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拒絕平庸(1 / 1)

拒絕平庸,是一種人生態度,是生命之舟得以遠行的原動力,是人生價值得以升華的加速器,是曆史車輪滾滾向前的指南針。古往今來,人類曆史雲卷雲舒、波瀾起伏,正是憑著這樣一種昂揚向上的精氣神,奇跡由此創造,輝煌由此鑄就。它是每一個人內在的精神支撐。

讓我們來看幾個並未隨著曆史消散的小故事。

一九零九年,韶山衝。一對父子正在池塘邊緊張對峙。這個兒子,就是毛澤東。作為一個勤勉的莊稼人,父親希望毛澤東繼承自己小小的產業,耕讀傳家。其實,這在當時的中國,倒也不失為一種務實的選擇。毛家有田有房,衣食無憂。這樣的生活,世人羨慕、無可厚非。毛澤東的選擇卻是到長沙求學,這一條路飄渺且漫長。他留給父親的是一首我們耳熟能詳的絕句:“孩兒立誓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何處不青山。”

八歲的愛迪生是一個不受老師喜愛的孩子。他的功課,可以說是糟透了,數學隻有可憐的八分。為此,他再一次受到老師的責罰。不過,這一次,是他和母親。老師對母親說,這個孩子,將來不會有什麼作為,請您將他領回去,看看能夠學些什麼謀生的技藝。母親沒有放棄,她看到愛迪生喜愛搗鼓各種到手的器物,就鼓勵他不妨多思考,為什麼會是這樣?改變它的結構又是什麼結果?就這樣,人類曆史不可磨滅的偉大發明家由此啟程。

俞敏洪三次高考,始終不放棄,終於他來到了未名湖畔,成為一名北大學子。二十多年後,他和徐小平、王強共同創辦的新東方在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世人仰慕的“留學教父”。

知道希望工程的人們,大抵都不會忘記一幅黑白照片。照片的主人公,是一個幾乎輟學的小女孩,她叫蘇明娟。當初,記者拍攝這幅照片,就是要以此讓社會了解教育在農村的真實狀況。這個以此受到人們關注的小女孩沒有放棄自己,她上學的路總是很長,可她看似小小的身體裏卻裝著異乎尋常的倔強。十幾年過去了,她成為了一名銀行白領。

莫道前途多歧路,豈為浮雲遮望眼。拒絕平庸,經曆的苦難就會凝結成鑽石;拒絕平庸,再大的風浪也隻是宏偉樂章的序曲;拒絕平庸,再遠的遠方也有彼岸。自古英雄多磨難,從來紈絝無偉男。拒絕平庸,鍥而不舍,命運的鑰匙就會始終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