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注重培訓:是強將,就別讓手下人成一群(2 / 3)

新人進入微軟將會接受近一個月的封閉式培訓,在這一個月中,你將

會由一個新人轉化為一個真正的微軟職業人。光是關於如何接電話,

微軟就有一套手冊,技術支持人員拿起電話,第一句話肯定是 :“你

好,微軟公司!”

為成為 IBM 所需要的人,IBM 的新員工通常都要通過所謂的“魔

鬼訓練營”的培訓,除行政管理類人員,IBM 所有銷售、市場和服務

部門的員工全部要經過三個月的“魔鬼”訓練,內容包括 :了解 IBM

內部工作方式,了解自己的部門職能 ;了解 IBM 的產品和服務 ;專注

於銷售和市場,以模擬實踐的形式學習 IBM 怎樣做生意,以及團隊工

作和溝通技能、表達技巧等。這期間,十多種考試像跨欄一樣需要新

員工跨越,包括 :做講演,筆試產品性能,練習扮演客戶和銷售市場

角色等。全部考試合格,才可成為 IBM 的一名新員工,有自己正式的

職務和責任。之後,負責市場和服務部門的人員還要接受6~9個月

的業務學習。

事實上,在 IBM 培訓從來都不會停止。從進入 IBM 的第一天起,

IBM 就給員工描繪了一個學習的藍圖。課堂上,工作中,經理和師傅

的言傳身教,員工自己通過公司內部的局域網絡自學,總部的培訓以

及到別的國家工作和學習等等,龐大而全麵的培訓係統一直是 IBM 的

驕傲。鼓勵員工學習和提高,是 IBM 培訓文化的精髓。如果哪個員工

要求漲薪,IBM 可能會猶豫 ;如果哪個員工要求學習,IBM 肯定會非

常歡迎。

總的說來,培訓是一種態度,表明企業對人才負責對企業負責的

態度,是人才去留的重要因素 ;培訓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力量源泉,它

能保證企業在日益激烈的人才爭奪中不至於敗下陣來。

¨ ¨ 走出誤區,要真正把培訓重視起來

目前在我國,許多企業的管理者依然錯誤地認為“培訓是企業中

可有可無的事情,企業中不進行培訓,依然能夠照常運作。”

這種觀念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是非常可怕的,因為,不

培訓或少培訓就等於在你的競爭對手麵前亮出底牌,讓您的競爭對手

輕而易舉地找到你的弱點所在,從而在很快的時間裏將你逐出市場。

因此,我們應當盡快認識到培訓的重要性,要知道培訓是企業發

展的新動力,它可以為企業注入新的資源與活力。當然,現在也不乏

大量的企業開始重視員工的培訓工作,並且已經開展得如火如荼,但

是,如果你仔細分析中國的培訓市場,你會不難發現,其中還存在大

量的問題,甚至有不少企業正在走入培訓的誤區。

1. 培訓無用論

培訓無用論直接導致企業領導對培訓不重視,不參與,缺少實際

投入。

培訓無用論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無用論,即 :企業根本不需要培

訓,更不需要請專門的培訓老師來給員工上課。這樣的企業認為培訓

不能增強企業員工才幹,反而是耗費員工工作時間,耗費企業資金的

表現 ;另外一種是間接無用論,管理者認為企業員工的知識技能已足

夠企業使用,培訓隻是增長員工多餘的才幹,對企業沒有多大益處,

即投入小於產出。

基於這兩種觀點的管理者,不是對培訓拒之門外,就是把培訓當

作是一種“企業在不斷追求進步”的形象宣傳,僅是做給員工或競爭

對手看,而沒有實際的投入。

中國有句名言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如果企業

對培訓不進行實際的投入,企業領導不重視,不參與,必然使培訓

在源頭被卡死,怎麼使員工積極投入培訓?怎麼使企業得到生機勃

勃的員工?

2. 沒有把培訓當作長期性的工作來抓,一陣風,缺乏係統

出於短期成本收益的考慮,不少企業往往在出現問題或企業停滯

不前時才被動去找培訓師,使企業的培訓工作總是間歇性的。

然而,培訓是一個係統工程,不僅是一個人員配合的係統,更是

時間合理分配的係統化。“一陣風”的培訓是使企業隻重眼前,根本問

題不解決,致使企業跟不上市場發展,往往步人後塵,處於被動局麵,

甚至出現企業運作混亂的現象。

隻有不斷加強、不斷提升的係統化培訓,才能為企業塑造人才,

才能為企業帶來永不枯竭的戰略資源。

3. 忽視培訓的艱巨性,過於樂觀

培訓不是一蹴而就,它不僅需要領導重視、參與,需要培訓師的

艱苦努力,還需要員工積極的配合和長期係統的訓練。

由於大量員工在一起培訓,員工個體的學習能力不一樣、轉換思

維速度不一樣,往往會產生巨大的個體效果差異。作為企業,希望每

一個員工都取得優越的成績是不可能的。而且,教學中有教方和學方,

是雙向的關係,並非培訓師教得好,員工都能學得好,這需要時間的

磨合,需要雙方積極有效的配合。過於樂觀,把目標定的過高,必然

幹擾教學兩方的進度,影響學習效果。中國有句俗話 :期望越高,失

望越大。說的就是,目標過大,帶來的失敗就會非常慘烈。特別對於

“學習”而言,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是必須遵循的規律,忽視培訓的艱

巨性,就會使培訓草草了事,浪費企業員工的時間和培訓師的心血!

4. 盲目崇外或盲目排外

外國好的東西就拿來,不好的東西就舍棄,然而,好的東西到中

國卻也不一定適用。運用到培訓中,現在有許多培訓公司,甚至培訓

講師打著自己這樣那樣的“洋背景、洋理論”來欺騙企業,或者說把

並不實用的理論強加於培訓中,在它看似美麗的外表下,卻有著不真

實的一麵。應該說國外雖然有先進的管理技術、科學的工作方法,但

若脫離了企業的具體情況,照搬照抄,將會為企業培養出不適合企業

真正發展的人才,即屬於無效培訓。

5. 認為培訓等同於講課,重講不重練,缺乏績效管理

傳統培訓,培訓的中心是講師,讓學員圍繞老師轉,培訓形式單

調,而現代的重視“練”的參與式培訓則更為活潑、更為全麵。

當形成係統化後,易於複製掌握,長遠看來,費用更加節省,另

外,中國現代的不少企業培訓缺乏績效管理。怎樣在培訓中不斷進行

效果測試,及時修正培訓方法,怎樣用培訓效果激勵學員,怎樣針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