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發菩提心為眾生請命 運廣長舌願諸君靜聽(3 / 3)

老尼曾否同來?"隱紅道:"不妹行蹤無定,來去不常,也無一定的事。老尼卻尚在山中。"張氏正色道:"厭世主義,不合現時的趨勢。姊姊稚齡弱質,也不在厭世的時候。"隱紅不讓說下,早截住道:"小妹別有懷抱,不入世也不出世,姊姊倒不勞掛懷。時已上燈,後會有期,姊姊凡百自重。"張氏道:"尚不曾問姊姊的寓處,妹真忘情了。"隱紅道:"不妹居址,姊姊即知之,亦無從過訪,明日如在此間,或者到會中奉候,也未可知。"說著已經離房。

其時懷祖避在建威房中,等張氏送客歸來,又相議道:"其人言論無異常人,其形蹤至為恍惚,真令人無從捉摸。"張氏道:"我視其人,雖饒有美姿,眉宇間時露英武慷爽之氣,或者便是隱娘、紅線一流人,也未可知。"談論一會,夜色漸深。飯畢就寢。

明早,建威邀懷祖先至雅仙,園主陳釗泉早遵兩人預囑,安排妥貼,伶人也都遣開,隻留幾丁茶房在內承值。午後,張氏先到,未時,幹事員、招待員陸續都來。一到申初,前前後後,到了竟有五百餘人,一半是聞風自來。

鈴聲一響,先有幹事員宣明本會宗旨,是爭例不是爭約,所以即名為爭例會。宗旨宣後,來賓中登壇演說的共有八人。

末後張氏才翔步從容,走近桌邊,款款吐語道:"諸俠姊姊妹妹呀!我輩女子不是國民之母麼?為個人之母者,勿論子之賢不肖,念其為骨血所化分,隻覺可愛,不覺可憎。為國民之母者,子之為上流、為中流、為下流,在他人雖有分別,在母之眼簾中,隻見為子,不見有何階級。並且他人視之愈賤,蹙之愈甚者,母之於子,則憐之愈深,護之愈力。

例如道有餓夫,男子斜睨而過之,女子則必有多寡之助。足見人群的感情,女子自優於男子。而所以致此者,則由世界人類,都為我女子所生所產,故無聲無臭中,遂相感而不自覺。

"今日言抵製者,為外人虐待我僑氓而起,僑氓之受虐者要以工人為多、為最烈。能使工人出苦海而入樂土,則商人學生相沿而及之,禍不掃自除。僅僅言改約,即能如願,不過便商而止,便學生而止,工人要不得與。諸位姊姊妹妹啊!旅外之人,難道不是我女子所生所產麼?勿信外人,謂願並改一二條,遂坦然不為我子若孫慮也。毋論現所續議,我工人去來出入,依舊不能自由,即使改至十分完善,不還有例在麼?我執約以相詰,彼引例經相繩,究竟管理之權,在人掌中,約之力斷不及例。諸位姊姊妹妹啊!到那時,我工人果不消說,依舊是為魚為肉,聽人烹割了。我商人,我學生,自今以前,未嚐得享約之利,自今以後,豈能免例之害麼?"說到這裏,台下有人詰問道:"約何嚐有利?商人學生如何能享呢?"張氏道:"第一次《禁約》說,此是專指華人續往美國承工者,其餘別等華人,均不在限製之列。第二次《禁約》說,此約專為華工而設,不與官員、傳教、貿易、遊曆人等,現時享受來寓美國利益有所妨礙。照這兩條文義解釋,商人學生猶在商約中最優相待之列,如何至與工人同受不可思議之奇辱?豈非例所使然麼?諸位姊姊妹妹啊!拒約的潮流,洶湧及於全國,我輩忽然說要爭例,似乎勢力薄弱,不免為所淘汰。不知我輩女子,在家庭內婉婉轉轉,以告我父兄夫婿,在社會上懇懇切切,在告我伯叔兄弟。理論果真圓足了,便容易動人聽聞。小妹不量,奉勸我諸位姊姊妹妹,不要隨人附仰,以改約為圓滿功德。要知例而不廢,改約不過虛名。今日男子既不敢言,我女子為國民之母,當盡為母之責任,萬萬不可自暴自棄啊!"這時,台下拍掌聲如春雷怒鳴,四壁搖動。忽地人叢中飛出一人,褰裳邁步,直上演壇,端端整整立在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