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人”的營銷——搞好客戶關係 2(3 / 3)

本索尼公司的“隨身聽”是創造需求的典型例子。索尼公司創始人井

深大,從技術人員不經心的遊戲中(把便攜式錄音機改裝成四軌道立

體錄音機,再配一副普通耳機),洞察到了一種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

新產品。但在開發計劃會上,沒有人讚成他的主張(包括那些技術人

員),這突出說明“創造需求”的真正含義,即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

可思議”的。當然,創造的需求也需要消費者的認可,在出售產品之

前,要首先“出售”自己的新觀念、新思想,去“教育”顧客,讓他

們認識到自己確實有這種需要。

創造需求不是針對負需求,不是由於消費者對產品產生厭惡或

184

9.科特勒的營銷思維.indd 184 2018/1/2 17:37:38

“人”的營銷——搞好客戶關係.....第六章

反感情緒而對產品采取否定態度而對其進行說服,而是由於對產品還

缺乏了解或缺乏使用條件,因而對產品不感興趣或漠不關心,既無正

感覺,也無負感覺。

企業要創造需求是由於市場無需求。而導致無需求的情況一般

3種:第一種是對於某些熟悉的、被認為是沒有價值的事物無需求,

例如,到處可見的爐灰渣、汽水瓶等人們常識中的廢棄物品即屬此類。

第二種是某些商品通常是有價值的,但在某一特定的市場內卻沒有價

值,因而沒有需求。例如,山區居民對於遊船沒有需求,熱帶農村對

於滑冰用具無需求。第三種情況是由於消費者對商品的效能缺乏認識,

因而沒有需求。這種情況多發生在新產品剛剛上市時。

針對上述情況,市場營銷的任務是設法使無需求變成有需求,要

采取促進或刺激性營銷的策略。通常可用的方法是:努力將產品或勞

務與市場上現有的需求結合起來,如結合建築的需要,研究和宣傳利

用爐灰渣製作新型建築材料;改變市場環境,創造新的需求,如積極

讚助和推動山區有關部門修建水庫,發展旅遊業以形成對遊船的需求;

