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管理人員,授予“山姆·沃爾頓企業家”的稱號。
在下傳上,沃爾瑪做得同樣很棒。老板山姆·沃爾頓強調 :公司
領導是員工的公仆。公仆領導,也就是領導和員工之間是一個“倒金
字塔”的組織關係,領導在整個支架的最基層,員工是中間的基石,
顧客永遠是放在第一位。領導為員工服務,員工為顧客服務。隻有把
“上帝”伺候好了,大家的口袋裏才會有更多的鈔票。員工作為直接與
“上帝”接觸的人,其工作精神狀態至關重要。因此,領導的工作就是
指導、支持、關心、服務員工。員工心情舒暢,有了自豪感,就會更
好地服務於顧客。
正是這種視員工為合夥人的平等精神,造就了沃爾瑪員工對公
司的強烈認同和主人翁精神。在同行業中,沃爾瑪的工資不是最高
的,但他的員工卻以在沃爾瑪工作為快樂,因為他們在沃爾瑪是合
夥人。
平等的溝通渠道為沃爾瑪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同時給我們以無盡
的啟示 :有平等才有交流,有平等才有忠誠,有平等才有效率,有平
等才有競爭力。
¨ ¨ 不搞一言堂,給員工發表意見的機會
很多企業的領導都喜歡自己的員工按自己的意思行事,一旦有人
對他的想法提出質疑或有不同的意見,就會覺得很不爽!員工隻要按
自己的意思辦了,心裏才舒服,隻有這樣才有成就感!如果不同的聲
音出現,就會很不高興,輕的當麵斥責,態度強硬,重者對持有不同
意見的員工打擊報複!
久而久之,企業裏麵就會隻有一個聲音,再無雜音,真正成了
“一言堂”!然而這樣做好嗎?這是一個不用討論的話題,對企業肯
定是不好的。因為企業領導有時候在工作上所做的決策也不能保證
100% 的正確,如果在企業裏搞一言堂,當領導有錯誤決策的時候,
沒有站出來阻止,很可能會釀成大的錯誤,給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
損失。
所以說,公司領導就應該敞開胸懷,去接納不同的意見,多多發
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群策群立,要知道集體智慧的力量是無窮的,
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由於一個人的想法之局限性而造成的工作失
誤,使企業在發展過程當中少走彎路,從而避免一些重大的決策失誤。
小到一個企業是這樣,大到一個國家也是這樣,像唐代的三省六
部製,則從組織機構上從根本上解決了一言堂的不良現象,中書省負
責對國家大事進行決策,而門下省則對中書省的決策進行審核,有權
進行否定,並將決策打回中書省進行重新決策,這就避免了由皇帝一
個人說了算從而造成決策失誤的風險,貞觀之治的盛世的開啟,除了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個開明的統治者能夠聽取不同意見之外,這樣的機
構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代史當中,也是一樣,在中國的抗日戰爭當中,也曾經出現
過領導與下屬意見不一的情況,那就是對要不要打平型關戰役進行
了爭論。中央領導認為現時期要以遊擊戰爭為主,避免大規模的運
動戰,但前線指揮員認為戰機良好,適合打一次主力伏擊,經過多
少次電報溝通,最終領導同意了前線指揮員的意見,打了這場伏擊
戰,並大獲全勝。平型關戰役意義非常,它從根本上打破了日本鬼
子不可戰勝的神話,給中國軍民的堅持抗戰堅定了信心,可以想象,
如果當時中央領導搞一言堂,我中國的曆史上就沒有了這次精彩戰
例了!
綜上所述,在公司領導崗位的人員一定要警惕“一言堂”現象,
要容得下不同的聲音,才能使企業朝著良性方向發展!
¨ ¨ 下屬有過錯,給機會改正比批評更重要
許多管理者對待犯了錯誤的下屬,不是將其調走,就是降低使用,
或是不再給予重要性的工作。其實,下屬犯了錯誤,最痛苦的是其自
身,應該給其改正錯誤的機會。
美孚石油公司有一位部門經理,由於在一筆生意中判斷錯誤,致
使公司損失了幾百萬美元。公司上下都認為這個經理肯定會被炒魷魚,
這位經理也做好了被炒的準備。他去見洛克菲勒檢討了錯誤並要求辭
職。而洛克菲勒卻平淡地說 :“開除了你,這幾百萬學費不是白交了。”
此後,這位經理在工作中為公司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按理說,這位經理造成了這麼大的損失,開除也不為過,至少在
某些管理者那裏一定會電閃雷鳴地大加訓斥一頓。而有些管理者喜歡
“痛打落水狗”,下屬越是認錯,他咆哮得越是厲害。
這樣做會是什麼結果呢?一種可能是被罵之人垂頭喪氣 ;另一種
可能,則是被罵之人忍無可忍,勃然大怒,重新“翻案”,大鬧一場而
去。這時候,挨罵下屬的心情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就是認為,自己認
了錯,上司還抓住我不放,實在太過分了。
美國人鮑勃·胡佛是個有名的試飛駕駛員,時常表演空中特技。
一次,他從聖地亞哥表演完後,準備飛回洛杉磯。倒黴的是,飛行時
剛好有兩個引擎同時出現故障。幸虧他反應靈敏,控製得當,飛機才
得以降落。雖然無人傷亡,飛機卻已麵目全非。
胡佛在緊急降落以後,第一個工作就是檢查飛機用油。
不出所料,那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螺旋槳飛機,裝的是噴射機用
油。回到機場,胡佛見到那位負責保養的機械工。年輕的機械工早已
為自己犯下的錯誤而痛苦不堪,眼淚沿著麵頰流下。以胡佛當時的憤
怒,一定會對這個機械工大發雷霆,痛責一番。
然而,胡佛並沒有責備那個機械工人,隻是伸出手臂,拍了拍
工人的肩膀說 :“為了證明你不會再犯錯,我要你明天幫我修護我的
F-51 飛機。”
相信胡佛的做法已經足以讓年輕的機械工終身記住這—教訓,永
不再犯。所以,對於犯了錯誤的下屬批評和責罵並不是最好的做法。
錯誤已經犯下了,責備和抱怨都是於事無補的,你又何必如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