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決策中的是非標準。
李嘉誠是典型的儒商,其從商的價值理念和決策中的獨特思維方
式,可謂是中國文化在現代商人身上最有力的體現。
有一次,一名清潔工在掃李嘉誠的辦公室時,不小心將一隻非常
昂貴的唐三彩打碎了,現場的秘書氣得暴跳如雷,這名清潔工更是嚇
得體如篩糠。李嘉誠卻沒有大發雷霆,甚至沒有對該名員工進行任何
形式的處罰,而隻是要求這名員工以後工作時一定要小心。事後,李
嘉誠解釋說 :“因為我知道他不是故意的。”在李嘉誠看來,是否故意
是判斷一種行為性質的重要標準。
李嘉誠旗下企業的員工忠誠度很高,因為他總是付給他們全香港
最高的薪酬,是為“高薪養廉”。那麼,如此寬厚、如此大方的李嘉誠
有沒有炒過員工的魷魚呢?“有。”李嘉誠斬釘截鐵地說,“有一次我
炒掉了一名高管人員,因為他將幾支公司的鉛筆拿回了家。我認為他
的行為與公司付給他的報酬是不相匹配的。”
在李嘉誠看來,德為先,利次之。決策者作任何決策,都首先要
把德作為評價標準。因此,清潔工雖然打碎了昂貴的唐三彩,卻沒必
要處罰他 ;高管雖然隻拿了幾支鉛筆,卻違背了職業道德。他作決策
的焦點都不是利,而是一個人的德。
由此可見,對於決策者而言,決策過程中必須有是非標準,必須
以德為先,以人為本,而不是隻強調利益。國內很多企業的決策者都
必須仔細反思這一問題。因為我們所見到的往往是利益高於一切,決
策完全傾向利益,資本玩轉一切,這都是非常危險的誤區。
¨ ¨ 決策需要轉化為行動
決策需要行動,決策更依賴於行動。沒有行動的決策隻能是一種
想法,不能借助於行動的決策等於沒有決策。在我們的管理生涯中,
有多少決策胎死腹中,有多少決策無疾而終,有多少決策不了了之,
有多少決策痛失良機?有多少決策夭折在我們的爭論中,有多少決策
消磨在我們的等待中,有多少決策葬送在我們的遲疑中……
有了決策就馬上去執行,有了決策就馬上去行動,決策必須轉化
為行動,因為隻有行動可以證明決策的價值。
美國麥當勞創始人雷蒙·克羅克的行為準則是“一旦決定了就趕
快行動”,他的創業曆程充分證明了這一理念。
1954 年的一天,克羅克駕車去一個叫聖貝納迪諾的城市。他看到
許多人在一個簡陋的麥當勞餐館排隊,他也停車排在後麵。
人們買了滿袋的漢堡包,紛紛滿足地笑著回到自己的汽車裏。克
羅克上前看個究竟,原來該餐館是經銷漢堡包和炸薯條的快餐店,生
意非常紅火。
此時,克羅克已經 52 歲了,還沒有自己的事業,他一直在尋找
自己事業的突破口。他發現,快節奏的生活方式就要到來,這種快餐
的經營方式代表著時代的發展方向,大有可為。於是他毅然決定經營
快餐店,他向經營這家快餐店的麥當勞兄弟買下了漢堡包攤子和漢堡、
炸薯條的專利權。
克羅克搞快餐業的決策遭到家人及朋友的一致反對,他們說 :“你
瘋了,都 50 多歲了還去冒這個險。”
然而,克羅克一旦決定就毫不退縮。在他看來,決定大事,應該
考慮周全 ;可一旦決定了,就要一往無前,趕快行動。行與不行,結
果會說明一切,最重要的是要有行動。
克羅克馬上投資籌建他的第一家麥當勞快餐店。經過幾十年的發
展,克羅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們把他與名震一時的石油大王洛克
菲勒、汽車大王福特、鋼鐵大王卡內基相提並論。
倘若克羅克在親友的勸說下,放棄了他的決策,我們今日怎麼可
能見識到輝煌的麥當勞帝國呢?這個世界並不缺少好點子,唯獨缺少
行動。克羅克的創業曆程告訴我們,如果你相信你的決策,那就馬上
去行動,等待隻會喪失機遇,而猶豫則會失去勇氣 !
