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計劃、有目標:引導組織朝一致的方向共
同奮鬥
目標管理是以目標為導向,以人為中心,以成果為
標準,而使組織和個人取得最佳業績的現代管理方法。
目標管理亦稱“成果管理”,俗稱責任製。是指在企業
個體職工的積極參與下,自上而下地確定工作目標,並
在工作中實行“自我控製”,自下而上地保證目標實現
的一種管理辦法。
¨ ¨ 成功者善於用行動實現目標
任何企業都有目標,但不是任何企業都能實現目標。企業要明確
自身的目的和使命,但更為重要的是企業要將目的和使命轉化為企業
目標。企業目標的實現,不是紙上談兵,更不是空中樓閣,管理者必
須用行動實現目標。成功者都善於把使命轉化為目標,並用行動實現
目標。
我們有理想,因此我們不需要高談理想、闊論未來。我們需要準
確地把握現實,靈活地麵對市場,需要以變革之心應對市場變化,因
為我們要實現高績效。
成功者都能準確認識自己的理想,都能將理想轉化為自己的目標,
並毫不猶豫地去行動。
這是一個著名的故事 :
有一個年輕人,他對大學製度的弊端已經思考很久了,對此他有
很多想法。一天,他終於鼓起勇氣,向校長提出若幹改進大學製度的建
議。結果他的意見沒有被校長接受。於是,他作了一個在當時稱得上是
駭人聽聞的決定——自己辦一所大學。他要自己來當校長,以消除這些
弊端。在當時,辦學校至少需要 100 萬美元。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上哪找這麼多錢呢?難道要等到畢業後再掙嗎?那實在遙不可及。
這個年輕人每天都將自己封閉在寢室裏冥思能賺到 l00 萬美元的
各種方法,他堅信自己可以籌到這筆錢。同學們都認為他是白日做夢、
不切實際,因為天上不會掉餡餅。
有一天,這個年輕人意識到,不能再停留在思考層麵了,長此下
去永遠也不會有什麼結果。於是,他做出一個決定,那就是不再思考,
而是立即開始行動。他果斷地采用了一些他在以前想出來的他且認為
還不錯的計劃,然後拿起電話給報社撥了過去,說他準備舉行一個演
講會,題目是《如果我有 l00 萬美元》。
他不厭其煩地給無數家報社打電話,一遍遍地講述自己的想法。
但是沒有一家報社搭理他,更多的是對他的取笑,說他天真、無知。
然而這絲毫沒有打消他的熱情和行動。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有一個
報社的社長被他的誠意和精神打動,告訴他後天有一個慈善晚會,並
允諾在晚會上留出 l5 分鍾作為他的發言時間。
那是場盛大的慈善晚會,有許多商界人士應邀出席。
機會來了,麵對台下諸多成功人士,他毫不怯場,走上講台,發
自內心、飽含真摯地說出了自己的構思和計劃。
等他演講完,一個叫菲利普·亞默的商人站了起來 :“小夥子,你
講得非常好。我決定投資 100 萬,就照你說的辦。”
事情馬上變得簡單了。年輕人用這筆錢辦了一所自己理想中的大
學,起名為亞默理工學院——這就是現在著名的伊利諾理工學院的前
身。年輕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這個將自己想法轉化為目標並敢於行動的年輕人就是後來備受人
們愛戴的教育家——岡索勒斯。
岡索勒斯敢想敢幹,用他的行動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個世界並
不缺少理想,而是缺少能把理想轉化為自身目標的行動。管理者如果
僅僅對企業的使命高談闊論,而不能將使命轉化為目標,這樣的管理
者絕不是一流的管理者,這樣的企業也絕不是一流的企業。企業必須
行動,必須用行動來實現目標。
一流的企業用三流的員工創造一流的業績,而三流的企業用一流
的人才創造三流的業績。一流的公司能堅持不懈地將目標轉化為實際
行動,即使在發展壯大、招募新員工,甚至兼並其他公司以後亦能如
此。而三流公司空有許多既聰明又勤奮的優秀人才,卻不能將他們的
滿腹經綸用於經營實踐,給公司創造績效。公司之間出現的這種差距
