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史料研究(3 / 3)

4.回鶻文《摩尼大頌》

回鶻文《摩尼大頌》大約撰寫於10世紀初,歌頌摩尼:“你阻斷了通向地獄之路(tamu yolin)。……你讓人們知道阿鼻地獄(awi tamu)中的苦難;你讓他們往生福德五重天。……你拯救了無數生靈,你使他們免於墮落黑暗地獄(tünerig tamu tn)”。在摩尼的教導下,眾生聰明煥發,猶如日神,“他們的慈悲之心與日俱增,嚴守戒律,不犯罪過。他們避免了烈火熊熊的地獄(yalnayu turur tamu tn)”。awi (阿鼻)出自梵文Avīci,但是葛瑪麗(Annemarie von Gabain)認為,可能經過甲種吐火羅文。

《摩尼教殘經一》也表達了類似的思想:“命終已後,其彼故人及以兵眾、無明暗力,墮於地獄,無有出期。當即惠明引己明軍、清淨眷屬,直至明界,究竟無畏,常受快樂”林悟殊:《摩尼教及其東漸》,第273頁。

5.一般回鶻文詩歌

回鶻文文書TⅡD178在描寫了靈魂受到審判之神的審判之後,罰入地獄的情況:“當披頭散發、狡詐老邁的雌魔來到時,當她抓住這不潔的靈魂,她將把它拉進黑暗的地獄,……繞著它的頭旋轉,她敲打它,……地獄裏的眾魔抓住它(靈魂),……眾瘋魔前來,……他們用棍棒敲打它,要鞭打它,……它祈求死亡,但是求死不得”LeCoq,A.von.Türkische Manichaica aus Chotscho.Ⅱ,Berlin,1919,p.12.GSR,pp.292293.。

回鶻文文書TⅡD169是關於不信神之人死後靈魂的遭際的詩歌:“……最後,他們也將死亡;他們將全部墮入黑暗地獄。然後成千上萬的妖魔將前來,……眾霧魔將籠罩他們,……他們(眾靈魂)將被囚禁,……她(暗魔)坐在他的胸膛上,讓他做夢,……誤入歧途的眾靈魂出現了,……他(正在死去者)離開其軀體……,……他的財物被扣留,……披頭散發、狡詐老邁的雌魔前來,……她就像夾帶著冰雹的烏雲……,她兩乳的黑奶頭就像橛子,……烏雲滾滾從她鼻子裏冒出來,……黑煙從她的嗓子裏噴出,……她的雙乳全是毒蛇——成千上萬的毒蛇,就像她的四肢,它們全都纏繞扭曲,就像她的手指,它們全是毒蛇”Le Coq,A.von.Türkische Manichaica aus Chotscho.Ⅱ,Berlin,1919,p.10f.GSR,pp.293.。這裏描寫的顯然類似佛教中的地獄,而非象征輪回中的人世。

但是,摩尼教與佛教的地獄觀有一個重要區別:佛教的地獄乃六道輪回之一道,並無終止之日。同時,靈魂墮落地獄仍有離開地獄,輪回到其他道去的希望。摩尼教的教義則與此不同,地獄即黑暗王國在宇宙末日歸於滅絕,眾魔與罪人的靈魂在大火中焚燒千年,最後一起墮落永恒的牢獄,萬劫不複。這種教義在奈迪木(al Nadīm)的《書目》(al Fihrist)中反映在惡人死後命運的描述中:“他繼續在這個世界上輪回,直到懲罰的時候,他被投入地獄(,jahannamu,複數 tun)”。這在早期的中古波斯文《沙卜拉幹》中講述得比較詳細。

末世論中的地獄:中古波斯文《沙卜拉幹》《沙卜拉幹》有些殘片上標有中古波斯文dw bwn wzrg ‘y bwhrgn,意為“(獻)給沙卜爾的二宗經”,漢譯時便簡略為《二宗經》林悟殊:《摩尼教及其東漸》,第211—214頁。