行動就要堅持,就要百折不撓,就要不畏艱險,就要勇往直前 !
比爾·蓋茨一再要求他的下屬,行動必須快速,要像聖戰一樣去工作 !
如果說決策需要理性地麵對,那麼實現決策的行動就需要激情去點燃 !
科學家們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
在隻有窗戶打開的半密閉的房間裏,將 6 隻蜜蜂和同樣數目的蒼
蠅裝進一個玻璃瓶中,把瓶子平放在桌上,瓶底朝著窗戶。
然後,他們觀察蜜蜂和蒼蠅會有什麼樣的舉動。
科學家們發現,蜜蜂們會不緊不慢地在瓶底徘徊,蒼蠅們卻在瓶
中橫衝直撞,在瓶中的飛行速度也明顯高於蜜蜂。不到兩分鍾,它們
便穿過另一端的瓶頸逃逸一空。
而蜜蜂們以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線最明亮的地方,所以隻要
飛向那裏就一定會找到出口。於是,它們不緊不慢地行動著,然而等
待它們的結果卻是死亡。蒼蠅們成功地逃離了,這並不在於它們有什
麼特長,也不在於它們的智商水平高低。關鍵在於它們敢於不斷地橫
衝直撞,在於它們懂得快速行動以求得生存。
行動才能出結果,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付出行動,而且還必須
要在第一時間付出行動。成功不能靠等待得來,而生命也不應該僅僅
隻是一個計劃。蜜蜂之所以得到以生命為代價的死亡結局,完全是因
為它沒有立即行動而一味地拖延。
美國獨立戰爭期間,駐紮在特倫頓的雇傭軍總指揮拉爾總督正在
打牌時收到一份情報,情報的內容是說華盛頓的軍隊正在穿越德勒華,
要向這裏進攻。但他沒有看就隨手把信塞到口袋裏,直到牌打完了才
拿出來看。結果,等他倉促地把隊伍集合起來時為時已晚,最後他全
軍覆沒。“拖延帶來致命的危險後果”,僅僅幾分鍾的耽擱便使他喪失
了尊嚴、自由和生命 !
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是全球利潤最高的公司之一,非常重要的
一點是它擁有一支絕不拖延的員工隊伍。這再一次告訴我們 :克服拖
延的毛病,培養一種簡捷、高效的工作風格,可以使公司的績效迅速
提升,並使每一位員工的工作乃至生命都更富有價值。
有一次,李·雷蒙德和他的一位副手到公司各部門巡視工作。到
達休斯敦一個區加油站的時候,已經是下午 3 點了。但李·雷蒙德卻
看見油價告示牌上公布的還是昨天的數字,並沒有按照總部指令將油
價下調 5 美分/加侖進行公布。他十分惱火。李·雷蒙德立即讓助手
找來了加油站的主管約翰遜。
遠遠地望見這位主管,他就指著報價牌大聲說道“先生,你大概
還熟睡在昨天的夢裏吧 ! 要知道,你的拖延已經給我們公司的信譽造成
很大損失,因為我們收取的單價比我們公布的單價高出了 5 美分。我
們的客戶完全可以在休斯敦的很多場合貶損我們的管理水平,並使我
們的公司被傳為笑柄。”
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約翰遜連忙說道 :“是的,我立刻去辦。”
看見告示牌上的油價得到更正以後,李·雷蒙德麵帶微笑說 :“如
果我告訴你,你腰間的皮帶斷了,而你卻不立刻去更換它或者修理它,
那麼,當眾出醜的隻有你自己。這是與我們競爭財富排行榜第一把交
椅的沃爾瑪商店的信條,你應該要記住。”
然後,李·雷蒙德和助手一起離開了加油站。從此之後,那位主
管約翰遜做事再也沒有拖拖拉拉了。
其實,沒有人能阻擋我們去實現夢想,關鍵在於馬上行動、堅持
