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劉哲瑜:和旅行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3 / 3)

在活動網站上,一位前往墨西哥的背包租借旅客留言說:“旅行這條路,一旦開始了,就停不下來,幸好這個世界那麼大,讓這條路沒有終點。”一位在印度背包旅行中認識男友的旅客,兩人約定彼此牽著手背著包一起走遍世界各地,直到背不動為止。

對於這些熱愛旅行的人們來說,“一直背下去”這個活動給了他們更多看世界的機會和勇氣,同時他們也在一直傳遞這份熱情。劉哲瑜說,旅行教會了他超越自己和分享自己。不管是寫書,講座,還是發起活動,這一切,無疑都是他在超越和分享自己對旅行的這一份熱情。

成長,是旅行給的收獲

有人說,在戀愛中,女人是一所學校,男人是一座孤島。男人從女人這座學校裏,可以學會如何去愛人,而女人卻從男人這座孤島中,接受孤獨和失去。

對於劉哲瑜來說,在與旅行這段熱戀中,他學會如何愛自己,愛家人,愛旅行,同時也收獲了孤獨和失去。就如他所言,如何割舍,是旅人在旅途中需要學習的命題。也正是這些孤獨和收獲,讓他更加成熟。

作為台灣一名七年級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80後, 出走之前的劉哲瑜,擁有了七年級生害怕社會、個性太強、抗壓性低等很多缺點,也許當初隻是因為憤世嫉俗而逃離,也許旅途中也曾有迷茫。但出走一年後,旅途的經曆讓他學會了珍惜,學會了平靜看待生活。采訪中,說到生活態度,劉哲瑜說,在與讀者的通信中,很多人問他沒有錢出去旅行怎麼辦?“要是以前的我,可能就隻是跟他們一樣抱怨生活,而現在,我會平靜地跟他們說,沒錢就去工作賺錢。”現在的劉哲瑜,比以前少了些許不安,多了更多平和,少了許多迷茫,多了更多樂觀。不僅是因為經曆了那一年的出走,更是如今已為人父。

成家之後的劉哲瑜,自覺身上多了一份為人夫和為人父的責任。為了給妻子和孩子更多的陪伴,他不像從前那般任性,說走就走。但是,對於他而言,背包旅行從來不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精神。

現在,劉哲瑜也常攜帶妻兒一同出去旅行,海南、泰國等各地都已有他們一家人幸福出遊的身影。他說:“家庭出遊和一個人出走不同,一個人的時候,旅途中隻要照顧好自己就好。但和家人旅行,要學會在旅途中照顧他們。”從最初的一個人,到如今在旅途中要學習照顧別人,也許也是對背包客精神的一種升華。

采訪當天,劉哲瑜在Facebook上發布了一條信息,希望今年6月份,趁兒童兩歲機票免費,帶家人去韓國釜山生活兩周。在Facebook上,他還打趣地說:“孩子,你可以永遠二歲嗎?這樣爸爸可以省很多錢。”這些話語中,溢滿的都是劉哲瑜生活中的滿足和家庭的幸福。

一開始知道劉哲瑜,是聽說了他的筆名藍白拖。他說藍白拖象征著台灣人的草根精神,真實,善良,不做作。不管是作為一名資深背包客,還是一名勵誌作家,甚至是講座名人,在劉哲瑜的身上並沒有看到太多這些光環帶來的浮躁,反而是更多的平靜和知足。說到未來憧憬,他說沒有想太多,隻給了自己三個目標,就是每年看50本書,每年寫一本書,每年出去旅行一個月。

不管心態想法如何變化,劉哲瑜對於旅行的熱愛從來沒有消減過。以前是一個人和旅行談戀愛,現在,我想,他會帶著家人,和旅行一直浪漫約會,一起白頭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