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3章 得詩家真趣,悟禪教玄機(1 / 1)

原文一字不識,而有詩意者,得詩家真趣;一偈不參,而有禪味者,悟禪教玄機。

譯文一個字也不認識的人說起話來卻有詩意,這才是真正得到了詩的意趣;一個偈都不參悟的人說起話來卻有禪機,這才是真正領悟了禪宗的玄妙佛理。

解讀荀子說:認識了道,不僅能明察,而且還能實行,這才是真正體會了道。這就是說,對事物的認識和掌握,不能僅僅停留在思想認識上,更重要的在於去實行,並在實行中更深刻地體會事物所隱藏的道理。荀子還講,行之,明也,也就是說,人的知識和能力隻有在實行中才能真正表現出來,也隻在實行中才能真正弄懂事物的道理。唐代畫家戴嵩,以善畫牛著名,與韓幹畫馬並稱“韓馬戴牛”,即使如此,由於他觀察不細致,也不免有疏忽的地方。蜀中有姓杜的隱士,好書畫,收藏有許多珍品。他特別喜愛戴嵩一幅《牛》圖,錦囊玉軸,隨身攜帶,不時品玩。一天,隱士將收藏品拿出來晾曬,一牧童見到這幅《牛》畫,不覺撫掌大笑。隱士問其原因,牧童答道:“此畫為鬥牛,鬥牛時力在角,尾搐入兩股之間;而這牛竟翹尾而鬥,大錯了。”隱士聽罷覺得有理,也跟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