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現在麵臨著很大的風險,確實需要一個從上到下貫通的改進和完善,說是需要一個陣痛式的改革也不為過。但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是,更清晰的戰略,更明確的個人定位和價值,更公平有效的激勵製度,而不僅僅是一場文革式的文化運動。
在狼性文化中,到處可見的是多部門浪費資源去競爭同一個業務方向,比如視頻、圖片類產品;到處可見的是業務團隊各自為陣,僅為了自己團隊的小利益不惜影響其他團隊的利益,甚至是公司的整體利益。
嚴重的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卻沒有人真正了解這一情況。或者說,有權力的人不在乎,在乎的人又解決不了問題。
在去年的績效改革中,出現了如下的情況:績效評審增加一項“狼性文化”,即評價員工是否符合狼性文化的要求,如果這一項不合格,無論該員工的工作業績如何,該員工都不能拿到合格的績效;而如果該員工的直線主管評價為該項不及格的話,無論該員工自評如何,該項也不及格。
問:移動社交應用變現方式都有哪些?未來18個月最佳變現模式是什麼?
回答人:程毅南
目前社交軟件主流變現方式,按收入來自內部或外部分為兩種。一種是收入發生在社交工具內部,比如陌陌通過會員、表情售賣等方式實現變現;另一種是收入來自社交工具外部,向外部App或商店引流或通過廣告的方式間接引流,比如騰訊遊戲、微信+京東、陌陌禮品商城,以及微信向滴滴打車、大眾點評等開放的端口。
效果比較好的幾種模式有:
1.交互類營銷,概念很好但難以複製。知乎之前推出過一個商業模擬闖關營銷,以答題來推廣《金錢有術》這本書,形式新穎有趣,文案精致。但這是個高智商、內容導向的營銷方式,效果雖好卻難以複製。
2.發放優惠券、紅包。比如滴滴打車券,通過社交工具散播優惠券,可以大大提升目標App的交易額,那麼對於社交平台來說,自然有變現的潛力。
3.遊戲。社交工具本身就是高頻應用,但持續的時間則相對短促,遊戲一來能豐富社交形式,二來能增加用戶活躍時間和黏性。
4.接入線下商家,雙贏。微信和大眾點評有合作,陌陌上也有端口接入商家店鋪。但對於有這類需求的用戶來說,選擇多樣性永遠是最關鍵的。因此,專業的大眾點評和美團因為商家多,最受用戶青睞,而陌陌如果做成一個類似“內嵌大眾點評”的社交軟件,就顯得非常臃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