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企業的命脈(1 / 1)

※ 創新是企業的命脈

創新就是不老套。別人有的,自己也弄,不叫創新。

創新對企業管理的重要性:

1.創新是企業的活力之源。沒有創新,死水一潭,無法前進。稍有前進,又要退回來。研究許多成功的企業,他們成功的秘訣都離不開創新。企業要在今天風雲莫測的世界上生存下去,必須具有兩種能力:一是快速感覺能力,嗅覺要靈敏,時刻要保持對趨勢與潮流的敏感;二是快速反應能力,要有聞風而動的本領,否則,一著棋不慎,會導致滿盤皆輸。

2.創新是企業製勝的法寶。每一個企業都在極盡研究消費者的需求,不斷地實施創新。中國有句俗語,叫“一招鮮,吃遍天”。就是說,你總要拿出自己的“絕活”,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這樣,才能經受住市場的考驗,進而把握市場,創造市場。縱觀我們中華民族,曾是世界上最具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民族,所創造的燦爛文明,令整個世界為之喝彩。然而到了今天,在幾十年墨守成規的封閉運行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蛻變得所剩無幾,創新產品更是寥寥可數。日本、美國、德國有那麼多馳騁世界、如雷貫耳的品牌,讓我們不寒而栗。亞洲四小龍後來居上,創新力咄咄逼人。其實,我們不是沒有創新能力,而是習慣於躺在功勞簿上,以文明古國津津樂道,才被人家甩在後邊。這種貪戀祖蔭、不識進取的行為,其結果必然是“吃祖宗飯,斷子孫路”。改革開放,國門洞開,許多有識之士已不再無動於衷,而是奮起直追。所以,要使企業進步,就要努力實施創新。

3.注重創新,就必須有效地整合利用資源。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有一句名言,他說,“創新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資源,而在於你是否能有效地整合、利用全球範圍內的資源”。此言極是。今天的創新已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資源,擁有多少技術,擁有多少人才,而在於你的創新能力的高低。資源變不成商品,技術走不上市場,人才不創造生產力,你擁有的愈多,浪費的就愈嚴重,如何能談上有競爭力?試想,目前的競爭打的是全球仗,打經濟一體化戰役。在這場不見銷煙,平靜中寓驚雷的戰役中,競爭是高層次的,對手在似無感覺之中,就可能敗下陣來。麵對如此形勢,不再進行創新,恐怕就要在劣勢的泥潭裏越陷越深了。

創新是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靈魂。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創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麵: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服務創新、體製創新、思想創新。簡單來說,技術創新可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產品創新,能夠改善人們的生產質量和生活質量,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管理創新,可以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服務創新可以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知名度;體製創新,可以使企業的日常運作更有秩序,更有生機,同時也可以擺脫一些舊的體製的弊端,如科層製帶來的信息傳遞不暢通;思想創新是相對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麵,領導者思想創新能夠保障企業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員工思想創新可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發揮員工的創造性,為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

以上所有創新都有待於企業管理決策者的決策創新。企業管理者決策創新,取決於企業管理者的理念創新、戰略創新和思維創新。

理念創新是指革除舊有的既定看法和思維模式,以新的視角、新的方法和新的思維模式,形成新的結論或思想觀點,進而用於指導新的實踐的過程。理念創新產生於客觀的實際需要和可能,根植於客觀實際。沒有客觀實際需要的理念創新是沒有意義的,沒有客觀實際可能的理念創新隻能是異想天開。

戰略創新是指以未來為主導,與環境相聯係,以現實為基礎,對企業發展的策劃、規劃,它研究的是企業的明天。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是一個過程,可以說企業的發展過程是不斷創新的過程。創新又是一種較量,要圍繞著種種不利於企業成長的環境進行創新。創新也是一種挑戰,推動企業不斷成長壯大。

思維創新是指創新思維的本質在於將創新意識的感性願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實現創新活動由感性認識到理性思考的飛躍。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創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能突破常規思維的界限,以超常規甚至反常規的方法、視角去思考問題,提出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從而產生新穎的、獨到的、有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

創新離不開創造性思維。對什麼是創造性?一般認為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故也稱為創造力。新奇獨特意味著能別出心裁地做出前人未曾做過的事,有社會價值意味著創造的結果或產品具有實用價值或學術價值、道德價值、審美價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