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前朝水相隨。
後纏抱來結水口,前頭生腳來相湊。兩山兩水作一關,更
看羅星識先後。
羅星亦自有首尾,首逆上頭尾拖水。如此尋穴與尋龍,不
落空亡與失蹤。
秤定上下左右手,的有真龍在此中。忽然數山皆逼水,水
夾數山來相從。
君如看到護送山,上坡下坡事一同。無疑上坡是真穴,看
來下坡亦藏風。
二疑更看上下轉,山水轉抱是真龍。夾龍身上亦作穴,此
處恐是雙雌雄。
雖作兩穴分貴賤,分高分下更分中。也有真形無朝水,隻
看朝山為近侍。
朝水案外暗循環,此穴自非中下地。隻愛案山逼水轉,不
愛順流隨水勢。
順流隨水案無力,此處名為破城裏。若是逆水作案山,關
得外垣無走氣。
也有真形無朝山,隻要諸水聚其間。汪汪萬頃明堂外,內
局周回如抱環。
鉤鈐鍵閉不漏泄,內氣無容外氣殘。外陽朝海拱辰入,內
氣端然龍虎安。
枝幹之龍識背麵,位極人臣世襲官。總饒已能分背麵,麵
得寬平背崖岩。
假如兩水夾龍來,屈曲翻身勢大轉。一回頓伏一翻身,一
回轉換一回斷。
兩邊皆有山水朝,兩邊皆有水抱岩。兩邊皆有穴形真,兩
邊皆有山水案。
兩邊朝迎皆可觀,兩邊明堂皆入選。兩邊纏護一般來,兩
手下邊皆回轉。
此山背麵未易分,心下孤疑又難判。不應兩邊皆立穴,大
小豈容無貴賤。
隻緣花穴使人疑,更看護身腳各辨。莫來此處談真龍,兩
水夾來龍必轉。
逆轉之龍有鬼山,鬼山拖腳皆後環。識得背麵更識鬼,識
鬼之外更識官。
大凡幹龍行盡處,外山隔水來相顧。幹龍若是有鬼山,回
轉向前寬處安。
凡山大曲水大轉,必有王侯居此間。也有幹龍夾兩水,更
不回頭直為地。
隻是兩護必不同,定有護關交結秘。幹龍行盡若無鬼,須
看眾水聚何處。
眾水聚處是明堂,左右交牙鎖真氣。如此明堂雖是真,鎖
結交牙誠可貴。
問君疑龍何處難,兩水之中必有山;兩山之中必有水,山
水相夾是機源。
假如十條山同聚,必有十水歸一處。其間一水是出門,九
山同來作門戶。
東行看西西山好,西上看東東山妙。南山望見北上山,山
奇不秀疑似間。
北上看見南山水,矗矗尖奇秀且麗。君如遇見此處時,兩
水夾來何處是?
與君更為何分別,先分貴賤星羅列。更須參究龍短長,又
看頓伏星善良。
尊星不肯為朝見,從龍雖來撓掉藏。貴龍重重出入帳,賤
龍無帳空雄強。
十山九水難同聚,貴龍居中必異常。問君如何分貴賤,真
龍不肯為朝見。
凡有星峰去作朝,此龍骨裏福潛消。譬如吏拴與臣仆,終
朝跪起庭前伏。
那有精神立自身,時師隻說同關局。朝山護送豈無穴,輕
重多與貴龍別。
龍無貴賤隻論長,纏龍遠出前更強。若徒論長不論貴,纏
龍有穴反為良。
隻恐錄龍易厭ル,雖有眼力無腳力。若不窮源論祖宗,也
尋頓伏識真蹤。
古人尋龍尋頓伏,蓋緣頓伏生尖曲。曲轉之餘必生枝,枝
上必為小關局。
譬如人行適千裏,豈無解鞍並頓宿?頓宿之所雖未住,亦
有從行並部曲。
頓伏移換並退卸,卻看山麵何方下。移換卻須尋回山,山
回卻有迎送還。
迎送相從識龍麵,龍身背上是纏山。纏山轉來龍抱體,此
中尋穴又何難。
古人建都與建邑,先尋頓伏識龍關。升虛望楚與陟?,此
是尋頓與山麵。
降觀於桑與降原,此是尋伏下平田。度其夕陽揆以日,南
北東西向無失。
乃陟南岡景於京,此是望穴識龍形。陟彼百泉觀水去,陟
彼溥原觀水聚。
或陟南岡與太原,是尋頓伏非苟然。古人卜宅貴詳審,經
旨分明與後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