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的地方,停電比停水還難熬。走在街上,好多單位的院壩都是人頭攢動,辦公室裏根本待不住。回到援藏公寓,也是停水停電,晚上吃飯的時候,幾個戰友不知從哪裏找來蠟燭,倒是別有情致。這時,食堂的燈一下全亮了,一時間,四處都是一片叫好聲。
三
眼看著桶裏的水就不多了。這次的停水好像有些不同往常。周圍的鄰居,比如行署的周轉房,一街之隔,供水如常,沒有什麼停水之說。而我們,卻生生地停了三天。沒辦法,隻好找來兩大桶礦泉水。這樣,再堅持個三四天都沒問題。隻是洗澡和洗衣都是奢望了。這裏的人們,比如江永他們家,住在達瑪拉山的山腳。冬天洗澡都是到街上的大澡堂,十五塊一個人,熱熱乎乎、暖氣宜人。
公寓裏有些小夥子受不了了,也到大澡堂裏去洗澡。回來還義務宣傳,讓我們好生羨慕。可這樣停水也不是個辦法,我們的假期還早得很。未必這大半個月都要用礦泉水洗臉。有些戰友找單位的同事請教了,就把暖風機、浴霸開起烤水管,電倒是用了不少,可水是一滴也不肯流下來。
到了第五天,大家的意見都很大了。有人就和單位反映,找來施工隊維修。結果一檢查,是水管凍住了。把凍住的管子鋸掉,用力敲打,一根冰棒就會脆生生地掉下來。重慶的氣溫從來都是零度以上,建築設計師在設計管道的時候,也沒有包保溫棉和發熱絲一說。這裏的建築設計師設計管道都是深埋地下或者走室內管網,自然不易凍住。我們的水管都在室外,保溫棉和發熱絲都是好多年前包的,早就破破爛爛。前幾天兩場雪,晚上都是零下十七八度,不凍住才怪。
找到原因,問題就不難解決。晚上七八點,水來了。不過三樓和四樓,隻有細細的一股。可也聊勝於無,至少不用去搬礦泉水了。初到高原,這一次也算上了一課。以後,那些習慣開窗睡覺的戰友,再也不能如願以償了。至少冬季是如此。開著窗,冷空氣一進來,屋裏的什麼都凍住了。這裏的人們,就很少犯這樣的低級錯誤。
廚房的管子始終沒有來水,就是用兩千瓦的小太陽對著烤也無濟於事。好在平時也不常用,隻有明年春天讓它自己融化了。這幾天,氣溫回升了一些,紮曲河裏的浮冰都細碎了不少,河水也由清洌變得渾濁。高原的冬天,就這樣讓我們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