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好溝通的時機(2 / 3)

(2)給出你的報價和其他優惠條件。

(3)弄清客戶需要的商品和服務的信息資料,並自我證實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務是能滿足客戶的需求,是對他們有用的。

(4)確定以後會晤的日期,為再次拜訪客戶留下一個伏筆。無論是積極性目標還是消極性目標,推銷員都應具體根據自己與買主的關係,根據交易中買主的情況,以及此行的最主要原因來選擇這次拜訪的目標。

WHERE(什麼路線)

推銷員應合理確定拜訪路線,那麼如何選擇合理的拜訪路線呢?有的推銷員拜訪客戶時喜歡從近到遠進行,即早上從離自己最近的一個客戶開始拜訪,直到傍晚拜訪離自己最遠的一個客戶。而有的推銷員則喜歡在早上精力充沛時先去訪問離他最遠的一個客戶,然後依次往回走,在返回途中訪問其中客戶。

一般說,後一種推銷員所采用的方法比較得當。因為他可以使推銷員不至於在日落西山時還得趕一段路程,而且背離自己住處走,比向自己往處走更容易讓人感到旅途的疲勞。當然這種情況隻有在推銷員的住處位於所有客戶的左邊或右邊時才會發生。如果推銷員住處位於客戶所在地的中心,那麼推銷員可以在銷售區域圖上以居處為起點畫五條線,把整個區域分成五個部分,再在每個部分確定出一條合理的路線,使得這五條路線之和為最小,並且包括所有的客戶。

然後,在下一周的五天內從遠到近逐一拜訪客戶。這一拜訪計劃是比較實用的,它可以保證推銷員至少每周都能接近所有的客戶一次,而且一旦出現預料之外的另一小區域的訪問要求時,他就可以順便拜訪這個小區域內的所有客戶,從而使額外要求對計劃的衝擊最小,並節省了額外的旅途費用。另外,選擇路線時也得考慮商品的性質以及你自身的個性、能力、興趣以及用於各種交通工具的花費等因素,總之,規劃一條良好的路線是很重要的,如果推銷員已經被旅途交通的擁擠以及不得不在旅途中花費許多精力和時間搞得心煩意亂,精疲力竭了,那麼他又哪有更多的精神來與客戶認真地洽談呢?

WHO(拜訪誰)

客戶按照規模與重要性可分為大、中、小三種,按態度則可分為反應熱烈的客戶、反應溫和的客戶、沒有反應的客戶以及反應冷淡的客戶。我們用一個表來表示它:

那麼推銷員在訪問時應選擇哪些客戶呢?應該承認,大多數推銷員喜歡與反應熱烈或者溫和的人打交道,而不喜歡與沒有反應或者反應冷漠的人打交道。但由於推銷員拜訪是為了推銷商品,是為了獲取利潤,因而有時也不得不同自己所不喜歡的人打交道。我們具體地分析一下這12類客戶:其中1、2、4、5這四類客戶是我們的重點客戶,我們應掌握住他們,經常地穩定地拜訪他們,他們是我們利潤的最主要來源,而7、8兩類是我們利潤的潛在來源,對促使銷售額倍增有很大的意義,我們也應經常接觸他們,與他們保持聯係,使他們對我們有好感,而上升為4、5類型的客戶,應竭力避免他們被競爭對手拉走,而下降為10、11類客戶。10、11類客戶我們也應拜訪,力爭消除他們對推銷員的敵意,把他們從競爭對手那裏拉過來。如果辦不到,則可以減少拜訪比例,不必過多造訪。3、6類客戶對我們熱情,但規模太小,因而兩三周內造訪一次即可,但也不能隔絕往來。而9類客戶則可以一兩個月內拜訪一次即可,保證最低限度的聯係即可,而12類客戶則可以幾乎不予理會。當然,客戶在圖中所處的位置是可以變化的,推銷員要注意客戶的變化趨勢並及時地調整拜訪方案。這樣就可以較好地把握住應該拜訪什麼樣的客戶及拜訪的頻率如何了。

客戶的選擇還與拜訪的目的有關。如果你拜訪的目的是為了盡快增加本月的銷售額,那麼你可以采用重點拜訪的方式,與1、2、4、5類客戶進行洽談,如果你拜訪客戶是為了聯絡與客戶的感情,是為了將來的推銷成績,那麼你不妨每次都拜訪除12類以外的其他各類的客戶。比如星期一拜訪1、2、10類客戶,星期二拜訪4、5、8類客戶,星期三拜訪3、6、7類客戶等。兼顧這十一類客戶,為將來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