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強化高校內部審計服務性的思考(3 / 3)

(3)決策評價審計。主要是以監督經濟決策權、評價決策效益性為主線,加大對重大經濟事項決策過程的審計,追蹤決策執行結果,分析決策過程是否科學合理,決策結果是否正確有效,促進領導幹部科學執政。

(4)經濟合同審計。主要是由內部審計部門對經濟合同的簽訂、履行過程和終結進行審計監督、評價和谘詢的活動,是內部審計的一項重要內容。經濟合同審計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是可以完善合同條款,避免經濟糾紛。強化單位內部控製,加強相關業務部門的責任,維護單位合法權益,預防經營風險,使合同得以正確履行。

針對以上四類審計項目,具體到建設係統來說,一是要以基建工程建設的相關方麵為重點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包括建設規劃的可行性、年度預算的安排、資金的籌措和分解、工程建設招投標管理、設備的采購和供應、小型基建的工程審計等,力求決策合理、降低造價、節約投資。這就涉及到決策評價審計和經濟台同審計的內容。二是在績效審計方麵則要以當前公司改組改製為重點,深入調查分析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風險和問題,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提高資產質量。三是要以經營目標為重點,開展以防範風險為導向的內部控製審計和專項審計調查,以提高單位管理水平,增加單位價值。

5、加強審計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 按照建設一支政治強、作風硬、品德好、業務精的內部審計工作隊伍的目標。通過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組織學習和培訓、開展審計理論和實務的研討、不斷總結內部審計工作實踐經驗等途徑,大力加強審計隊伍的思想作風和業務建設,使審計人員政治思想素質、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斷得到提高,以適應新形勢對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更高要求。具體應從以下三方麵入手。

(1)內審人員結構應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審計人員不僅要包括財務會計人員,還要有工程、計算機、企業管理等各種專家。要解決內審人員結構單一的問題,首先就是要豐富內審部門的人員結構和知識結構;其次就是設立內審人員專家庫。

(2)內部審計人員應有創造性的思維模式。內部審計人員要成為風險管理的專家,就應有創造性的思維模式,具備放大思維。內部審計人員通過調查和測試,應了解影響本單位主要經營活動的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不斷地總結與發展思維模式,能夠以小見大,幫助單位識別各類風險。

(3)內部審計人員要具有良好的交流技巧。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交流與溝通技巧,在整個審計過程中努力與被審計人員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消除被審計對象的抵觸情緒,共同分析錯誤和問題及潛在影響,探討改進措施和可行性。這種關係可以使被審計單位認識到內部審計是一種幫助而不是一種威脅。使內部審計人員能夠深入調查,發現問題,並出具恰當的審計報告,為學校提供有價值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譚東傑:中美高校內部審計問題比較研究[D].東北師範大學,2009.

[2] 吳雙雙、錐潔:現代管理型審計——未來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發展的方向[J].管理觀察,2009(6).

[3] 王國強:強化高校內部審計 為科學決策服務[J].中國內部審計,2007(4).

(責任編輯:胡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