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創新進取:努力走在前麵,才能不被淘汰(2 / 3)

能從多角度、多側麵、多層次、多結構去思考,去尋找答案。既不受

現有知識的限製,也不受傳統方法的束縛,思維路線是開放性、擴散

性的。它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是單一的,而是在多種方案、多種途徑中

去探索,去選擇。創造性思維具有廣闊性,深刻性、獨特性、批判性、

敏捷性和靈活性等特點。

創造性思維具有新穎性,它貴在創新,或者在思路的選擇上,或

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維的結論上,具有前無古人的獨到之處,

在前人、常人的基礎上有新的見解、新的發現、新的突破,從而具有

一定範圍內的首創性、開拓性。

創造性思維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它無現成的思維方法、程序可循,

人可以自由地海闊天空地發揮想象力。

創造性思維具有藝術性和非擬化的特點,它的對象多屬“自在之

物”,而不是“為我之物”,創造性思維的結果存在著兩種可能性。

創造性思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首先,創造性思維可以

不斷增加人類知識的總量 ;其次,創造性思維可以不斷提高人類的認

識能力 ;再次,創造性思維可以為實踐活動開辟新的局麵。此外,創

造性思維的成功,又可以反饋激勵人們去進一步進行創造性思維。正

如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所說 :“‘人’之可貴在於能創造性地思維。”

企業決策者在決策中具有創新性,應注意創造性思維(即散性思

維)的三個主要特征 :

1. 流暢性。流暢性是指針對問題 ( 發散點 ) 從不同角度在短時間內

反應迅速而眾多的思維特征。比如能在短時間內表達較多的觀念,使

用較多文字,產生較多聯想等。

2. 變通性。變通性也就是思維的靈活,它要求能針對問題 ( 發散

點 ) 從不同角度用多種方法思考,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當解決問題

的思路受阻時,能另辟蹊徑,尋找解決問題的其他方法。對同一問題,

想出不同類型答案越多,其變通性越高。

3. 獨特性。獨特性是指針對問題 ( 發散點 ) 用新角度、新觀點去分

析,提出獨特的、有新穎成分的見解。行為表現超常,對事物處理能

提出超常意見,對疑難問題能提出獨特見解是其基本表現。對同一問

題,意見越奇特,其獨創性越高。

¨ ¨ 敢於突破,搶占事業製高點

創新者敢於突破嚐試,成功一向青睞有勇氣的人。隻有敢於破除

前人的成見,不被舊思維束縛才有可能創新出新秩序、新事物,從而

推動社會進步,不斷取得更大的成功。

從眾多的成功者的例子中,我們都能看到一個普遍存在的真理,

那就是成功青睞那些勇敢的人,敢於第一個吃螃蟹、去創新的人。投

資界的傳奇人物,國際著名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女兒的信中告誡說 :“不

要讓別人影響你。假如周遭的人都勸你不要做某件事,甚至嘲笑你根

本不該想是否去做,你就可以把這件事當作可能成功的目標。這個道

理非常重要,你一定要了解 :與眾人反向而行需要勇氣。事實是,這

個世界上從不曾有哪個人是隻靠‘從眾’而成功的。”

他還以惠普公司為例,指出它之所以能脫穎而出,就是因為它的

管理者做的是與眾不同的事,惠普對新產品的開發總是搶在市場的前

麵,即使可能因此使一些產品賣不出去或報廢,也勇於嚐試新的機會。

要做別人不敢做、不願做的事,你得有熱情與勇氣,而成功永遠降臨

在那些大膽冒險、敢走別人不敢走的路的人身上。這正是為什麼惠普

能成為一家重要的公司。

加拿大管理學家亨利·明茨伯格是最具原創性的管理大師,也是

經理角色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說 :“我總是對太流行或被廣泛接受

的東西表示懷疑。”事實上,很多時候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大多數

人反而都由於同樣的盲目從眾而走向錯誤。例如,在股市中隻有少數

人能賺到大錢,在生意場也隻有少數人能賺大錢,在工作中優秀的也

隻是少數……如果你隨大流,你永遠也成不了這些“少數人”。

北京天安門曆來是備受矚目的地方。1994 年 6 月 28 日早上 9 點,

“逛北京、愛北京、建北京”大型旅遊文化活動在天安門廣場正式開

始,無數信鴿衝向藍天。人們驚訝地發現,飄蕩在藍天上的 12 隻巨大

的氣球拖著一道道長長的布幅,布幅上紅豔豔的大字格外醒目——華

懋雙彙集團漯河肉聯廠祝逛北京活動圓滿成功!

當時的現場效應轟動,接著來的就是媒體鋪天蓋地的報道——

《漯河內陸特區報》《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台、《人民日報》等均有

報道。《中國青年報》寫道 :“能否在天安門廣場做廣告,這個話題爭

論了好久,如今卻被來自河南的一家火腿腸廠定論了。”

看看這場盛大的廣告的花費吧,說來也許難以置信,華懋雙彙集

團才花了 12 萬元,這錢連人民日報半個廣告版麵都買不下來——據說

當時相關負責人的想法是反正也要掛氣球,何不節省點開支呢。到後

來,再想有人進軍天安門做廣告時,掏幾百萬也拿不下了。

看看廣告效果,華懋雙彙集團在 1991 年產值、利稅僅分別為 1.7

億元人民幣和 463 萬元人民幣,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自從雙彙

在 1992 年上馬,1994 年又成為人盡皆知的民族品牌後,華懋雙彙集團

的經濟實力迅速膨脹,現今已是年產值 15 億元人民幣,利稅 1.2 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