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他們看來,反正紂王形容得再**、再荒唐也無妨。曆史的另一個目的便是警示後人嘛,於是,他們的想象和潤色,便常常顯得坦然而大方。譬如司馬遷之後的史學大家劉向,就把紂王鹿台的麵積升級為“大三裏,高千尺”,而晉朝的皇甫謐覺得還不過癮,一咬牙,把鹿台的建築麵積提高了十倍,達到“高千丈”的地步,直到今天世界上最高的建築不過高四百多米,看來古人的智慧確實無比“高超”。
因為所處地位,開國領袖毛主席的著眼點和洞察力顯然更令人信服,他曾說:“把紂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壞人是錯誤的。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曆史上是很有功勞的。紂王伐東夷,打了勝仗,但損失也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使商朝亡了國。”有意思的是,毛主席在這裏把帝辛與秦始皇相提並論,而現代學者已考證了一個事證:秦國乃是商人後裔所建,秦始皇便是帝辛的後裔,帝辛的事業,在其後世子孫手中發撥光大,亦聊可慰其在天之靈吧。
看到如此荒謬之事,讓我們不禁讚歎孔子學生之高明。春秋時期的子貢早就有點看不過去,他憤憤為紂王鳴不平,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後世言惡則必稽焉。”
在今天的我們看來,帝辛也就是所謂的紂王,他銳意改革,在政治、軍事等多方麵多領域都卓有建樹,由此建立起自三皇五帝以來千年未有之盛世。之後又一手葬送了他苦心經營幾十年的王朝雖然這與他自身有一定的原因,但這遮掩不了他在曆史上的光輝業績。但後來的西周的當權者周公旦運用高明的手段對他百般汙蔑來標榜自己的正義。在今天,每當人們翻開相關史書,看到的幾乎都是關於商紂王有多麼殘暴、**和昏庸。於是,改革者被保守派一擼到底,一切功績全部被抹殺。就這樣,“缺德者”紂王被掃進曆史的垃圾堆,“德者”就“居”了天下。
曆史或許是勝利者所“譜寫”,但這種“譜寫”也許會蒙蔽一時,卻蒙蔽不了有心人的慧眼,也阻擋不了無情的曆史洪流。在兩千多年以後的今天,帝辛的功績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所熟知,兩千多年的曆史迷霧遮不住人們對於真相的探尋。我相信,總有一天,帝辛會徹底翻案,讓“紂王”成為曆史的名詞。
為各種曆史人物“翻案”,一段時間以來已經成了文化界的時尚,但各種“翻案”中為商紂王“翻案”,錢文忠算得上第一人。在近期播出的《百家講壇》節目中,在解讀《三字經》時,錢文忠在講到殷商文化一節時語出驚人:兩千多年來被冠以“暴君”的商紂王屬於曆史最悠久的“冤案”,實際上商紂王絕對文武雙全、功勳卓著。
錢文忠近來頻繁出現於各種電視節目,曝光率之高,似乎已經超過了學術明星易中天和於丹,這次“翻案”是否又是吸引眼球的“嘩眾取寵”?記者1日電話采訪了錢文忠,他一開口就否定了記者的假設,“我絕沒有嘩眾取寵,我的觀點言之有據。”
錢文忠告訴記者:“暴君”實際上是對紂王形象的歪曲,更是小說和影視作品惹的禍。錢文忠引用《史記》中對商紂王的描述說,“帝紂資捷辨矣,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錢文忠告訴記者,商紂王曾經做出了四大貢獻,“第一,他開拓了山東、淮河下遊和長江流域,促進了中原文明的傳播;第二,推行一係列改革措施,反對神權;第三,打破奴隸主的世襲製,大膽提拔新人;第四,商紂王對於古代中國的統一提供了思想和物質上的基礎,更是統一中國的一位先驅。”因此,“曆史上真正的商紂王不僅高大威猛,力量無窮,還是一位文武雙全、功勳卓著的帝王。
錢文忠表示:民間的謬誤都是在大眾傳媒的傳播中被擴大的,學者應該站出來主導話語權。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