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媒體的責任和市場經濟價值觀必須與“黨和人民都喜歡”對接起來,媒體才具有可持續性,真正的權威媒體是溝通政府、市場和大眾的重要橋梁。
問:在你看來,新權威媒體要參與信息的傳播與製造。晨報是如何體現這個角色的?
龔曙光:要扮演好橋梁的角色,媒體就必須更主動發揮自己在傳播中的作用,讓自己成為關切民生、反映民意的窗口,成為監督社會、針砭時弊的公器,成為真誠的人道主義和人文關懷的實踐者。
同時,我十二萬分地重視一個媒體的品味,強調晨報必須要提供現代、開放、高雅的信息。在晨報剛起步的階段我們所選擇的活動:世界魔術大師表演、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國際名車展、恐龍展等等,這都是為了導入一種國際性眼光。這與我重視國際新聞,率先在全國開辟國際經濟版“天下財富”是一脈相承的。我強力介入房交會、銷售之星評選,這都是為了使媒體更深地切入時代的經濟生活,這與我重視經濟新聞是如出一轍的,因為政治人正在被經濟人取代。
報紙也要主動介入到對一些新聞和事件更深層次的思考和追問。比如說2006年6、7月份湖南連續發生了三起見義勇為的事件,發生搶劫的時候是外地人和歹徒做鬥爭,這樣的新聞我們報紙做了報道,出第一篇報道的時候我們認為這僅僅是一個簡單的見義勇為事件,發生第二起的時候引起了我們的注意,為什麼又是一個外地人,發生第三起的時候,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重大的新聞事件,在全國有敢為天下先傳統的湖南人,以血性做立身之本,但現在這血性去哪了?
這些努力也構成了瀟湘晨報參與社會進程的獨特方式。每年的讀者節,都是瀟湘晨報對於這片熱土自然的情感回歸,也是對於百萬讀者親切的反哺之舉。晨報這些充滿人文與公益色彩的品牌活動,不僅為讀者提供了增值服務,還演繹為讀者期待的媒體事件和公益品牌。事實上,由這種品牌理念所延伸的價值已經體現在很多領域。
問:傳遞信息方式的現代化,晨報具體是怎樣體現的?
龔曙光:新權威除了要傳遞現代性的報道內容外,它的報道方式和包裝形式也必須與時代對話、與潮流對話。它不僅通過新聞報道引起讀者的道德肯定,而且必須通過標題、語言、版式、圖片等等媒體表達與之溝通,引發讀者的情感認同和思想共振。無法想象還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語言習慣甚至文言文的方式報道今天的新聞、傳播今天的觀念的行為。
同時,新權威媒體的傳播方式,還必須與現代技術發展手段結合起來。現在的報紙都生活在互聯網時代,我不敢說報紙所有的功能互聯網都滿足了,但是報紙的幾個主要功能,互聯網已經超越了,報紙在時效、信息量以及互動性上,都不如互聯網。在這種情況下,報紙必須要關注互聯網,借助互聯網。
例如在上文說到的有關湖南人血性的討論,當時晨報和網站就是互相配合共同推進的關係。網站發帖加以討論,報紙持續報道進行更深入和多層次的揭示,讓很多人參與到這場討論中來,最後形成關於這個話題的一個完整的動態模式。
在網絡時代,競爭的方式要變。新聞的正麵在報上已經沒人看了,網上都有。人們還可以在社區論壇上看新聞的背後,在博客上看新聞的追溯。報紙不能再滿足於提供快餐,而要考慮提供精神養料、思想養分。我們總得給別人一個看報紙的理由吧。
問:晨報怎麼知道,自己審視某一條新聞就是一個主流的角度?怎麼判斷自己提供的資訊,就是主流的資訊?
龔曙光:我覺得主流與否,關鍵要看是否把握了社會主流意識、主流情感、主流倫理、價值選擇,也就是社會基本訴求的把握。新聞的選擇,應當滿足和回應這種基本訴求。
首先是品位要主流。我特別反對報紙套用社會新聞的價值形態,追求嘩眾取寵的為文為題的作風。反對雞零狗碎的社會新聞充斥版麵。反對用社會新聞的操作手法去操作時政新聞和經濟新聞。站在冷漠的立場上去做新聞,缺少應有的人文關懷,也就無法將讀者帶進去,就無法與讀者實現真正的交流。
同時,更要有品格。這是比品味更高一級的要求,涉及到一個報紙基本的倫理立場:基本的政治取向、基本的經濟態度、基本的審美觀點。一個媒體首先應該設立自己的倫理底線,其次是對重要公眾信息準確性的把握。不把握重要公眾信息的準確性,是毫無品格可言的。
再次,要有與讀者的相關性。現在,信息成為生活的重要構成材料,讀者的新聞觀越來越重視這些信息的實用性。在網絡時代,報紙不能再滿足於提供快餐,而要考慮提供精神養料、思想養分。這也是我們重視言論的原因。言論更重要的是立場,是觀點的實用性。
整理/劉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