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龍行北京(3 / 3)

為了籌集兵餉,鞏固新政權,大順軍繳獲了明宮內庫的3700萬兩銀子,權將軍劉宗敏等逮捕了甄別錄用後餘下來的明朝皇親國戚、大官僚和其他有貪汙嫌疑的降官800餘名,開始刑訊追贓。

首先定下了以下原則:

一、凡罪惡昭彰者,家產全部沒收,並處以死刑;二、貪官汙吏不肯如實交代納銀之數目者,嚴刑追贓;

三、清廉官吏者,不動刑具,聽其自行捐贈。

明嘉定伯周奎,是周皇後的親戚,當大順軍圍攻京都時,崇禎帝因缺乏兵餉,士兵不願為他守城抗擊大順軍而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隻得派太監去央求周奎捐贈部分家財來充當兵餉。周奎僅隻是向太監推托說:“請轉告皇上,老臣實在無多餘的銀兩呀!”那太監央求了半天後,見他捐贈無望,不覺氣上心頭,拂袖而去,並說:“老皇親啊!你真不識大局, 同時也太吝嗇了,這樣下去,大明朝很快就要完蛋了,就算你有再多的金銀珠寶,大明一完,又有什麼用呢?”周奎聽了,總算勉為其難地捐贈了2000兩銀子。大順軍進城後,早有人告知周奎乃最大貪贓枉法之輩,於是,劉宗敏派人將他逮來,沒收了他的財產,共抄得銀子53萬兩,綢緞布匹等財物不計其數。

明大學士陳?,貪財好斂的名聲,早已在外。他被劉宗敏逮捕後,很快就讓家人送來了銀子共4萬兩。劉宗敏覺得他還算老實,也較為慷慨,於是未給他上刑。但是陳?平時對仆人相當苛刻,動輒打罵,仆人們對他恨之入骨,但又敢怒而不敢言。一天夜裏,他的一個仆人把牙一咬, 對劉宗敏手下的人說:“請告訴劉將軍,我有急事相告!”劉宗敏於是接見了他,問他:“什麼急事?”仆人說:“劉將軍,陳?他在院子裏地下埋藏了好幾萬兩銀子呢!黃金珠寶也頗為不少,我可以為劉將軍帶路。”劉宗敏一聽,大喜過望,立即派大順軍帶著鐵鏟等隨同陳?仆人衝入陳家院子裏,果然挖出了陳?貪贓枉法所得的銀子8萬兩、黃金360兩和成斛成斛的珍珠。

明大學士,崇禎皇帝的宰相魏藻德,尤為貪生怕死,他曾經是明朝的狀元。剛被劉宗敏逮起來,就對劉宗敏說:“劉將軍隻要能用我,不管讓我幹啥都行。”劉宗敏厲聲嗬斥道:“用你,哼,明朝崇禎帝不是用你為宰相嗎?怎麼樣?把大明江山竟弄得如此的一團糟,你對得起崇禎皇帝嗎?你說,你還有什麼用呢?”魏藻德厚顏無恥地說:“劉將軍,休要誤會,大明江山的斷送與我毫無關係,罪在先帝昏庸無道而已!”劉宗敏一聽,怒火衝天:“真是個無恥小人,來人啊!大刑伺候。”“是!”一聲剛畢,左右一把拖住魏藻德,把他死死地按在地上, 狠狠地打了40軍棍。打得他皮開肉綻, 呻吟不已。魏藻德竟還不死心,還夢想著在大順政權撈上一官半職,於是向看管他的大順軍戰士王旗鼓說:“王將軍如果肯替我去說說好話, 放我出去做官,我就把我那17歲的美若天仙的女兒嫁給你做妾,王將軍,你看怎麼樣?”王旗鼓一聽,隻覺得怒火中燒, 好像他自己受夠了委屈似的,飛起一腳, 向魏藻德重重地踢了過去,大聲罵道:“明朝用你這種卑鄙下流的人做宰相,明朝江山豈有不支離破碎的道理。禍國秧民的東西,不知廉恥的東西,大順政權永昌皇帝又如此英明, 怎能用你這種東西做官,哼!做你的黃梁美夢去吧!”最後,魏藻德終於喪命於大刑之下。

大順軍雷厲風行地追繳貪官汙吏的贓物及其所得,很快就在百姓中傳開了,百姓們都拍手叫好,人心大快。一時間,北京城內,大街小巷,百姓在茶餘飯後,所談論的話題就是大順軍追贓。

