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的責任,往小處說是對人才的不負責,往大處說是對企業不負責,
這就是過失。
由於某些企業管理者權力意識強,責任意識弱,隻想行使手中的
權力,不願對權力負責。“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惰性思維,導致
管理者權力與責任二者不對等甚至被人為分割。正是由於這些無為幹
部踐行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為官之道,使他們責任意識更加淡薄,
甚至缺失。這樣便形成了“無為”幹部滋生繁衍的空間和土壤。“無
為”幹部對員工疾苦不聞不問,使員工正當的要求難以得到滿足,正
當的權益得不到保護。
現在,企業管理者應將“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責任觀轉變為
“無為就是過”的責任觀,通過自省、自重、自勵、自警,真正做到 :
“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服務企業服務員工
是企業管理者最根本的工作職責和政治責任。必須把精力用在工作上,
以敢於負責任的膽識、一往無前的決心、大膽探索的勇氣,竭盡全力
地把本職工作做好。
¨ ¨ 身先士卒,在員工心中樹個榜樣
印度聖雄甘地說 :“領導就是以身作則來影響他人。”
事實證明,企業管理者的一舉一動往往影響著員工的積極性,會
給員工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不少企業裏,都開展評先進、樹典型活動,
為員工樹立了榜樣,使企業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其實,
下屬不用培養,身為領導者,要做的就是成為榜樣,榜樣就是領導力。
有人說 :“一流領導做榜樣,二流領導做說教,三流領導下命令,四流
領導做恐嚇,五流領導耍流氓。”這句話很有道理。
在軍隊裏,領導者應該以身作則,身先士卒 ;在現代企業裏,領
導者更應該如此。在一個團隊裏,一個領導者的執行力是下屬執行力
的上限,領導者沒有執行力,你就休想讓下屬有很強的執行力。
聯想集團總裁柳傳誌說 :“企業做什麼事,就怕含含糊糊,製度
定了卻不嚴格執行,最害人。”立下的規矩是要遵守的,不僅員工要遵
守,領導更要帶頭遵守。領導者既是一個組織中發號施令的人,也是
這個組織中的排頭兵,你得讓你身邊的兵向你看齊,用你的行動來影
響他人。
聯想集團一貫紀律嚴明。公司規定,遲到就一定要罰站。柳傳誌
說 :“罰站是件挺嚴肅、挺尷尬的事情,開小會的時候,你得獨自站
著。更大的會場,你遲到了,會都停開,全體人員靜默地看著你站立
一分鍾。”第一個被罰站的人,是柳傳誌的一個老領導。讓過去的老領
導罰站,柳傳誌很不忍心,但沒辦法,製度一旦設立就不能因人而異,
製度因人而異,這個製度就廢了。.他對老領導說 :“今天遲到了,您
也要接受處罰,今天您罰站一分鍾,明天我到您家給您站一分鍾!”事
後,柳傳誌回憶說 :“老領導站了一身汗,我坐著也是一身汗,當時的
情形的確尷尬,但是製度必須嚴格遵守。”
日本本田技研工業總公司的創始人本田宗一郎每當遇到棘手的事
情時,總是自己率先去幹。因此,公司裏的年輕人非常佩服他的這種
身先士卒的垂範作風。1950 年的一天,為了談一宗出口生意,本田宗
一郎和同事藤澤武夫在濱鬆一家日本餐館裏招待一位外國商人。外國
商人上廁所時,不小心弄掉了假牙。本田宗一郎二話沒說,就跑到廁
所,脫光衣服,跳下糞池,用木棒小心翼翼地慢慢打撈,終於找到了
假牙。然後,他又反複衝洗幹淨,並作了嚴格的消毒處理。回到宴席
上,本田宗一郎自己先試了試,高興得手舞足蹈。這件事讓那位外國
人很受感動,生意自然獲得了圓滿的成功。藤澤武夫目睹了這一切,
感慨不已,認為自己可以一輩子和本田宗一郎合作下去。
榜樣可以起到明顯的激勵作用,從而推動各項工作的開展。什麼
是榜樣激勵的核心問題呢?就是企業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則。
¨ ¨ 說到就要做到,勿因失信失人心
人無誠信就難以在社會立足,企業無誠信就難以發展。可以說,
誠信是企業生存之本,注重企業誠信和獲得員工信任是每個企業管理