就是行動力的差距。
對於一個公司來說,無論規模多小都必須以實際行動甚至是從失
敗的教訓中獲取經驗和目標。但遺憾的是,許多管理者寧願去對問題
進行反複討論、界定和分析,也不直接去解決它。導致這種情況發生
的原因之一,就是將高談闊論等同於實際行動的傾向。實際上,事情
隻有付諸實施,而且必須有人去做,才能夠完成。
很多公司常常忘記企業之使命,從而錯誤地製訂計劃,他們把結
論問題當作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以施樂公司為例,它曾經在一個名
為“質量掛帥”的計劃中推行全麵質量管理,結果卻由於撰寫和討論大
量書麵文件的原因而陷入困境。直到 4 年之後,實施的情況仍然良莠不
齊。大約有 7 萬名施樂員工接受了為期 6 天的質量管理培訓,然而調查
顯示,隻有 13%的員工自稱在決策中用到了質量成本方法。盡管施樂
盡了最大努力,但是質量觀念仍然沒有成為該公司的基本經營原則。
為什麼召開了這麼多會議,組織了這麼多特別任務小組,編寫了
一大堆報告,公司卻隻產生了如此小的變化呢?因為管理者隻是在盲
目地製訂計劃,而沒有將計劃轉化為行動。這是一種不顧績效的盲目
決策行為。
企業管理必須有效,必須追求績效。沒有行動力和執行力的企業,
任何決策都會“失靈”,往往還沒有行動就已經失敗。管理就應該重視
實踐、重視行動、重視績效,管理者應該做到“知行合一”。
¨ ¨ 建立完整的目標體係
企業明確了自身的願景、目的和使命後,就應該將企業的目的和
使命轉化為目標並進行有效的目標管理。目標管理是企業提高績效的
重要手段,企業必須建立完整的目標體係。企業必須有總目標,各個
部門及各個員工都應該有自己的分目標,而且分目標從屬於總目標,
分目標是實現總目標的基礎。
企業應該建立怎樣的目標體係呢?企業的目標體係有哪些重要的
方麵呢?企業目標應該建立在八個主要方麵 :市場目標、創新目標、
人力資源目標、財務目標、物質資源目標、生產率目標、社會責任目
標、利潤目標。
企業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創造顧客,那就必須首先有市場,應該建
立完整而有針對性的市場目標。這與企業的定位和目的密切聯係,一
定要首先確定自己的目標顧客是哪些人。
企業必須明確它所生產產品的創新點,即它需要在哪些方麵進行
創新 ;必須明確創新方向以及產業方向,因為不創新就會被市場淘汰。
所以,企業必須建立創新目標,而且能使創新目標在企業活動中被貫
徹和執行。
企業要生產,必然需要最基本的資源,這包括人力、資本、物質
投入等。這些方麵的目標與企業規模和市場前景相關。企業應該充分
有效地利用資源,以降低成本,進行成本控製,所以必須有相應的效
率目標——生產率目標。
企業存在於社會中,企業必須承擔社會責任,這由企業的使命決
定。企業必須有社會責任目標,如企業應該為社會提供怎樣的產品,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會不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會不會破壞環境,等
等。企業的社會責任目標應該與企業所需要建立的信譽、形象、知名
度、美譽度等聯係起來。
¨ ¨ 協調離不開目標管理
《紅樓夢》中王熙鳳說 :“大有大的難處。”的確,任何企業發展到
一定階段,企業的協調成本就會迅速增加。管理者應該盡可能把“大
的難處”降低,把協調成本降低。目標管理有利於提高組織的整體協
調能力 ;目標管理促使組織內部的各部門之間相互協調合作,從而步
伐一致 ;目標管理也促使企業員工團結,朝一致的方向努力。
電影《勝利大逃亡》中的故事,是運用目標管理實現高協調能力
的經典案例。《勝利大逃亡》講述的是二戰期間一次驚心動魄的大逃亡
故事,可謂人類協作精神的完美典範。
二戰期間,在德國柏林東南部有一座德國戰俘營。為了逃脫納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