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他還專門請來萊昂納多·迪卡普裏奧(Leonardo DiCaprio)和約翰·特拉沃爾塔(John Travolta),為他在青島的迷你好萊塢的奠基儀式助陣。而文化、旅遊已成為王健林逢人必談的話題。王健林表示,要實現“十二五”提出的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市場的目標,就要形成新的創新消費熱點,要擴大文化、娛樂、健身、休閑消費。
不過,經過王健林的多年苦心經營,萬達已是國內商業地產的龍頭,為何還要自找麻煩主動轉型做文化產業?王健林認為做文化比做地產更有成就感,“一個好的文化項目能影響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哪種項目有這種成就感?”
“萬達要做百年企業,就要擁有百年企業的物質基礎,房地產無法產生長期、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所以必須向文化旅遊轉型。”王健林強調戰略轉型的重要性,“到2020年,萬達房地產收入占集團總收入的比例將降到50%以下,屆時萬達將不再是房地產企業,而是成為綜合性企業。”
2005年,萬達進入文化產業最早是從電影院開始。原因看似簡單,就是在王健林看來,每個購物中心裏麵都應該配一間電影院。然而中國的電影恰恰從2005年開始騰飛,從2006年到2012年每年都增長超過35%。2008年萬達進軍旅遊業,長白山度假區已經開業,掀起中國白色旅遊的開端。
在他所規劃的“文化帝國”藍圖裏,萬達旅遊文化城顛覆了傳統的概念,包括了舞台秀、電影娛樂科技、大型遊樂主體公園等概念,突出了文化和商業內容,每座萬達城的投資都在百億元以上。
資料顯示,2012年,萬達文化產業收入208億元,按照王健林的設想,文化產業收入到2020年達到800億元,進入世界文化企業前10強。屆時萬達地產類收入要下降到45%以下,萬達由此轉身為一個消費型企業。
王健林說,做企業一定要順勢而為,看準國家的經濟大勢,“順著勢做,怎麼做怎麼有”。“萬達綜合體模式畢竟還有模仿者,那我就想創造一個將來根本不可能有模仿者和競爭者的模式。文化旅遊城會徹底從知識產權上排斥所有的競爭者,有錢你也搞不了。”王健林說。
收藏野心
在11月5日的紐約佳士得夜場拍賣上,大連萬達以1.72億元(2816.5萬美元)拍下了畢加索作品《兩個小孩》,這是中國企業迄今為止購買西方頂級繪畫作品的最大一次手筆。
萬達集團藝術品收藏負責人郭慶祥在拍賣結束後表示,“有原創性、具有時代精神的藝術家的精品”是王健林的收藏宗旨,以吳冠中、趙無極、吳大羽為國內代表,西方畫家中畢加索、梵高、莫奈是收藏重點。
王健林涉足藝術品收藏要遠早於職業足球,王健林當年對藝術品的喜愛,甚至達到了癡迷的程度。以至於他曾半開玩笑地說,之所以會放棄部隊和政府裏的大好機會及穩定前程,而選擇冒險下海去做房地產,原因就是因為要有錢才能搞收藏,才能買得起他愛的那些書畫。
經過近20年來的收藏,王健林現在所擁有的書畫收藏已達上千幅,而且每年都還在增長。因此,近年來王健林已經很少親自去買畫,而是交給手下的藝術收藏團隊去打理。王健林說:“我以前還有精力,哪裏有好畫,立馬跑去看。現在沒時間,肯定要有人幫我打理。但具體收哪幅畫,還得我自己拍板。”
萬達的藝術收藏團隊有十來個人,這其中不包括歐洲專家和其他一些重要分項目的專家,負責人是在收藏圈素以傳奇與“大嘴”著稱的郭慶祥。專家顧問團由中歐的專家構成。每當王健林和其團隊在研究拿下一幅收藏品時,這個團隊和專家顧問團就會開會討論,整個決策期大概在一個月。最後的決定由王健林親自審定,但“王健林先生一般會聽取專家團的建議和意見”。
一般情況下,王健林拿下一幅作品的程序是這樣的,其團隊根據現有的市場行情、畫家及藝術品的藝術價值,與歐洲專家會商,列出收藏名單,然後逐層篩選,列出終選名單,遞交王健林審定,整個過程都有專家顧問團參與。
王健林在收藏界一直比較低調,以至於較長時間內國內拍賣界對王健林少有人察覺。而他才是吳冠中、石齊等諸多大畫家背後真正的推手。
1998年中國嘉德春拍,傅抱石巨作《龍盤虎踞今勝昔》以374萬元成交。8年後,這幅畫出現在萬達集團展覽中。2000年12月翰海秋拍,北京市文物公司“鎮店之寶”八大山人《孤禽圖》以50萬元起拍。曆經55輪激烈爭奪,最後被萬達的收藏團隊負責人郭慶祥以440萬元競得,創造了八大山人作品的最高價。
王健林曾在一次采訪時自述,“字畫是先從二三流的開始收,逐漸轉向名人。近現代也有,清以前也搞。後來結識了大米(米景陽)和張金才這些老先生。他們跟我說,清以前的畫基本是複古、傳承,而且鑒賞比較困難,不容易出成就。近現代的東西,可能在今後1000年都是中國畫作的一個高峰。市場也證明,吳冠中、傅抱石、李可染的作品,比明清的畫賣得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