現存《沙卜拉幹》主要講述末世論。世界末日之際,智慧世界之神(xrdy hr)降臨,進行最後審判,將義人與惡人分開,場景十分類似基督教耶穌降臨進行末日審判參閱芮傳明:“摩尼教‘平等王’與‘輪回’考”,《史林》2003年第6期,第33—34頁。“然後他(即智慧世界之神)指定天使們去處理那些作惡者,他們將抓住他們,把他們投入地獄(dw wx)。”隨著給予生命之神(zyndkr)的降臨,世界變得十分美好。然後智慧世界之神飛升而去,死者複活,義人升天。“動物和樹木和有翼之鳥和水生物和地上的爬蟲將從世界上消失,墮入地獄(dw wx)。”之後,支撐世界諸神卸任而去,天地隨之崩塌。“……王座(?)和氣候帶、山嶺和峽穀和人工運河……和地獄(dw wx),以及貪魔(”z)和淫欲、阿赫裏曼(‘hrmyn,即魔王)和雄魔(dywn)及[雌魔(drwx n)]、[忿怒之魔、]巨魔(mznn)和大魔(‘sry trn)…(當他們都)聚集在一起、擠壓進去時,他們將全部崩潰。那三道壕溝裏的毒黑與圍繞宇宙的大火(swcy n)將噴湧在他們身上。現在四麵圍繞和保護宇宙的熊熊大火(swcy n ‘y xy myn)將燒遍北麵和東麵、南麵和西麵、(燒遍宇宙的)高低長寬。天地宇宙在大火(swcy n)中被焚毀,就像蠟在火(dwr)中被燒掉一樣。……[一千]四百六十八年他們將飽受險難、苦楚和危厄”。在大火中受苦的作惡者將對信教者哀求,而信教者告訴他們,如果一個人好自為之,“他就不會與阿赫裏曼和眾魔一起被囚禁在永恒的牢獄(bn‘y jydn)裏了。……靈魂與貪魔和淫欲一起投胎在一個身軀裏,負載著貪魔與淫欲,不擺脫它們,變得放縱與貪婪,蓄養阿赫裏曼的創造物,每一個這樣的靈魂都將與阿赫裏曼[和]眾魔一起被囚禁在永恒的牢獄(bn ‘y jydn)中”。

《下部讚》中有些詩句與《沙不拉幹》的內容吻合。〈讚夷數文〉說:“又是第八光明相,作導引者倚托者。一切諸佛本相貌,一切諸智心中王”。(第16頌)指出邪教徒的命運:“一切地獄之門戶,一切輪回之道路,徒搖常住涅槃王,竟被焚燒囚永獄”。(第26頌)讚美夷數是“無上明尊力中力,無上甘露智中王,普施眾生如意寶,接引離斯毒火海。懇切悲嗥誠心啟:救苦平斷無顏麵!乞以廣敷慈悲翅,令離能踃諸魔鳥”。(第47—48頌)“懇切悲嗥誠心啟:慈父法王性命主!能救我性離災殃,能令淨體常歡喜”。(第79頌)〈歎無常文〉指出異教徒的命運是:“還被魔王所綰攝,不遇善緣漸加濁;或入地獄或焚燒,或共諸魔囚永獄”。(第100頌)〈歎五明文〉說:“其有地獄輪回者,其有劫火及長禁,良由不識無明身,遂即離於安樂國”林悟殊:《摩尼教及其東漸》,第288、290、292、294、304頁。(第247頌)

“一切諸智心中王”、“智中王”對應xrdy hr(智慧世界之神),“性命主”對應zyndkr(給予生命之神),都是指夷數(耶穌),“救苦平斷無顏麵”即指其所進行的審判。“地獄”對應dw wx。“焚燒”、“劫火”對應swcy n,指世界末日長達1468年的大火。“永獄”、“長禁”對應bn ‘y jydn(永恒的牢獄)。

結論

摩尼教有自己獨特的地獄觀,原來的教義宣稱:占據下方——南方的黑暗王國就是地獄,初人出戰貪魔失利就昏倒在那裏,由淨風等救出。貪魔造立人身,囚禁明性,淨風建造二明船,運渡善子,貪魔則造暗船,將明性送入地獄。選民死後上升天堂,一般聽者死後進入輪回,惡人則墮落地獄。摩尼教在傳入佛教地區以後,受到影響,帕提亞文nrh就出自梵文naraka,在回鶻文文獻中出現了“阿鼻地獄”等詞彙,元代《冥王聖圖》中的地獄圖景與佛畫幾無區別。其地獄觀已經具備了融入中國民間地獄觀的基礎。

東漢以降,中國人逐漸把東嶽泰山視為鬼魂的歸宿之地,把泰山神視為統攝鬼魂的冥間之神。道教產生後,把東嶽大帝納入了道教神祇係列。魏晉南北朝道教文獻中已有酆都北陰大帝治羅酆山之說,唐宋以後民間以四川酆都山為陰王冥府所在地。地藏菩薩也傳為酆都大帝。根據佛教的說法,地藏菩薩要在釋迦佛滅度後、彌勒佛降誕前的無佛之世留住世間,度脫沉淪於地獄、餓鬼、畜生諸道中的眾生,發誓“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晚唐以後,地藏信仰上升發展,地藏統領閻羅、太山、平等王等冥府十王。民間宗教的東嶽、道教的酆都和佛教的地藏成為中國傳統信仰的三大地獄主宰。在福建霞浦文書中,不僅同時出現地藏、目連、東嶽、十王,而且將摩尼教的平等大帝(源自平等王)與北陰鄷都元天大帝並列,呈現出摩尼教與佛教、道教、民間宗教之地獄觀融為一體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