也不說。

見他鐵青著臉,同事們知道情況不妙,紛紛退到一旁,用眼睛疑惑地看著他。副主任洪曉山忙給他的水杯裏續了水,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方誌君喝了兩口水,稍稍平靜後,對同事們說,我對不起大家,到這個時候還沒給你們弄到錢,就是民工,這個時候也該揣著錢回家過年了。不過,請大家放心,我就是砸鍋賣鐵,把我家那兩間房子賣了,也要在年內把錢一分不少地發給大家。

聽他這麼說,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更加疑惑不解了。方誌君用眼掃了掃大家,將剛才李縣長要他改縣誌的事說了。副主任洪曉山說,李縣長這也是無奈之舉啊,你何必跟他犯強?不然這時錢到了手,你也免得為錢的事犯愁啊。方誌君狠狠地瞪了一眼洪曉山,說,你這是什麼話?為了錢我們就可以放棄原則、竄改曆史?洪曉山分辯說,招商引資是縣裏的工作重點,作為縣裏的一個部門,我們必須服務於縣裏的中心工作。畢竟發展才是硬道理嘛。

方誌君冷笑了一聲,說,好一個發展才是硬道理!話說得多麼動聽,你怎麼不說要與李縣長保持一致啊?我知道你變著法兒想討好李縣長,你不就是瞄著我這個位子嗎?告訴你,有我在一天,你就休想!

遭了方誌君的數落,洪曉山苦笑了一下,笑後又張了張嘴,像有話要說,但轉了兩圈後,悄悄地走出了辦公室。

鎮住了洪曉山,方誌君又轉過頭來對其他人說,你們都給我記住,縣誌是曆史,我們不能為了一點錢,就去竄改曆史、出賣良心。這是職業的要求,也是我們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誰讓我們改都不行。

方誌君交代完畢,就匆匆去了省城,他是去找一個經商的同學借錢。上次他孩子上大學沒錢,老伴叫他找那個同學借他都沒去。他從心裏看不起那個同學,覺得他身上銅臭味太重。但這次他要去求他,他想,求一個商人也比在一個政客麵前卑躬屈膝強。

第二天上午,方誌君揣著一包錢回到了縣城。他人還未坐定就聽人說,李縣長下午要帶張成明來縣誌辦,現場親自督辦改縣誌的事,還要讓張成明親眼見證這一事實。方誌君聽說後,飯也顧不得吃,就早早地去了縣誌辦。他將自己那把坐了多年的破椅子,搬到存放縣誌的庫房門口,端端正正地坐在上麵,自言自語地說,我看你怎麼改?!

下午兩點鍾的時候,一支長長的隊伍浩浩蕩蕩地向縣誌辦開過來了。李維新昂首挺胸地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他的後麵是張成明,洪曉山也混在隊伍中,探頭探腦的,像個漢奸。

張成明個頭很高,戴一副金邊眼鏡,滿臉都是得意的笑容。他跟在李維新的後麵,興衝衝地登上了五樓。可當他們走進縣誌辦,想去庫房時,見到像門神一樣端坐在門口的方誌君,都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方誌君端坐在進門處,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李維新和隨行人員都感到束手無策,紛紛往後退著。李維新見狀,上前一步,冷冷地說,方主任,你就這樣迎接我們?方誌君說,是啊,貴客來了,我隻能以特殊的方式來迎接了。說這話時,方誌君連頭都沒抬一下,更沒有一點讓路的意思。

李維新知道無路可退了,他高聲對方誌君說,請你讓開!

方誌君抬頭瞄了他一眼,隨後將眼睛望向別處,他說,對不起,庫房重地,外人不能隨便入內。李維新向隨從人員使了個眼色,於是,幾個隨行人員一齊上前,七手八腳地將方誌君連人帶椅子抬到了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