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公事公辦:管人要用製度說話(1 / 3)

第九章 公事公辦:管人要用製度說話

日本軟銀集團的董事長孫正義曾經說過:“三流的

點子加一流的執行力,永遠比一流的點子加三流的執行

力更好。”這句話也適用於企業管理,三流的製度加一

流的執行力,永遠比一流的製度加三流的執行力更好。

因為製度的生命力是執行,有了執行,製度才能發揮應

有的作用。

¨ ¨ 別讓員工怕你,要讓他怕製度

在一些企業,很多員工怕老板,尤其是犯錯誤的員工。他們為什

麼怕老板呢?因為老板似乎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決定著他們的前途和

命運。員工怕老板是好事兒嗎?當然不是。為什麼呢?因為員工一旦

害怕老板,工作就無法輕鬆展開,尤其在與老板溝通時,就會顯得謹

小慎微、唯唯諾諾,這同樣不利於工作。

員工什麼都不怕行不行?當然也不行。如果員工什麼都不怕,那

他就會無法無天,做事就沒了規矩。那麼,讓員工怕什麼呢?怕製度,

隻有讓他怕製度,而不是怕老板,才能在人性化和製度化之間找到平

衡點,才有利於企業的運作。

在西方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熱爐法則”,它指的是當有人

違反規章製度時,就像觸碰了一個燒紅的火爐,一定要讓他受到“燙”

的處罰。

熱爐法則包含四個懲處法則,分別是預警性原則——通紅的火爐,

就像一盞信號燈,提醒大家不要觸碰 ;必然性原則——隻要你摸上去,

必然會被燙傷,所以千萬不要有僥幸心理 ;即刻性原則——隻要你碰

到熱爐,瞬間就會被灼傷 ;公平性原則——不論是誰觸碰了熱爐,都

會被燙傷,熱爐不辨親疏,不分貴賤,一視同仁地對待每個人。

每個企業都應該有自己的規章製度,隻要有人觸犯了,就要受到

懲罰。在這些規章製度中,應明確規定員工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做了不該做的會受到怎樣的懲罰。隻有做到令行禁止、不徇私情,才

能真正實現熱爐法則。這要求企業領導者要有“鐵手腕”,維護製度的

威嚴,不講任何情麵。

毫無疑問,懲罰並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教育員工的手段。作為管

理者,或許在給員工開罰單時,有一種於心不忍的心理,覺得員工來

企業工作,賺錢不容易。但是管理者要知道,這樣做對企業是有利的,

當企業的利益得到保障時,從長遠來說,對員工也是有益的。反之,

如果員工不遵守公司製度,導致執行力不高,影響企業效益,甚至導

致企業破產,公司倒閉了,員工的利益怎麼保障呢?

古人說得好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從這個角度來看,管理者

對員工嚴格一點,其實是為了員工好。當然,在懲罰員工之後,有必

要對員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說服教育。隻有這樣,受罰的員工才

會心服口服,才會理解你的做法,並對你產生敬意。

¨ ¨ 爭議麵前,做一個公正的裁判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端,作為企業管理者,常常要在處理下屬關係

和矛盾時,充當“裁判”的角色。這時候,你千萬不能有意偏袒任何

一方,更不能強行改變原本公正的判決結果,否則很可能威信掃地。

在現實中,員工因工作而引起激烈的言語衝突,是正常不過的。

在這種情況麵前,不少領導往往是“非禮勿看,非禮勿聽”的態度,

不管下屬爭吵的如何厲害,他們都佯裝不知,甚至讓人誤以為耳聾了。

實際上這種不作為的管理方法並不明智,因為你的沉默就等於縱容,

於是原本的爭吵很可能會演變成了相互扭打,破壞了公司氣氛不說,

還會造成員工身體上的損傷。

那麼,作為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在爭議麵前又該怎樣做呢?老丁

是一家中型企業的部門經理,這天眼看就要下班了,結果辦公室走進

來了兩個怒氣衝衝、相互噴火的下屬。這兩名下屬是老丁的得力幹將,

現在居然臉紅脖子粗的對吵。

原來二人在組建分公司的對外發展戰略上存在嚴重分歧,結果說

著說著便吵了起來,誰都不是輕易認輸的人,所以來找上司老丁評理。

作為裁判,老丁心裏十分糾結,張某雖然有理,但他在平時的工作中

異常自大,所以樹敵頗多 ;陳某盡管做事穩妥,但這麼長時間過去了,

似乎一點長進都沒有。在安排組建分公司帶頭人的事情上,老丁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