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中王者

紫檀物語

隨著人們對傳統家具文化和紫檀價值的認識提高,紫檀越來越受社會各階層看好。紫檀的價格在20多年年間漲了近100倍。不同規格的紫檀原料之間的價格差也在不斷拉大,紫檀家具價格也一路走高,動輒以上百萬上千萬價格成交。

收藏愛好之士,家裏必定擺上一兩件紫檀木件。有人喜歡文玩,紫檀筆筒、紫檀硯盒等置於書桌上。也有人或找件紫檀做的八仙桌、扶手椅、回紋香幾、翹頭案等,既可作家具使用,又可達到收藏的目的。在廣州,對這“木中之王”的紫檀著迷的,除了老一輩的收藏家,近年還多了不少年輕的玩賞家,他們著迷於紫檀高貴的性格、溫潤如玉的材質。

由於紫檀極為名貴,且具有曆史文化價值,其打造的家具價格也居高不下。紫檀木在清朝中期已日漸匱乏,大件家具用料幾近“彈盡糧絕”邊緣。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精美絕巧的傳統工藝品都湮沒在曆史的塵煙中,清宮紫檀家具也不例外,其存世量日漸稀少,以致有專家認為,存世於今的清代紫檀家具,其數量至多隻有一萬件左右,這使得紫檀家具的市場價格居高不下。

在我國傳統紅木家具行業,素有“小葉紫檀木中之王,黃花梨木中之後”的說法,曆史上的小葉紫檀價格往往是高於黃花梨的。在近些年來,海南黃花梨因為原有老料資源的基本枯竭,價格直線上揚,早在2005年其價格就已經遠遠超過了小葉紫檀的價格,越南黃花梨的價格也是直線上漲。因此,小葉紫檀成為投資收藏的“價格窪地” ,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市場需求量逐步攀升導致了價格上漲。小葉紫檀價格的上漲促使更多木材經銷商開始了對小葉紫檀大量購買,另外也有一部分場外資金以短期投資獲利為目地進入這一領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部分囤積炒作的現象。因此,國內小葉紫檀價格的也迅速上漲。

從1989年的2萬多元一噸,到現在一兩百萬元一噸,紫檀的價格在20年多年間漲了近100倍。不同規格的紫檀原料之間的價格差也在不斷拉大,目前做雕刻料的紫檀均價在50萬元左右,而做家具的紫檀新料價格則在100萬到200萬元之間。由於目前紫檀原產國限製出口,市場幾乎已無新料進入,拆舊家具所得的老料占整個市場的30%。近些年的國內外各類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些做工精巧、厚重凝華的紫檀家具價格一路走高,動輒以上百萬上千萬價格成交。

1998年的時候一對清代紫檀西番蓮四出頭官帽椅在北京瀚海拍賣,以22萬元成交。2008年,一對清代紫檀西番蓮扶手椅在嘉德拍賣,成交價為336萬元。到了2011年,在北京匡時賣出了一對雞翅木嵌紫檀描金扶手椅,其成交價為621萬元。在上一年的嘉德秋拍中,一清中期紫檀纏枝蓮紋寶座成交價格為5750萬元,創造了紫檀椅凳類家具的最高價格。

紫檀床榻類的家具,清代紫檀博古紋羅漢床在2008年嘉德拍賣上取得了3248萬元的佳績,2011年明末紫檀架子床在中國嘉德拍賣上成交額為1150萬元。可見明清紫檀家具床榻類的家具上千萬元成交屬於正常情況。

1998年,一張清代紫檀拐子紋平頭案在北京瀚海成交價為14萬元,到了2008年在中國嘉德,一張清代紫檀西番蓮平頭案成交價為3136萬元。2011年,北京匡時拍賣會上,一張清代紫檀錦地紋平頭案以1667萬元成交。同年,在中國嘉德,一張清代紫檀雲龍紋畫桌,成交價為5520萬元,刷新了紫檀家具桌案的成交額記錄。

2007年,一對現代紫檀拐子紋小頂箱櫃在嘉德拍賣,成交額為39萬元,同年在北京保利,一對清代紫檀花鳥紋頂箱櫃成交價格為2800萬元。可見材質雖然一樣,但明清紫檀的家具價格較之現代工藝品還是高出幾十倍。

從近年行情看,黃花梨價格遠遠跑在了紫檀前頭。而紫檀同樣具備產區小、存量少、成材周期長等稀缺特征,加上產地國印度嚴格控製出口,物以稀為貴,原本就貴重的紫檀肯定要有一個補漲趨勢。其次,紅酸枝等紅木材質的升值勢頭,也會進一步托升紫檀價格。傳統紅木家具使用的紅酸枝近年行情也開始迅猛發動,水漲船高,質地更優的紫檀自然也會被進一步“托升”。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目前紅木家具與原材料之間也形成了“倒掛”,即紫檀家具的漲價幅度遠低於木料漲幅。

而從市場規律來看,一種商品的價格總要與原材料成正比例或正相關的關係。有業界人士預測說,紫檀家具在未來5年還應有3-4倍的升漲空間。

隨著人們對傳統家具文化和紫檀價值的認識提高,紫檀越來越受社會各階層看好。近年來,包括工行在內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繼房產、汽車、黃金珠寶後,都相繼把紫檀木料納入其抵押品範疇。金融市場的認可使紫檀和黃金一樣,成為未來社會抵禦通貨膨脹和資產貶值的“硬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