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把城鄉統籌做到實處,實現新型城鎮化建設與新農村建設的融合
統籌城鄉發展需要逐步健全農村產權製度,形成與戶籍相分離、責權利明確的農村產權製度,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生產要素有序流動奠定製度基礎。目前重點是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製度、宅基地使用權製度和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製度,進一步強化和提升城市功能,充分發揮城市帶動農村的作用,加大城市經濟對農村的幅射,改變農村麵貌,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完善城鄉產業融合互動發展機製,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優化城鄉產業空間布局。要進一步統籌城鄉公共服務體係建設,加快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基本實現公共服務均籌化。進一步推動城市交通、電力、電信、供水供氣、垃圾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全麵向農村延伸對接;要進一步完善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行政管理等公共服務設施功能,加快形成功能齊全,服務便捷,城鄉一體化的公共設施網絡。要把城鎮化與農民進城實現市民化緊密結合起來,使進城農民在就業、住房、醫療、教育、培訓等方麵擁有和城市群體同等的社會福利待遇。這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是關於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
6、深化改革,創新體製機製,促進和保障城鎮化健康發展
黨的十八大對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作出了全麵部署,各地正在加快推進。城鎮化提高了整體消費能力,加大了內需拉動經濟能力。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牽涉很多領域的體製轉型,需要多方麵改革措施的配套和完善,比如,土地流轉製度、財稅金融體製、戶籍製度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體製和製度的改革與完善。沒有各項配套改革措施的保障,城鎮化難以健康持續發展,“十八大”提出的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四化”道路,“四化”同步發展的目標就難以實現。
(注: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項目《河南省城鎮化健康發展研究》(2013B253)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N].人民日報,2013-03-19.
[2] 李克強:協調推進城鎮化是實現現代化的重大戰略選擇[J].新華文摘,2013(1).
[3] 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M].人民出版社,2012.
[4] 王永蘇:持續提升對新型城鎮化引領的認識[N].河南日報,2012-12-30.
(責任編輯:劉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