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計劃、有目標:引導組織朝一致的方向共(2 / 3)

的魔爪,250 多名戰俘準備越獄。然而,在納粹的嚴密控製之下,要實

施越獄計劃談何容易,這要求戰俘們進行最大限度的協作才能確保成

功。為了實現成功越獄的目標,他們進行了明確分工。

這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首先要挖地道,而挖地道和隱藏地道則

極為困難。戰俘們一起設計地道,動工挖土,拆下床板和木條支撐地

道,處理挖出的新鮮泥土的方式更令人驚歎。他們用自製的風箱給地

道通風吹幹泥土,並且製作了軌道和手推車,在狹窄的坑道裏鋪上了

照明電線。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之多令人難以置信 :3000 張床板、l250

根木條、2100 個籃子、7l 張長桌子、3180 把刀、60 把鐵鍬、700 米繩

子、2000 米電線,還有許多其他東西。為了尋找和搞到這些東西,他

們絞盡腦汁。此外,每個人還需要普通的衣服、納粹通行證和身份證

以及地圖、指南針和食品等一切可以用得上的東西。擔任此項任務的

戰俘不斷弄來任何可能有用的東西,其他人則有步驟、堅持不懈地賄

賂甚至訛詐看守以得到東西。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分工 :做裁縫、做鐵匠、當扒手、偽造證

