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袁宏道(1 / 3)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北公安人。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先後任吳縣知縣、順天教授、國子博士、吏部員外郎等職,43歲病逝於家鄉。他是公安派的領袖人物,在“三袁”中成就與影響都最大。受王陽明心學尤其是李贄思想的影響,在文學上反對前後七子的複古主張,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創作理論,其文學成就主要表現在小品文與詩歌創作上。其詩歌盡管有時顯得淺露而缺乏深意,但卻能任性而發,不避俚俗,顯得自由活潑、清新自然,具有獨特的趣味與神韻。尤其是在《錦帆集》與《解脫集》中,仿效民歌體,大量吸收俗語入詩,率直淺易,清新活潑,形成了在當時影響甚大的“公安體”,被許多詩人所仿效。其小品文主要包括山水、尺牘與傳記等,具有生動傳神、活潑幽默的特點。有《袁中郎全集》傳世,今人將其整理為《袁宏道集箋校》。

白銅兒([1]白銅兒:南朝梁歌謠名。《隋書·音樂誌上》:“初,武帝之在雍鎮,有童謠雲:‘襄陽白銅蹄,反縛揚州兒。’識者言,白銅蹄謂馬也,白,金色也。及義師之興,實以鐵騎,揚州之士,皆麵縛,果如謠言。故即位之後更造新聲,帝自為之詞三曲。”)

本詩選自《袁宏道集箋校》卷二,作於萬曆二十二年(1594),屬於作者的早期作品。《白銅兒》本是樂府舊題,作者在此僅是借題發揮而已。但作者又將詩題與諷刺隻靠錢財以賣官爵的醜惡行為聯係起來,是一種巧妙的構思。

白銅兒,白銅兒,閉眼不觀書與詩。積玉輦金遊帝裏([2]積玉輦(niǎn)金:積玉乃累金積玉的簡化,形容財富極多;輦為搬運、運送,輦金即攜帶輸送黃金。帝裏:帝都、京都。),買得烏紗繡補([3]烏紗繡補:烏紗即官帽;繡補指官服,當時官服的前胸與後背綴有補子,用金絲或彩線繡成鳥獸圖像,以區別官級高下,謂之繡補。)衣。歸來白馬嚇兒童,黑紵滿堂金字([4]黑紵(zhù):黑色的紵麻布衣。金字:此謂皇帝所寫的文字。)紅。炙牛錘馬邀鄉裏,青絲([5]青絲:青色絲繩的馬韁。杜甫《青絲》詩:“青絲白馬誰家子,粗豪且逐風塵起。”其後常以“青絲白馬”指代粗暴之徒。)華館鬧春風。越女吳娃([6]越女吳娃:吳越之地的美女。)嬌侍側,又欲淩空生羽翼([7]淩空生羽翼:在此指得道成仙。)。房中素女術([8]房中素女術:古代道士、方士以房中術求養生保氣之法。)無成,汞裏金丹([9]汞裏金丹:金丹指道士用金石丹砂燒煉而成的丹,認為服之可以成仙。因汞為道士煉丹的重要原料,故言“汞裏金丹”。)采不得。洪都([10]洪都:即今日之江西省南昌市。)老道術最奇,龍虎真人張天師([11]龍虎真人張天師:張天師指漢代道教之首領張陵,陵後名道陵,好黃老之學,初行五鬥米教,後被尊稱為正一天師,又稱龍虎真人,乃道教正一派之祖。後來民間也泛稱張道陵及其後裔、門徒為張天師。)。寶籙([12]寶籙:道家之符籙。)一箱金百兩,牛頭([13]牛頭:佛教指地獄中的牛鬥鬼卒,在此指道士的裝神弄鬼。)可作門前廝。擊大法鑼鳴大鼓,百餘道士揮白麈([14]白麈(zhǔ):白色的麈尾。)。門外幡幢引雷公([15]幡幢(fānchuáng):在此指佛教、道教所用的旌旗。雷公:神話中管打雷的神。),江上芙蓉燈([16]芙蓉燈:芙蓉即荷花,芙蓉燈即荷花形狀的燈。)競吐。後門逼債前門舍,乞兒歌郎趨滿野。方士([17]方士:方術之士,古代自稱能訪仙煉丹以求長生不老的人。)行來眼欲穿,山僧醉後顏如赬([18]赬(chēng):紅色。)。儒生讀書書總多,白發無官可奈何?生乏白金獻天子,死無黃紙([19]黃紙:此處指用黃紙做成的紙錢,古代認為這種紙錢可在陰司使用。)賂閻羅。

詩中諷刺了那些沒有學問才氣者的醜態,他們利用“積玉輦金”的手段,買來官職以炫耀鄉裏,並渴望成仙得道,於是做出種種荒唐的舉動。作品語言流暢,語氣幽默,刻畫形象而寓意明確,活潑自然而不流於淺薄。從結構上看,作者采取了前揚後抑的筆法。詩作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來盡情渲染無知無學而買得官職者排場氣焰,寫他們囂張荒唐的種種舉措。到結尾時突然筆鋒一轉,突出了真正讀書人的不幸與無奈。如此寫法前後對比強烈,起到了很好的諷刺效果。

橫塘渡

本詩選自《袁宏道集箋校》卷八,作於萬曆二十五年(1597)任吳縣縣令時。橫塘在吳縣西南。

橫塘渡,臨水步([1]水步:即水埠,水邊用石塊砌成供人洗滌或泊船的碼頭。)。郎西來,妾([2]妾:古代女子的自稱,在民歌中尤其多見。)東去。妾非倡家人([3]倡家:即娼家。此句意思是並非身份低賤之人。),紅樓大姓婦。吹花誤唾郎,感郎千金顧([4]感郎句:顧,回視。《樂府詩集》卷四五《碧玉歌》之二:“感郎千金意,慚無傾城色。”此句化用其意。)。妾家住虹橋([5]虹橋:狀如彩虹的橋,也就是拱橋。),朱門十字路。認取辛夷([6]辛夷:香木名,又名木筆,開白花者名玉蘭。)花,莫過楊梅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