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寄生蟲疾病(1)(2 / 3)

[功效]下氣消積殺蟲。適宜蛔蟲病,症見臍周時常作痛,飲食不佳,麵黃肌瘦等。

[服法]1劑/d,服粥;豬肚可加調味品佐餐服食,可連續服食3~5日。

16.川楝子粥:

[原料]川楝子3~5g,大米50~100g,白糖適量。

[製法]將川楝子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加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殺蟲止痛。適宜蛔蟲病,臍周時常作痛者。

[服法]1劑/d,連服3~5日。

17.百部貫眾粥:

[原料]百部10~12g,貫眾5~10g,大米30~50g,冰糖適量。

[製法]將百部、貫眾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解毒殺蟲。適宜蟲積腹痛。

[服法]1劑/d,連服3~5日。

18.使君子:

[原料]使君子適量。

[製法]用文火將使君子炒熟,去殼即可。

[功效]驅蟲消積。適宜蛔蟲病,症見臍周時常作痛,脘腹脹滿者。

[服法]清晨空腹嚼爛吞服,1粒/(歲·次),最大量為10粒,1次/d,連服1周。

19.使君子豬肉煲:

[原料]使君子9g,瘦豬肉100g。

[製法]使君子去殼留肉,與瘦豬肉共搗爛,放碗中隔水燉熟即可。

[功效]安蛔驅蟲。適宜兒童膽道蛔蟲病。

[服法]一次吃完。

20.使君子粥:

[原料]使君子5~10g,大米50~100g,白糖適量。

[製法]將使君子擇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時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殺蟲消積。適宜腸道蛔蟲病和小兒疳積。

[服法]1劑/d,連服3~5日。

21.韭菜汁:

[原料]新鮮韭菜30~50g。

[製法]將新鮮韭菜搗爛擠汁即可。

[功效]理氣止痛,驅蟲通便。適宜蛔蟲病,症見臍周時常作痛者。

[服法]1~2劑/d,連服5~7日。

22.胡蔥湯:

[原料]胡蔥30~50g。

[製法]將胡蔥擇洗幹淨,切段,放入適量清水煎煮,去渣取汁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溫中下氣,驅蟲解痙。適宜膽道蛔蟲病和蛔蟲性腸梗阻。

[服法]代茶飲,頻頻服用。

23.糯米蜂蜜糊:

[原料]糯米、蜂蜜各20~30g。

[製法]先將糯米研成粉,加入適量清水和蜂蜜,拌成糊狀,煮熟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益氣補中,和胃緩急。適宜蛔蟲病,症見臍周時常作痛或蛔蟲性腸梗阻。

[服法]1劑/d,連服3~5日。

24.膽蛔止痛方:

[原料]花椒15~20g,雞蛋1枚,麻油50g。

[製法]花椒研麵,麻油燒沸後炒雞蛋,雞蛋炒黃後入花椒麵即可。

[功效]安蛔驅蟲。適宜膽道蛔蟲病。

[服法]一次服用。

25.油椒飲:

[原料]花椒5~6g,豆油120~150mL。

[製法]將豆油燒開後,加入花椒,以花椒燒焦為度。

[功效]安蛔驅蟲。適宜蛔蟲病引起的腸道梗阻。

[服法]去花椒喝油,分1~2次服下。

第二節蟯蟲病

蟯蟲病是蟯蟲寄生於人體盲腸、結腸或回腸下段引起的寄生蟲病。兒童發病率高,易在家庭和兒童集體機構中傳播。夜間肛門及會陰部瘙癢為主要臨床症狀,常經沾有蟲卵的汙手或汙物傳播,並可為感染後自身再感染。

本病中醫亦稱“蟯蟲病”。

【中藥治療】

1.辨證論治:參見“蛔蟲症”。

2.單方驗方:

(1)百部粉:炒百部根,研成粉末,1g/(歲·d),最大劑量不超過8g,晨起空腹頓服,或分2~3次於2小時內服完,再隔2小時服瀉藥,連服2日,停7日,再連服3日。適宜蟯蟲病屬蟲棲腸腑證。

(2)檳榔煎劑:檳榔30g/d,水煎服,連用5日。適宜蟯蟲病屬蟲棲腸腑證。

(3)百部湯:百部、檳榔、使君子各9g,青皮、蒼術、黃柏各6g,甘草3g,水煎服,1劑/d,分2次早晚空腹服,連服3日。適宜蟯蟲病屬蟲瘕證。

(4)香君湯:廣木香、大黃各3g,檳榔、使君子各12g,水煎,1劑/d,分2次服,連服2劑,3日後再服2劑。適宜蟯蟲病屬蟲棲腸腑證。

(5)滅蟯方:白頭翁25g,檳榔6g,花椒3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連服3劑。適宜蟯蟲病屬蟲棲腸腑證。

3.中成藥:

(1)化蟲丸:3~6歲2~3g/次,6~9歲3~5g/次,>9歲5~8g/次,1~2次/d,早晨空腹或睡前服用。

(2)驅蟲片:3~6歲1~3片/次,6~9歲3~5片/次,>9歲5~8片/次,2次/d,連服1~2日,或隔周再服,不可連續服用。

(3)追蟲丸:3~6歲1~3片/次,6~9歲3~5片/次,>9歲5~8片/次,1~2次/d,體質虛弱者慎用。

(4)蟯蟲藥膏:外塗肛門,每晚1次,連用5~7次。

4.外治法:

