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最急最緊(1 / 2)

※ 科技創新,最急最緊

華為麵向全球提供創新的通信解決方案,幫助不同地區的人們更便於接入信息社會,積極履行企業公民職責,長期致力於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2008 年,華為在全球開展了係列企業責任主題活動。2008 年華為企業責任報告係統地介紹了這些活動,包括在消除數字鴻溝、綠色環保、回饋社會等領域的最新進展,以及在商業道德規範、員工、供應鏈等領域的情況。

華為同IBM、Hay Group、PwC和FhG等世界一流管理谘詢公司合作,在集成產品開發(IPD)、集成供應鏈(ISC)、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和質量控製等方麵進行深刻變革,引進業界最佳實踐,建立了基於IT的管理體係。

當前世界正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將取代自然資源和資本成為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最重要和最關鍵的要素。於是越來越多的國人取得了這樣的共識:大力發展科技,提高科技創新的能力與水平,是決勝21 世紀經濟的關鍵。科技創新是時代的大趨勢。

強化科技創新、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企業是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的客觀選擇,也是企業提高經濟效益和推動企業快速發展的必由之路。

企業最強的生命力,就在於科技創新。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升產業層次必須依靠科技創新、自主創新。加快科技創新,增強競爭能力,必須以企業為主體,以企業家思想創新為先導,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構建產學研結合的技術創新體係。企業要不斷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著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新裝備、新產品,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產品,實現企業發展由單純的技術引進、加工組裝向自主創新、自主製造轉變。例如,海信的生存與發展就得益於對科學的執著追求。“人才是本,技術是根,創新是魂”是海信的技術觀,以技術孵化產業是海信創新科技的特色。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對競爭而言,不創新,即失敗。因此企業經營必然表現為不斷地創新。聯合國人士間曾流傳一個論斷:“發達國家與落後國家的差距,實際是創造力的差距。”把這個論斷演繹到企業界,同樣可作這樣的論斷:“優秀企業與後進企業的差距,也在於創造力的差距,即科技創新的差距。”

在市場經濟史上,凡是經受住時間考驗的優秀企業,都把科技創新作為企業的最大財富,時時處處致力於企業的科技創新。日本的索尼公司在剛起家時,僅 20 名員工、500 美元資本,但在經營決策上堅決走自己的科技創新之路。在別的企業都大上普通電器時,索尼公司獨家開發出的錄音機;在晶體管剛剛誕生時,索尼公司又及時抓住機遇,迅速推出應用晶體管的袖珍收音機。這樣,平均每年推出上千種新產品,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創新,終於締造了一個“電器帝國”,在總結其成功的奧妙時,僅歸結為四個字“科技創新”。

海爾文化的核心是創新。它是在海爾二十年發展曆程中產生和逐漸形成特色的文化體係。海爾文化以觀念創新為先導、以戰略創新為方向、以組織創新為保障、以技術創新為手段、以市場創新為目標,伴隨著海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中國走向世界,海爾文化本身也在不斷創新、發展。員工的普遍認同、主動參與是海爾文化的最大特色。當前,海爾的目標是創中國的世界名牌,為民族爭光。這個目標把海爾的發展與海爾員工個人的價值追求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每一位海爾員工將在實現海爾世界名牌大目標的過程中,充分實現個人的價值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