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想自說過裁撤旗綠營之後,不知如何傳出,旗滿人都憤怒起來。因見幾位巡撫及十餘寺卿真已裁了,這裁旗綠營一事,定然是實行的。因此互相傳說,莫不憤怒。實則康有為雖言過滿漢平等,究為自保官位起見,不敢認真損滿人利益的。奈滿人信以為真,所以漢軍及滿缺大員又會齊往見太後,具說皇上信從康有為,要把我們宗族的衣食也撇幹淨了。試想入關之初,旗綠各營或是宗室之英,或是從龍之彥,幾多汗馬功勞,方有今日。若把口糧統通失去,豈不是要我宗族凍餒而死麼?清太後聽了,心中頗動,但究竟細看些時才好發作,便諭令各滿缺大臣暫退,並慰他不必憂慮。到次日,各滿缺大員仍見清太後無甚動靜,反疑清太後也與清帝是一般主意的,急聯同二三親貴王公往見醇王妃,請他往太後處阻止裁撤旗糧一事。原來醇王妃就是清帝生身之母,與清太後是個姊妹行,故對於清太後,實以醇王妃最有勢力。當下醇王妃聽得,正不知清帝聽從康有為那一班人如何攪法,立即往見清太後,請他先要阻止裁撤旗丁口糧一事。清太後這時雖然歸政,究竟有權,今見清帝之母且不喜歡,更易責成清帝。那日便喚清帝的愛妃名喚珍妃的過來,責道:“你好去對皇上說知,若要跟康有為那一班兒走動時,盡要仔細仔細才好。”珍妃連忙叩頭,說一聲“不敢違令”,即回轉來,把清太後的言語對清帝說知。
清帝心中頗懼,自忖裁了寺卿巡撫之後,昨見太後也沒甚麼說話,如何一旦有這般責成,難道是有什麼謠言弄出來不成?那日便即到軍機衙門,見了林旭,即諭道:“你們須致語康有為,辦事須仔細仔細,毋得操切,勿負朕心,以傷太後之意才好。”林旭聽了,覺清帝之言料有來曆,連忙叩首,即遵諭往尋康有為,具述清帝之語。康有為心中一跳,半晌無語,暗忖皇上委任自己,實無什麼大權,自己不過一時說謊,好騙同人壯膽辦事。今皇上此言,料是太後有些不喜歡,若不除了太後,斷不能行自己之意。想罷,覺事屬可危,但目下總要瞞住同黨的人才好,即答道:“此不過是皇上小心,你們不必憂懼。但你們在軍機裏見皇上較易於我,須隨時周旋便是。”林旭便怏怏而去。康有為自林旭去後,不知死活,要想個除去反對的大臣及除去太後的法子,因為見識不足,又不審時勢,自然要弄出事來。正是:
立誌未能求審慎,到頭盡要惹災殃。
畢竟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