件……他們日複一日地秘密工作,甚至還組織了一些掩護隊,以吸引

德國哨兵的注意力。

此外,他們還要負責安全問題。德國人雇用了許多秘密看守混入

戰俘營,專門防止越獄。安全隊監視每個秘密看守,一有看守接近,

就悄悄發信號給其他戰俘、崗哨和工程隊隊員。而這一切工作,由於

眾人的密切協作,在一年多的時間內竟然躲過了納粹的嚴密監視。他

們成功地完成了這一切。曾把此事拍成電影《勝利大逃亡》的著名導

演約翰·斯蒂爾格斯評論這件事時,感歎不已地說 :“這次逃亡需要

200 多人完完全全地投入,每個人都要竭盡全力,每分、每時、日日夜

夜連續作戰,時間長達一年多。人的能量從來沒有被發掘到如此淋漓

盡致的地步過,這種決心和勇氣令人震撼。”在這次逃亡中,戰俘們要

成功越獄是總目標。根據這個總目標,每個人都有相應的分工,所有

人都必須協調一致,一旦有一個人走漏消息或是出現了紕漏,整個目

標就會全麵失敗。因此,任何人都不得出現任何問題。這個故事中 200

多人共同協作,最終實現了目標,成功越獄。

這個故事對企業管理者非常具有啟發意義。企業管理者通過目標

管理把所有的員工團結起來,每個員工都盡心盡力地完成自己的任務,

從而最大化地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防止部門、人員之間不協調所造

成的人力、物力浪費。企業內部協調合作當然不可能有《勝利大逃亡》

中那些戰俘那樣艱辛,但是管理者必須向那些戰俘們學習,他們的這

種協作精神,幾乎開掘出了人類協調共進的極限。每個組織都必須通

過目標管理努力提高組織效率、增加績效。

¨ ¨ 學會追求“適度”的市場目標

企業要追求市場目標,但不應該把市場目標放在最大化上,而要

放在最適度上。這就需要管理者全麵分析和認識顧客、產品、服務、

流通等各方麵的問題,這一類的決策屬於高風險決策。管理者必須學

會追求適度的市場目標。

所謂適度的市場目標從其本質上可分兩種 :一種是定量目標,

一種是定性目標。定量目標是可以量化的目標,比如某企業在某年

度的市場占有率要達到 40% ;定性目標指不可以被量化的目標,比

如馬獅公司的目標就是通過銷售物美價廉的服裝消除階級差別,實

現社會革命。對於不能量化或難以量化的目標,一般都采用定性目

標。很多企業迷信量化目標,把不能量化的目標也要量化,這樣隻

能適得其反。另外,決策者在製定目標時,不能隻強調目標的量化

與層次而忽視了目標的可操作性,因為不能被操作和執行的目標就

沒有價值。

德魯克所強調的目標管理,非常關注員工的參與度。決策者在製

定目標時,要充分考慮員工的意見,要充分吸收他們的建議,因為最

終目標都需要他們去執行和實現。很多領導者唯我獨尊,從不考慮員

工的意見和感受,這種專製的管理方式與目標管理的精神背道而馳。

有些企業老總自己製定目標,然後分解給員工去執行。結果有的部門

輕而易舉就完成了任務,有的部門即使再努力也不能實現,從而引起

下屬對這種目標的對抗情緒,最終導致企業管理成本增加,而管理效

用大為降低。

領導者和決策者建立適度的市場目標,必須強調人的參與意識,

調動人的積極性。20 世紀 90 年代中期,全國都在學邯鋼,當時邯鋼

采用的就是目標管理。它有幾句話喊得很響,叫作“千斤重擔萬人

挑,人人肩上有指標”,特別是在製定目標時,讓人感到跳一跳就夠

得著。這種目標就是適度的,隻要努力就能達到,自然能激發員工的

工作熱情。

企業要建立適度的市場目標,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麵的問題 :

1.要改變目標的設定方式

很多管理層在製定目標時,都喜歡自上而下層層推進。這種製定

目標的方式效率高,但準確性差。製訂適度的目標是為了有效,而不

是為了有效率,所以必須從員工實際出發。在製定適度的市場目標時,

尤其要考慮市場和營銷部門意見。領導者要習慣采用自下而上的目標

設定方式,因為這樣的目標設定方式是一種雙贏的模式。管理者因此

可以在決策中處於主動地位,並有效地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而目

標是員工自己製訂的,他們就會認真負責地完成任務 ;即使任務沒有

完成,他們也願意承擔責任。

傳統的目標管理一般都是先總後分的形式,這樣很容易造成強製

性目標的現象,從而忽略下屬部門及員工的感受。如果采用自下而上

的形式,先讓下屬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製訂出目標,然後層層上報,最

終製訂出總的目標,這樣不僅提高了員工的參與意識,而且使公司的

總目標有了支撐基礎。領導者必須明確,這樣一種目標設定需要不斷

修整,因為員工畢竟對行業的整體把握能力有限。

2.適度的市場目標要重視經驗

企業在製訂市場目標時,可以根據本企業近幾年的增長率以及同

行業的增長率,來客觀評價企業的發展狀況及行業的市場飽和程度。

企業可以參照這兩種標準,然後再結合企業內外部實際情況加以綜合

考慮。

3.要注意目標的協調性

企業製訂的往往是一組目標,這些目標必須相輔相成、協調一致。

市場目標必然涉及成本、利潤、廣告、公關、生產等各個部門,市場

目標的變化必須參照這些部門的情況來綜合確定。所以,適度的市場

目標必然是協調的目標,否則就會導致部門衝突和矛盾,最終會影響

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及企業整體業績的提升。

¨ ¨ 目標提升自製力

目標管理追求目標實施的最終結果,這就使得管理者能有效控製

自己的績效表現。重視結果意味較強的自我控製,同時也是一種自我

激勵。對於大多數員工而言,都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因此每個人都

希望超越目標,而不是勉強達到目標。這就使企業裏洋溢著一種追求

卓越、渴望進步的精神,這種自我控製、自我實現的精神比任何管理

製度都有效。因此目標管理大大增強了個人的自製力。

自製力是指一個人自覺地調節和控製自己行動的能力。目標管理

使管理者能夠理性對待周圍發生的事件,他不需要再關注乏味而惹人

討厭的具體問題,因為員工們都能有效提高自己的自製力。所有的活

動都由員工自我設定、自我完成,他們能夠約束自己的行為和感情,

不會再去浪費時間做那些影響目標實現的事情。通過實施目標管理,

管理者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也使自己從冗雜的事務中解放

出來,專注於解決重要的問題。

員工認同了目標,就會集中精力完成某項任務,從而排除外部幹

擾,抑製那些不必要的活動。目標強化了自製力,而在自製力的調節

下,人能夠選擇正確的活動動機,調整行動目標和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