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創建國際教育島的思考
經營戰略
作者:王肅強
【摘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千秋大業,關係到國家民族的長遠發展,關係到人的全麵發展,必須整體考慮,精心設計,超前部署。海南國際教育島的理念就是在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基礎上,重點引進國內外高等名校在海南設立分校,培養與國際旅遊島發展相適應的符合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要求的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本文從創建國際教育島的理念出發,提出創建的三項舉措,展望國際旅遊島和國際教育島的相互促進的美好願景。
【關鍵詞】 國際旅遊島 國際教育島 社會參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我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新的偉大革命,譜寫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曆史新篇章的宣言書。《決定》旗幟鮮明地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要全麵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教育,加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可以說,這是在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推進社會事業改革創新總目標下的具體部署。我們要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會意識、責任意識,在教育領域把《決定》落實好。麵對高等教育的現實,綜合《決定》的要求,更加迫切地需要大學以開放的心態和行動,以強烈的責任感,把主要精力放到培養年輕一代,引導年輕人更多地接受人類文明的教化,公民意識的洗禮,先進理念的熏陶,養成獨立的人格和思維方式,以更加廣闊的視野和抱負,借助各種國際交流平台發揮聰明才智,協助世界處理全球共同麵對的問題。同時,讓世界認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這是當今中國高等教育的首要職責。麵對海南是中國最大經濟特區的現實,憧憬明天的海南教育應具有怎樣的內涵,需要我們對海南教育進行再思考。
一、創建國際教育島的理念
世界各國教育發展的曆史表明,隻有辦一流的教育,出一流的人才,才能建一流的國家。進入新的世紀我國以推進教育公平為重點,全國義務教育全麵普及,職業教育快速發展,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教育要以“麵向現代化、麵向世界、麵向未來”的開放姿態,勾勒出一幅我國教育與世界接軌,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宏偉藍圖,《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要借鑒國際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經驗,促進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地位,影響力和競爭力。這是為迎接“兩個百年”、實現“中國夢”作出的戰略決策,是對我國未來教育事業發展進行的全麵謀劃和前瞻性部署。
回顧海南建省辦特區25年,其憑著有立法權的優勢,高舉先行先試旗幟,相繼建設生態島、健康島、文明島、和諧島、智慧(能)島、旅遊島,而將教育島提上議事日程是順理成章之舉。教育島的建設反過來又為生態、健康、文明、和諧、智慧、旅遊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內涵,增添新的活力,二者相互推動,共贏發展。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已提升為國家戰略,海南發展麵臨著新的曆史機遇,它將成為世界一流的海島休閑度假旅遊的目的地,國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旅遊是文化的形和體,文化是旅遊的根和魂。讓文化品牌成為海南發展的強大引擎,優先發展教育,積極發展高等教育,把海南在國際旅遊島視野中建成國際教育島是一項為國際旅遊島增添光彩的戰略性頂層設計。
海南國際教育島的理念就是在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協調發展的基礎上,重點引進國內外高等名校在海南設立分校,培養與國際旅遊島發展相適應的符合國家經濟社會對外開放要求的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