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山古寺(2 / 2)

北京也有不少特殊的地方,如頤和園中能種玉蘭花、太平花,其他地方就種不活。這些南方的花木,在北京種不活,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北京地處北緯四十度左近,冬天地麵凍土約一尺來厚,南方花木如梅花、桂花不能在戶外過冬,這是科學常識,盡人皆知。但卻有不少例外,即同樣是南中植物,有不少卻能在北京種活,如梧桐、竹子等等,而更奇者,是同樣北京,這裏種得活,那裏就種不活。如竹子,在北京不少園子中就長得很好,而在不少地方卻又種不活,說迷信話叫作“風水”,實際也真是要看水、土、風、日光的性質。潭柘寺的“玉鑲金線竹”便是一個奇跡。

潭柘寺山頂有一泉,名“龍潭”,水流湍急,蜿蜒而下,建寺時引入寺中,刻石仿山陰蘭亭作“曲水流觴”,泉水在石槽中蜿蜒而流,酒杯浮泉水上,流到誰麵前,誰便吃酒。上麵蓋了一個亭子,名漪玗亭。漪玗亭四周種的都是“玉鑲金線”又名金線竹的竹子。這是一種十分名貴的竹子,粗者約小兒手臂粗,較一般小青竹為壯。奇怪的是蒼翠欲滴的竹竿上,都有一條凹進去的金黃線,所以叫作“玉鑲金線”,長得極為茂盛。潭柘寺還在京西門頭溝煤礦西麵,門頭溝的山都是瘠土劣石的荒山,連好草都生長不出,而翻過山去,沒有幾裏,便出現這樣水木豐茂的地方,能長出這名貴品種的修竹來,這難道說不是奇跡嗎?前人不少記載中,常把這裏流水修竹的風景,比之於杭州之韜光寺。但我舊住杭城時,於上下天竺、韜光、雲溪等處,都沒有見過這樣精致、漂亮的竹種。而在這北國山坳名寺中卻生長得這樣茂盛,這裏水、土、風、日特殊有利於植物生長,是可想見的了。

《天咫偶聞》一書中,有一首遊潭柘寺的長詩,其中寫到竹雲:“明晨拂衣起,竹影青一庭。……簷虛萬竹摩,窗啟眾峰會。”又雲:“相攜漪玕亭,流觴皆酩酊。……晚來憩竹院,坐久風益涼。我友為我言,此景似韜光。”詩很長,並不好,但幾次提到竹,亦可見此竹之不平常了。吳世昌先生寫《紅樓夢》文章,為了證明大觀園在南方,一再在文中說北京沒有竹、沒有筍,有竹便要發筍,不然小竹從何而生呢?北京不但有竹、有筍,而且還有名貴的金鑲玉竹。吳先生多去看看,慢慢自己就要否定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