為了鞏固新政權,繼而一統天下。進京以後,李自成隨即派精兵強將去遠近各地平定明朝殘餘勢力。大順軍所向披靡,不戰而下通州、天津、保定,隨後,揮軍直指齊、魯一帶。齊魯一帶的百姓一直深恨明朝的殘暴統治和地方官的橫征暴斂。大順軍傳檄一到,當地百姓們就擺上香案,有的甚至還供上李自成的牌位,一齊排隊出城,遠道而迎大順軍。明朝地方官大部分望風逃竄,也有部分平時沒有什麼劣跡和罪惡的官員,置酒接風,等大順軍到來後,辦完交接手續才離開。後來,大順軍所任命的河北、山東、河南的各府州縣的地方官,均是單騎赴任,所到之處,秩序井然。

時至1644年4月,大順政權的版圖已東至山東,西抵甘、寧,北沿長城,南達淮河、長江以及川北一帶。占據了當時中國版圖的一大半,達到了大順統治的鼎盛時期。

李自成進了北京後,整天忙於處理軍政大事,一直遲遲沒有登基稱帝。這可急壞了牛金星。他心裏想如果李自成不趕快登基稱帝的話,他這個丞相也就有點不能名正言順了。於是,他經過幾番思索後,對李自成說:“如果不趕快登基,不正大位, 恐怕中途會變啊!” 李自成隻是笑著說:“著什麼急啊!等處理軍政大事妥當後,再登基稱帝也不為遲呀!”

於是牛金星把明朝鴻臚寺的官吏全部官複原職,讓他們每逢三、六、九日教習大順政權的文武大臣向李自成“勸進”――勸李自成快點登基稱帝。

剛開始,這些農民出身的義軍將領和眾大臣,都對封建皇帝禮儀製度感到莫名其妙,頗不習慣。一天,鴻臚寺的一位官員捧著一張勸進表,畢恭畢敬地來到了劉宗敏的府第。劉宗敏拿著勸進表,左看右看,橫看豎看,就是看不明白,笑著問:“你這是在搞什麼鬼名堂?”

那官員不厭其煩地向劉宗敏解釋清楚後,便拉著他說:“好,劉將軍明白了吧!來, 我們一塊去大元帥那兒行‘禮’去!”“ 行禮?怎麼個行法?” 劉宗敏瞪起了眼睛,百思不得其解地問道。

“就是行五拜三叩頭之禮,而懇求大元帥登基稱帝呀!”

“什麼?行五拜三叩頭之禮?我跟老李造反已14年了,一直都是兄弟相稱,平時也是在一起拍肩擂背,互相取笑,現在怎麼能給他叩頭呢?我不去!”那官員見劉宗敏根本就不把他放在眼裏,也根本不理行大禮那一套,自己覺得沒趣,又不敢再說什麼,而唯恐得罪這位草莽英雄。於是,隻是到牛金星府第上哭訴。牛金星一見劉宗敏,若口婆心地勸了他好半天,諸如什麼“現在和以前不一樣啦”,“ 你是武將之首,應該得做出表率啦”等等,他就憑著那文縐縐的三寸不爛之舌,大談利害,特談關係,把劉宗敏說得雲裏霧裏,不知東西南北,然後連拖帶拽地把劉宗敏拖去勸進李自成了。

李自成呢,也稀裏糊塗地被牛金星請到大殿正中的龍椅旁邊,他依然身著那套青布戰炮,很隨便地往龍椅上一坐,笑著問:“軍師,你在搞什麼名堂呀?”沒等牛金星答腔,旁邊一位鴻臚寺的官員趕緊捧了一套嶄新的龍袍,遞給李自成,並說:“大元帥,請試一試這龍袍,看看是否合身?”並告訴李自成如何坐在龍椅上?手如何擺?腳又怎麼放?過一會兒,百官“勸進”時,又該怎樣作些謙遜的答辭等等,直弄得李自成驚奇不已。於是,他搖了搖頭對牛金星說:“真是太繁瑣了, 我是馬上天子,何必拘泥於這些?嗦冗長的禮節呢?我看,還是免了吧!”

牛金星則急忙裝出十分莊嚴的樣子說:“我王啊!這是君王的尊嚴所在,不能免,必不能免呀!”李自成無可奈何,隻得付之一笑說:“當皇帝,我也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你們怎麼說,我就怎麼辦吧!怎麼樣?”

李自成穿戴好後,剛坐在龍椅上,隻見那一班文武大臣按秩序魚貫而入大殿,分立兩旁,叩拜如儀,然後遞交勸進表,李自成一見,自己的一群愛將謀臣被禮儀拘管得如此的循規蹈距,不由得覺得可笑,頗不習慣。

時間長了,李自成和他的文臣武將均對此習以為常了,從此,帝王的尊嚴也就建立起來了,李自成那一幫多年隨他東拚西殺出生入死的難兄難弟們,如劉宗敏、高一功、田見秀等人再也不敢跟他開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