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09 美團:剩者到勝者的正確選擇(1 / 3)

■丁保祥

在千團大戰之後,美團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團購網站了。

它打造移動交易平台,在垂直細分行業紮根,讓消費去尋找公平與效率的平衡點,美團已經成為國內O2O的頭羊。

不是每一個剩者都是勝者。美團的成功源自於持續地做出正確選擇,它憑什麼有如此準確的決斷力?

這棟樓每層都有一個隔斷。在北京望京國際研發園,一棟辦公樓被一分為二,一半是美團辦公區,一半是奔馳中國研發中心。奔馳那邊沒有聲音,少有人在走動,休閑區的沙發上也空無一人,隻有三個前台在和拜訪者小聲說話。

就像奔馳的品牌氣質,這裏一切都顯得成熟且矜持。

美團一樓有個很大的休閑區域,搭配著十多個小隔間——裏麵有人在麵試,外麵有人坐在長椅上,等待著選擇人生的下一站。這一側更有人間煙火的味道,它與鄰居有明顯不同的服務對象。

站在奔馳的對麵,我問自己為何而來。是為美團的“成功之謎”嗎?多年之後再回頭看,這幫人到底做了什麼事情?

美團是否也是一隻“風口上的豬”?

我來此不是肯定某種成功的商業模式,而是要發現和捕捉底層商業交易的變化,探究人群的生活方式發生的改變。

一切正在發生,且將影響未來。

此處是美團第五次搬家後的地址,飯否網已遷往深圳。

這個曾最具銳氣的微博網站,有意無意之間把距離消弭,把節奏加快,改變了國人的溝通方式。2009年7月它被關閉,然後又在一年四個月後再開放。可是,再歸來天下已經易主。

其實也沒什麼。創始人王興又去做了美團,在吃喝玩樂方麵繼續影響著人群,引導著人們用鈔票為市場的贏家投票。

王興又在另外一個領域成為了第一。沒有王興和美團,團購也終究會來,但團購市場的競爭和進化節奏就不一樣了。

連續正確,方為剩者

今年3月,美團成立滿5年,業內三分天下美團占其二,已經連續三年是業內老大。這樣的成績被解讀為“美團連續做了正確的選擇”。

團購行業當年火拚的灰燼已冷。

2011年左右,有五千多家團購網站。成氣候的也有不少,比如糯米網、拉手網、窩窩團、24券等。但美團網有些不一樣。

2010年的時候,當其他團購網每天有多個團購,彰顯實力時,美團網還是每天隻出一單團購。不為別的,隻為把所有流量導入一個商家,把每一單做火、做好。既然力量有限,那就聚焦挨個去征服。

之後,當拉手網等網站大肆燒錢,在地麵投放海量廣告的時候,美團網不跟。不是沒錢了,而是消費者總要到網上搜索“團購”,然後再進入某個網站。美團發現把錢用在搜索引擎與導航網站上,要比地麵推廣性價比高得多。對手單人獲客成本激增到100元時,美團隻有10元。

對手為了搶奪商家資源,也可預付款給商家買下巨量單子,將壓力轉移到自己身上。美團卻先去討好用戶、消費者,豐富品類,做用戶喜歡的文案。現在8~10人的團購餐非常普遍,親朋聚餐十分方便,你可能想不到這是美團先開發出的產品。

美團似乎總是與眾不同。廣告投放、商戶積累以及融資都是不緊不慢。2010年有十餘家團購網站都融資之後,美團才拿到紅杉的投資。

2011年之前,美團網還在為進入前三名苦苦掙紮;到了這年年底,美團網居然已是行業第一。

有商家就有用戶,有知名度就有商家,是這樣嗎?拿到融資拚命燒錢、奪到眼球的團購網站大部分都倒下了。2011年10月底,拉手網上市失敗,24券資金鏈斷裂暫停運營。

“我們參加了一場殘運會。”回憶當年的行業洗牌,副總裁王慧文對記者說。所有的競爭者都像一個“殘疾人”,整個行業尚是萌芽期,所有的團購網站都還不具備可持續的競爭力,都有經營上的短板,倉促間被狂熱推到了賽道上。

2011年,不是美團網徹底戰勝了對手,而是對手“太殘”,“我們相對健全一點,之所以有資格參加殘運會,隻是因為我們手斷了,但不是腿斷了,所以我們贏了。”

也有人說,美團的勝出是王興對團購的理解比其他人更深刻更獨到一些。

從消費者下單,到消費者使用商家的服務,整個團購過程,美團到底在做什麼?

互聯網服務商業有三種形式:商業金字塔頂端的大企業,在門戶網站上投放banner廣告,按顯示付費;中層的中小企業開始在搜索上投廣告,按點擊付費;那些規模更小、數量更多的底層企業,也就是商家,會在團購上投廣告,按成交量付費。

這就是王興的“金字塔理論”。按此邏輯,團購是要減少商家的廣告投入,讓消費者占到一部分便宜,團購網站也可以分到一杯利潤。團購可以將營銷和銷售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是更有性價比的交易中介。從這個角度看,中介是一個商業價值的瓜分者,而非價值創造者。

美團究竟是“剩者為王”還是“勝者為王”都不重要,它未來的方向才是問題。如果它停留在“團購”層次,它就隻是一個“殘運會”的贏家。

一個持續做出正確選擇的人,會帶領美團開始怎樣的進化?

找答案要到三樓,王興的工位在那裏。他沒有自己的辦公室,與員工共用一個大辦公室。王興的位置在牆角下,一米見方。

作別“團購”,擁抱O2O

我比約定的時間提前到了20多分鍾,王興沒在位子上。

但我在踱步等待中,遇到了他,低頭走路若有所思。向前招呼他的時候,他怔了一下,然後就笑了,“等會見!”然後消失了。

我可能打斷了他的思路。

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是傳統電子商務發展的十年,互聯網改造商品銷售的十年。然後電商進入了一個O2O時代,不是電商被打斷而是新勢力在崛起。美團也在千團大戰後要結束“團購網站”的層次。

“我相信第二個十年會是O2O的十年,團購非常契合O2O最重要的特征:線上交易、線下消費,所以是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王興在2013年3月的年會上放出O2O的定位,他將美團的模式往前推了一步。

“我認為互聯網對服務業的改造速度和改造程度,會遠超過互聯網對商品零售的改造。淘寶、天貓、京東對社會有很大影響,但其實它對商品的改造主要在最後零售的層麵上。”

服務業更容易接受互聯網的改造。比如外賣,通過移動互聯網導入消費群,“一部分餐館甚至可以不需要店麵了,它有中央廚房就好了。”

王興給美團定了個基調,做服務業的電子商務,做本地服務的電子商務。美團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團購網站了。“沿著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吃喝玩樂這個方向去做,給消費者豐富的選擇,保證低的價格、靠譜的服務以及各種便利的方式”。

用了一年的時間,美團進一步完善了O2O的布局,比如優化移動端入口、完善移動支付基礎等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