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4章 釋氏之隨緣,吾儒之素位(1 / 1)

原文釋氏之“隨緣”,吾儒之“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蓋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則萬緒紛起。惟隨遇而安,斯無入而不自得矣。

譯文佛家講的凡事都順其自然、不必勉強,儒家講的要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不要去羨慕自己的身外之事。“隨緣”和“素位”這四個字對於人們的作用,就像人們渡海時候使用的浮囊一樣重要。因為人生路漫長渺茫,如果凡事都想做得完美,那麼會惹起許多煩惱。隻有隨遇而安,才能處處都體會到怡然自得的樂趣。

解讀佛家說萬事隨緣,不可以強求。儒家講要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對於身外之事不必羨慕不已,也不必過於強求,一切順其自然就好。佛家的“隨緣”與儒家的“素位”,其實都是要人們遇到事情不強求,順應事物自然變化,盡自己的努力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對於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聽任其自然發展就好。因為生活在人世間,確實有許多事情是人們無法控製的,在這個時候如果求全責備,往往不能如意,隻是為自己惹來無窮無盡的煩惱而已。佛家說的“隨緣”和儒家講的“素位”,如果我們照此為人處世,那麼確實可以省卻許多煩惱,省去許多迷惘。隻是這四個字雖然說起來容易理解,也能使人產生深深讚同之感,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卻沒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所謂看得破,忍不過就是這個意思。

《紅樓夢》中有一首《好了歌》曰:“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沒了。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金銀忘不了;終朝隻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世人都曉神仙好,唯有嬌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世人都曉神仙好,隻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飄然出世,如神仙般自在逍遙雖然好,隻是人們卻丟不下功名利祿、嬌妻幼子。所以佛家說的“隨緣”和儒家講的“素位”,雖然是使人擺脫世俗煩惱的好辦法,隻不過達到這種境界卻不容易,真正能達到這種境界的人也就可以稱為達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