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昌都初刻(3 / 3)

就算房價,這裏也決然不低。城區本來地塊都不多,可以作為商品房開發的就更少。房價雖不能和重慶主城相提並論,但和拉薩相比毫不遜色,單價已經到了五六千一平米。而且,房源還很是緊俏。要大庇天下俱歡顏,沒有水滴石穿的真功夫,斷然做不到。

七、昌慶街

昌慶街相當於重慶的磁器口。這樣說貌似準確,又有些似是而非。隻不過現在的老街,人工做舊的多,自然風貌的少,也就深究不得。現在的昌慶街早已不是原來的模樣,十四年前,北大的一幫秀才,冥思苦想,就地取材,打造了現在的新昌慶街。剪彩的那天,藏地政要雲集,市民載歌載舞。時人以為藏東明珠。

這樣的老街大多蘊含故事。隻可惜我也是初來乍到,又不會藏語,最多也隻是走馬觀花、隔河看柳。實際上,昌慶街相當於烏魯木齊的一個大巴紮。街口一座紅色的牌坊,兩條小街貫穿其中,又相互連接,不過數百米。說它是大巴紮,絕非妄言,針頭線腦、金銀銅鐵、百貨副食無不一網打盡。前來購物的多是藏族同胞,很多牧區或者農區需要的生產用具,在這裏盡可信手拈來。藏家都喜歡用大水缸,鋁製銅造,不一而足。我看到有個大銅水缸,幾個人藏在其中輕輕鬆鬆。不知道什麼樣的人家需要用這樣氣勢恢宏的大水缸,這份好奇,留待考證。

昌慶街的名人要數韓紅。當然,昌都人提起這個昌都的女兒都很自豪。前些年,她回來了好幾次,現在回來得少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會說話就會唱歌,會走路就會跳舞,奇人異士自然隱身其中。來來往往的人流裏,說不定就有一個世外高人。就像德格的降央卓瑪,並無家學淵源,也曾四方落拓,唱功卻是人如其名,妙音天女,就像下圍棋的李昌鎬,序盤時並無張揚之舉,棋行中盤,內力綿綿不絕,官子滴水不漏,以致鮮有對手。

前段時間最多的是賣蟲草的人們。他們三五一群,圍在一起,就像在謀劃一件機密之事。走近一看,才知是在扒拉地上的蟲草,討價還價。現在,蟲草賣過季了,賣紅珊瑚、綠鬆石這些珠寶的又冒了出來。藏地的珍奇異物數不勝數,邦達商城前不久就成交了兩顆天珠,一顆九眼,一顆十二眼,每顆竟然高達數百萬元。這樣的老街,想讀懂絕非易事。

八、老幹部督察組

老幹部督察組是昌都的創舉。在內地,這些老人們大都在家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不過,就像曹孟德所言,烈士暮年,誌在千裏。隻要給他們一方舞台,他們的認真和執著,絕不遜於你我。

有一天,單位通知開會,說是老幹部督察組召集。我聽了雲裏霧裏,在內地想破頭也沒有這樣的組織。而且,這個組織歸誰管轄,什麼級別呢。同事們都說,且莫小看,這幫老人可是厲害著呢。他們督察的事如果限時不能完成,那可是要背書的。

半信半疑地按照通知地點來到嘎東街道社區。參會的單位負責人大都表情嚴肅,平日裏,這些部門都是門庭若市、車水馬龍。開會了,一個頗有風度的老太太開門見山,一下就列舉了十條社區群眾的未解之難,諸如住房水電、就醫入學。接著,責成參會單位立馬回答,並在下周辦結。其作風之雷厲風行,語言之精到簡潔,令我輩汗顏語塞。原來,這是從前的地委副書記、政協主席仁青同誌。她身邊的,都是從前各單位的老同誌。這次會議,不到一個小時,疑難問題解決十之八九,效率之高,令人刮目。

廟堂經曆越久,往往容易心生倦怠,辦起事來推三阻四。倘使內地也效法如斯,為政者自當精誠勤勉,老人們也樂得餘力得用。一項製度的安排,打破原有的運行軌跡,效果迥然相異,讓人深思,發人深省。

有一個多月沒在昌都了,回來的時候邦達機場已是一派銀色世界。下了飛機,寒意立馬襲來,不由分說,立竿見影。小謝很細心,給我一件碩大的軍大衣,裹在身上後才暖和起來。回到城裏,遠看達瑪拉山也是白皚皚一片,城裏的人們也都穿上了厚厚的冬裝。這樣的昌都,裹挾著寒風,侵入骨髓,讓我日思夜想,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