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君恩沉吟了片刻,說:“我看有可能,陳奇瑜現在還不明我們的底細,不敢貿然硬碰。如果我們說投降,再多拿些金銀珠寶賄賂他的左右,明軍文武多有貪鄙之心,必會巧言勸陳奇瑜受降,甚至陳奇瑜本人也可能受賄。那就更好辦了。隻要出了這絕地,休養一陣,我們還可以伺機重舉義旗。”
李自成長歎一聲,說:“一切都交給你去辦吧!”事情果然如顧君恩所預料的那樣,陳奇瑜得知自成願降,大喜過望,親自約見李自成。
一見陳奇瑜,李自成做出一副心灰意冷的樣子,表示不願受官職,隻想解甲歸田。陳奇瑜滿口答應李自成8月間將這支原籍多在陝北一帶的義軍妥善遣送回鄉。
於是,在陳奇瑜特派的“安插官”監視下,3萬義軍全師出峽。李自成贏得了兩個月的時間來休養生息。
8月間,這支義軍由漢中度棧道,由15名明軍監視官遣送還鄉。當月14日,義軍到達鳳翔寶雞附近,一夜間殺盡15名監視官,重舉義軍旗號,迅速擊破麟遊、永壽、靈台、崇信、白水、涇州、扶風等7州縣,與略陽等其他各種農民軍會師。一時間關中大震,闖將李自成的名聲也因此更為響亮了。
可憐的陳奇瑜這才知道自己受了李自成的愚弄,打開樊籠放走蛟龍,隻得徒喚奈何。最終他因此丟了烏紗帽。繼任的則是農民軍的老對頭洪承疇。
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的八月,各路農民軍二三十萬人,都集中於河南。河南滎陽縣城已被義軍攻破。當時,西自潼關,東至歸德,南連楚境,北達黃河,明王朝的中原腹地,已成了農民軍暢通無阻的活動地區。
明朝令洪承疇接替陳奇瑜的職務,李喬在陝西為巡撫,吳牲在山西為巡撫。大學士溫體仁對吳牲說:“流賊隻不過是輕微的禍害,不用擔心。”不久,西寧官軍嘩變,洪承疇剛剛接受任命向東進發,聽到兵變後急速返回。高迎祥、李自成於是進入鞏昌、平涼、臨洮、鳳翔各府的幾十個州縣,打敗賀人龍、張天禮的軍隊,殺了固原道的陸夢龍。圍困隴州四十多天,洪承疇發文書命總兵左光先與賀人龍合力進擊,大敗義軍。恰巧朝廷也命令豫、楚、晉、蜀的駐軍分四路進入陝西,高迎祥、李自成隨即向東出擊,攻陷了陳州、靈寶、汜水、滎陽。聽說左良玉將要來到,就把軍營轉移到梅山、溱水之間。部分義軍攻占了上蔡,燒了汝寧的外城。朝廷就命令洪承疇出潼關追趕義軍,與山東巡撫朱大典合力進擊。欲把農民軍壓縮到黃河北岸,加以消滅。義軍偵察到了這一情況後,為了緩和緊張的形勢,從而打破明軍的包圍。13家72營的義軍首領,大會於滎陽,群雄聚義,共商對策。這13家義軍的首領是:老回回、闖王高迎祥、革裏眼、左金王、曹操、改世王、射塌天、張獻忠、橫天王、混十萬、過天星、九條龍、順天王。
然而到了會上,說著說著,卻起了分歧,爭論十分激烈。
老回回說:“官軍這一次是給咱們逼急了眼了,要端出老本兒和咱們拚命。我看,咱們好漢不吃眼前虧,趕緊渡過黃河以北,退到山西去,避避他們的勢力再說。”
張獻忠本就脾氣暴躁,聽了老回回的話,大覺逆耳,登時發作起來:“你個老回回, 不如改名叫老孬種!官兵則放個屁,你就跟兔子似的,嚇得要往老窩躥,真沒出息到家啦!哼!我老張哪兒都不去,就在這兒頂著,照樣把狗日的官兵殺得屁滾尿流!”老回回好歹也是一營之主,什麼時候被人這麼肆無忌憚地當麵羞辱過。他當下被氣得滿臉通紅,勃然大怒地衝張獻忠直嚷嚷:“你小子甭滿嘴胡謅!咱們有種就真刀真槍練練,看看到底誰裝孫子!”
兩人針尖對麥芒,吵成了一團。
李自成坐在闖王高迎祥身邊,一直靜靜地聽著群雄議論,沒有作聲,但心裏其實早有了主意。一見老回回和張獻忠吵得動了真氣,便走過去勸解,好說歹說算是讓這兩位住了嘴,他才沉穩地向大夥開了腔:“各位依我說,咱們義軍過去吃虧就吃在各占各的山頭,各打各的仗,互不通氣。人家官兵那可是一體的,所以容易把咱們各個擊破。”他笑著看了一眼還在氣哼哼的老回回和張獻忠,接著說:“一個人尚能拚命一搏,何況我們多達10萬之眾的義軍呢。我們應當分兵數路,議定各路進攻的方向,成敗聽從天意,隻要我們協同作戰,互通聲氣,互為救援,官兵絕奈何不了我們!”
接著李自成有條不紊地提出了具體的作戰方針:是分兵作戰,各擋一麵,必要時互為馳援。
此計一出,13家首領個個稱奇,心下歎服,紛紛向高迎祥笑道:
“你這賢甥還是個諸葛亮呢!”
“那是,上次聞說他從絕地車廂峽全師而退,我就知道高闖王這員闖將是位人中龍鳳嗬!”
高迎祥笑而不語,心裏著實有些得意。
八大王張獻忠與自成同歲,一向盛氣淩人,這回也不得不向李自成豎起了大拇指,說:“怪不得這一陣人人都誇說高闖王麾下這李自成如何高明,百聞不如一見,你老哥還真有些道行!你行!我老張服了你啦!”
大家說笑一陣,便開始計議如何分兵。最後用拈鬮的方式作出了決定:革裏眼、左金王向南以擋四川、湖廣的官軍;橫天王、混十萬向西迎擊陝西的官軍;曹操、過天星分別屯兵於滎陽、汜水間,探中牟、鄧尉之虛實;高闖王與張獻忠則專門對付東方;老回回、九條龍作為遊擊,往來策應;因陝西的軍官精銳,恐怕西軍難以抵擋軍官,增以射塌天、改世王作為後應,所攻占的城鎮,獲得的男女玉帛一律均分,分兵的重點則在高迎祥與張獻忠的東進一路。
大計既定,各路義軍分頭部署。高迎祥、張獻忠迅速突進,破穎州後,直逼明朝朱姓皇帝的祖塋所在鳳陽。在這之前,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擔心起義軍向南方進攻,請求加強鳳陽先帝陵墓寢殿的防衛,未予采納。在當地貧民的引導下,義軍乘霧攻破鳳陽,於正月十五日相繼入城,全殲明朝駐軍4000餘人,留守署正朱國能等人戰死。
進鳳陽之後,李自成一麵協助高迎祥休兵養馬,補充糧草,一麵下令把獄中的囚犯都給釋放了。張獻忠則縱火焚燒了鳳陽文武官署,以及皇陵宮殿,連那陵前的巨鬆古柏上萬株,也一齊燃著,烈焰騰騰,一直燒了5天5夜。張獻忠還命人挖掘皇陵,搜求陪葬的寶物。
李自成得知張獻忠的所作所為,很不以為然,對高迎祥說:“獻忠貪圖小利,看來不足以成大事啊!”迎祥也點頭歎道:“他又是個最不肯聽人勸、極任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