行動的毅力。
¨ ¨ 一定不要做不必要的決策
我們了解了決策的可行性後,還必須明確決策是否具有必要性。
任何決策都有風險,決策者要避免做不必要的決策。所以,首先要區
分必要的決策和不必要的決策。
決策者遇到以下三類情況時,需要注意是必要的決策還是不必要
的決策。
(1)決策者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動,事情也會正常地發展下去。如
果決策者采取行動,那就屬於不必要的決策。對於決策者而言,這類
問題沒有風險,但需要關注。
(2)如果決策者不采取行動,情況就會惡化,決策者必須做出有
效的決策。這種決策就屬於必要的決策。這類問題,決策會存在很大
的風險,但不決策風險更大。
(3)如果決策者不采取行動,企業能夠生存下去 ;如果決策者采
取行動,企業的績效就會改善。對於這類問題,決策者必須有明確的
態度 :是采取行動還是不采取行動。如果經過權衡,收益遠甚於風險
和成本,那就必須采取行動。
顯然,第三類情況是我們經常遇到的,也最能體現決策者的決策
水平。決策者必須仔細分析決策風險,必須有計劃地推行決策。任何
一項決策,即使是正確的,如果方法不對,也可能無法推行,從而變
成不必要的決策。
M 公司是一家在業界享有盛譽的高科技公司。公司的核心技術處
於世界領先地位,公司的技術人員也以此為豪。公司成立之初主要以
技術研發為主,創始人對公司的定位就是做世界領先的研發中心。公
司經營幾年來,核心技術雖然保持了領先優勢,但由於產品不能市場
化,所以一直不贏利。很多風險投資公司很看好 M 公司的發展前景,
他們都想給這家公司投資,希望其產品逐步市場化。
為了適應市場需求,盡快融資,M 公司的決策者決定開發設計
市場化的產品。因此,公司做出決策,要求技術人員必須馬上轉變思
路,研發有市場前景的產品,而不是隻追求前沿技術。但是技術人員
都希望保持自身的技術優勢,他們認為開發大眾化產品的技術含量不
高,自身也不能提高技術,所以對公司的此項決策有抵觸情緒。結果,
人力資源部門和技術部門的溝通陷入僵局。公司高層最終無奈地表示,
如果不能轉變,就不能再在公司任職。最終,由於雙方無法達成共識,
M 公司的骨幹技術人員紛紛離職,加盟了別的公司。人才流失導致 M
公司無以為繼,不僅不能獲得投資公司的資金,還使公司自身陷入了
破產境地。
這是一個典型的不必要決策的案例。決策者沒有從企業自身優勢
出發,隻是看到自身缺點,盲目做出決策,結果造成了人才流失。決
策者或許根本就沒有意識到他所做的選擇實際上隻是一項不必要的決
策。很多決策者總希望當機立斷,快刀斬亂麻地解決問題,但是在很
多情況下,決策必須經過嚴格論證,企業才會獲得最大利益。案例中
的 M 公司如果把開發市場化的產品理念逐步滲透給員工,逐步貫徹下
去,使員工有一個接受的過程,那麼結果就不會走向反麵。
決策者必須要作必要的決策。不必要的決策浪費決策者的時間和
資源,而且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一方麵,它會浪費企業的資源,
降低企業的績效 ;另一方麵,它會使決策者失去追隨者,大大降低決
策者的公信力。決策者不是要聽取所有的意見,不是要對所有的情況
做出反應。那樣的話,決策者就會被各種無窮無盡且沒有意義的決策
所淹沒。決策者必須專注於必要的而且重大的決策,從而使下屬明白,
企業的決策是深思熟慮並需要持之以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