者的追求目標。
當 IBM 處在危機重重之際,郭士納接任公司董事長。他拯救 IBM
的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將它轉變成一個值得顧客信任的的企業,如今
依靠這一轉變,藍色巨人已經起死回生,而且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
可以說郭士納進行的是整個企業理念和文化的變革。相信這個例子的
啟示是發人深省的。如今企業的焦點已經從產品轉移到服務,成功來
源於發掘顧客,並解決他們所提的問題。公司已經從產品供應者轉向
問題解決者,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結合服務和產品,而且要明確與顧
客最重要的聯係不在產品,而在於服務關係。
贏得客戶的滿意不是終極的目標,更重要的還要贏得客戶的信賴。
隻有贏得客戶信賴,才能讓客戶永遠忠實於你的產品、你的服務。中
國諺語說 :“好的商家不應該改變它的客戶,正如好的客戶不應該改變
購物的商家一樣。”顧客的信賴和忠誠度是更值得追求的目標。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顧客服務的目標並不僅僅止於使顧客滿意,
使顧客感到滿意隻是營銷管理的第一步。美國維持化學品公司總裁泰
勒認為 :“我們的興趣不僅僅在於讓顧客獲得滿意感,我們要挖掘那
些被顧客認為能增進我們之間關係的有價值的東西”。在企業與顧客建
立長期的夥伴關係的過程中,企業向顧客提供超過其期望的“顧客價
值”,使顧客在每一次的購買過程和購後體驗中都能獲得滿意。每一次
的滿意都會增強顧客對企業的信任,從而使企業能夠獲得長期的盈利
與發展。
著名企業管理學家沃倫·本尼斯認為 :產生信任是領導者的重要
特質,領導者必須正確地傳達他們所關心的事物,他們必須被認為是
值得信任的人。
信任員工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信任員工會盡力做事,也會正確地做
完,而員工通常不會辜負管理者的期望。但是,在處處指揮、控製、
監視的工作環境裏,是不太可能激發信任和尊重的。而不信任員工是
最不實際、最沒有效率、最浪費時間的管理方式。在正常的情況下,
管理是將工作目標劃分成適當的責任範圍,使得員工能發揮最大的潛
力。但是,許多管理者狂妄自大,他們以為隻有自己有能力完成工作,
從不信任他人,又對自己有效管理他們的能力沒有信心。
如果你對信任員工還是有點不以為然的話,請看看下麵這個實例 :
克裏斯公司因為尊重員工而深受信任。新買下一家商店後,管理
層決定拿掉店中的打卡鍾,用這種方法告訴員工克裏斯是怎麼做事的。
公司的管理者說 :“我們何必用打卡鍾來貶低他們呢?他們是成年人,
他們知道什麼時候應該上班,他們知道自己應該盡到的本分。”管理者
以實際行動表明他們相信和自己共事的人是值得信賴的,而且是有其
重要地位的。依照克裏斯的說法,這個故事的寓意是 :把人當人看,
日子會好過些,而且,你若尊重為你工作的人,長久下來,生產力會
比較高。“好好幹,要不然……”這樣的態度,隻在短期內有效。
該公司裏的員工餐廳完全以榮譽製來經營——賣飯機不上鎖,沒
有收銀機,員工付賬時,自行將錢放入一個敞開的錢箱裏。克裏斯說 :
“你要麼信任員工,要麼不要信任。你若信任他們,就不需要上鎖的收
銀機、打卡鍾,外加幾十個管理員。你若不信任員工,那就不要錄用
他們。”
在一個企業中做管理者,我們需要問自己 :“我對員工到底有多少
信任?他們是否已經表現出了一些自我組織的能力?”這個關於信任的
問題會讓每一位管理者都進行哪怕是片刻的反思。那些鼓勵員工參與
和自我組織的管理者講述了令他們吃驚的感受——員工們的才華、能
量、忠誠、創造性甚至愛戴幾乎把他們淹沒了。而過去他們都錯誤地
認為 :員工們隻是為了錢才來工作,他們都是自私而且狹隘的,他們
並不在意企業的興衰。
值得信任是信任的前提,信任是授權的前提。信任員工不僅要形
成管理者對員工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形成一種雙向信任的氛圍。這對
任何團隊組織都是適用的要值得信任的話,我們必須遵守直接和隱含
的承諾,食言肯定會造成極大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