加強宣傳,大做廣告,促使顧客認識產品的優點,了解產品能給顧客

所帶來的好處,以激發人們的購買動機。

4P轉向

4C是外部營銷成熟的重要表現

在傳統營銷理論中,居中心地位的是

4P理論,即通過產品、價

格、渠道和促銷四個因素的組合來達到營銷效果最佳。而科特勒認為,

在買方市場上,4P中的每一個P,如果能夠用

4C來描述將更加貼切。

營銷人員在建立

4P框架之前如果先考慮顧客的

4C,將會達到事半功

倍的效果。顧客的需求與欲望(customer)、顧客的成本(cost)、便

185

9.科特勒的營銷思維.indd 185 2018/1/2 17:37:38

科特勒的營銷思維

利性(convenience)和營銷溝通(communication)四個方麵的內容,

構成了

4C理論。

1.顧客的需求與欲望

整合營銷用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替代產品概念,反映了營銷人員

對消費者認識的深化。隻有深刻探究和領會到消費者真正的需求與欲

望,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產品的品質、產品的文化品位都取決於消

費者的認知。真正的營銷價值是顧客的心誌。要為消費者提供合適的

產品,必須調查消費者的內心世界。正如某營銷大師所言:偉大的設

計在實驗室產生,而偉大的產品在營銷部門產生。因此,隻有充分與

消費者進行溝通,了解其產品知識、品牌網絡、產品的效用需求及其

評價標準、消費者的個性品味等因素,才能找準顧客心理,獲得消費

者。企業產品策略隻是企業向消費者傳達利益的工具和載體,也就是

滿足顧客需求與欲望的形式。企業發展產品策略必須從消費者的需求

與欲望出發,而不是從企業的研究與開發部門出發。市場上最成功的

產品往往不是最好的產品,而是市場最需要的產品,這也就是為什麼

人們常說要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也就是像科特勒所說的,營銷人員

認為是在推銷產品,而顧客則是在購買價值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2.顧客的成本

4C的第二個重要理論就是顧客的成本。對消費者來說,顧客成

本不隻是產品的價格,顧客付出的貨幣隻是其中的一部分。例如,漢

堡包的銷售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顧客付出的貨幣成本,顧客到快餐廳

所花費的時間以及排隊購買的時間成本,以及因選擇漢堡包而沒有選

擇其他的機會損失。甚至還包括在消費產品中所帶來的煩惱與不快,

186

9.科特勒的營銷思維.indd 186 2018/1/2 17:37:38

“人”的營銷——搞好客戶關係.....第六章

以及考慮消費產品後可能產生不良後果的擔憂。

由外而內的營銷思考模式首先要分析消費者的認知,根據認知

價值對產品進行定價。作為定價的關鍵,不是賣方的成本,而是買主

對價值的認知。而認知價值是利用其他溝通手段在購買者心目中建立

起來的。

3.購買的便利

顧客購買的便利對應的是

4P中的分銷渠道。企業應該忘記渠道

策略,站在消費者角度,考慮如何給消費者方便以購得商品。企業必

須深入了解各種不同消費者對購買方式的偏好。從企業角度看,企業

生產出來的產品,隻有通過一定的營銷渠道,經過物流過程才能在適

當的時間、地點,以適當的價格供應給廣大消費者或用戶,滿足市場

需要。這時,企業考慮的是如何大量銷售,如何降低成本。然而,隨

市場營銷環境的改變、競爭的加劇,任何渠道策略都可以被複製。為

了形成競爭優勢,企業必須不斷分析競爭狀況、消費者購買行為,從

而根據消費者購物方式的偏好給消費者最好的服務、最大的方便。例

如無店鋪零售的興起,就是由於競爭加劇、消費者購買方式和購買行

為的改變,職業婦女越來越多,家庭收入越來越高,人們更重視休閑

活動,而使得上街到店鋪購買商品的時間相對減少,有許多家庭希望

能采用更省時、更便捷的購物方式。

從“渠道策略”向“消費者購物便利”的轉化,實際上也是營

銷思考模式由內(企業)而外(消費者)向由外(消費者)而內(企

業)的轉化。

總之,偏重渠道策略的企業應更注重向消費者提供購買的便

187

9.科特勒的營銷思維.indd 187 2018/1/2 17:37:38

科特勒的營銷思維

利性。

4.消費者溝通

4C最後強調的是營銷溝通。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媒體傳

播信息的方法和消費者接收信息的模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媒體分

散零細化,使任何一種媒體的視聽眾明顯減少,任何一種媒體都難以

接觸到所有的目標消費者。這使傳統的大眾營銷陷入困境。消費者每

天接觸到成千上萬的信息,僅廣告信息每天就大約接觸

1500~

2000

個,使得消費者無法對信息進行深入加工吸收,大多數情況下,隻能

對信息進行粗淺的認識,這使得傳統的促銷方式對消費者的影響力開

始減弱。從企業試圖影響消費者行為的角度來看,這種促銷模式顯得

蒼白無力。於是,新的營銷環境要求與消費者“對話”,進行溝通,

而且是雙向溝通,企業必須與消費者進行信息交換。為了達到這種目

的,企業必須首先了解消費者的媒體習慣和類型;其次了解消費者需

要何種信息;然後對消費者需要進行回應。從促銷到溝通轉變的必要

性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產品同質化程度提高,同類產品的相似信息太

多,而新產品每天都在不斷湧現。產品及品牌種類與數量膨脹,在媒

體及信息通道的快速作用下,消費者無所適從,對信息的認知可能與

企業所想象的並不一致。另外,產品生命周期縮短,消費的多樣化、

個性化也要求企業時刻傾聽消費者的聲音。

媒體的零細化、產品同質化、消費多樣化、個性化、消費者認

知差異化要求企業改變促銷模式,變促銷為溝通、變單向溝通為雙向

溝通,變單次溝通為循環往複的連續雙向溝通。

科特勒認為,顧客並不希望隻是單向地接受產品推廣,而是希

188

9.科特勒的營銷思維.indd 188 2018/1/2 17: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