(1)百部30g,加水濃煎至20~30mL,每晚1次作保留灌腸。

(2)六神丸2~3粒,每晚睡前納入肛門內,連用3日。

(3)二妙丸煎湯外洗,有解毒止癢作用。

(4)百部150g,苦楝皮60g,烏梅9g,加水適量,煎煮取汁20~30mL,保留灌腸,連續3日為1個療程。

(5)百部50g,苦參25g,共研為細末,加凡士林調成膏狀,每晚睡前用溫水洗肛門後塗,連用7日。

(6)蟯蟲栓:百部、南鶴虱、苦參各294g,大黃147g,白礬9g,樟腦2g。前4味水煎3次,幹燥成幹浸膏後,加入白礬粉、樟腦、可可豆脂、蜂蜜,製成1000粒,每粒1.34g,1粒/次,夜間納入肛門2cm處,連用3日。

(7)使君子蔥泥:使君子10g,蔥白適量共搗為泥,用紗布卷藥泥塞入肛門,每晚1次,直至痊愈。

【西藥治療】

1.藥物治療:

(1)甲苯達唑(甲苯咪唑):成人和兒童均為2次/d,100mg/次,連服3日。

(2)阿苯達唑(丙硫咪唑):100mg頓服或分2次服。

(3)磷酸呱嗪(呱嗶嗪):兒童按75~150mg/(kg·d)頓服,連服2日。服後可有頭暈和胃腸反應,肝腎功能不良者不宜選用。

(4)撲蟯靈:兒童按5mg/(kg·d),一日總量不超過150mg,睡前頓服。

2.局部治療:每次排便後或晚間用溫水洗淨肛門,用2%白降汞軟膏或10%氧化鋅油膏,塗抹於肛門周圍皮膚上,或用蟯蟲軟膏注入並塗抹於肛門,可止癢殺蟲,並減少自體感染。

【藥膳食療】

1.南瓜子散:

[原料]生南瓜子60~120g。

[製法]先將南瓜子去皮,研碎即可。

[功效]殺滅蟯蟲。適宜蟯蟲病。

[服法]開水調服,2次/d,1湯匙/次,連服7日。

2.葵花子散:

[原料]葵花子60~120g。

[製法]將葵花子去皮即可。

[功效]殺滅蟯蟲。適宜蟯蟲病。

[服法]吃葵花子仁,1劑/d,分2次吃,連吃1周;可停1周後,再吃1周。

3.使君子百部散:

[原料]百部、使君子各120g,白糖適量。

[製法]先將百部焙幹,研粉,再把使君子研粉,等份混合,酌加白糖調味。

[功效]殺滅蟯蟲。適宜蟯蟲病。

[服法]2~2.4g/(歲·d),分3次服,連服7日為1個療程。

4.百部貫眾粥:

[原料]百部、貫眾各5~10g,大米15~30g,冰糖適量。

[製法]先將百部、貫眾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解毒殺蟲。適宜蟯蟲病。

[服法]1劑/d,連服3~5日。

5.南瓜子粥:

[原料]南瓜子15~30g,大米50~100g,白糖適量。

[製法]將南瓜子擇淨,搗碎,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浸泡5~10分鍾,水煎沸後加入大米煮粥,待粥熟時加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消積殺蟲。適宜蛔蟲病。

[服法]1劑/d,不拘時服。

6.椒醋粥:

[原料]花椒2~3g,大米30~50g,食醋適量。

[製法]將花椒研為細末備用;大米淘淨,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粥熟時加入花椒粉、食醋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殺蟲止痛。適宜蛔蟲病,臍周時常作痛。

[服法]1劑/d,連服3~5日。

7.榧子肉:

[原料]榧子肉10~15粒。

[製法]把榧子肉炒熟即可,不宜炒焦。

[功效]驅蟲潤燥。適宜蟯蟲病。

[服法]3次/d,飯前服,連服1周。

8.茴香檳榔湯:

[原料]茴香5~10粒,檳榔30~50g。

[製法]將檳榔切碎,加入茴香和適量清水煎煮即成。

[功效]殺蟲破積,溫陽散寒,理氣止痛。適宜蟯蟲病。

[服法]1劑/d,分2次服,連服5~7日。

第三節鉤蟲病

鉤蟲病是由十二指腸鉤蟲或美洲鉤蟲寄生在人體小腸內引起的寄生蟲病。臨床特征為貧血,營養不良,胃腸功能失調,異食癖等。

本病中醫屬“黃胖病”、“懶黃病”範疇。

【中藥治療】

1.辨證論治:

(1)蟲伏濕困證:

[主症]脘腹疼痛,脹悶不舒,食欲不振,或有異食癖,大便不調,或幹或稀,體倦乏力,舌苔膩,脈濡。

[治法]驅蟲殺蟲,燥濕健脾。

[處方]化蟲丸加減:檳榔,鶴虱,苦楝根皮,貫眾,土荊芥,厚樸,蒼術,陳皮,茯苓。

(2)濕困脾虛證:

[主症]脘腹疼痛,食欲減退,大便不調,麵色萎黃,全身浮腫,甚則腹滿膨隆,四肢困重,神疲乏力,舌淡苔膩,脈細沉。

[治法]健脾化濕,利水消腫。

[處方]參苓白術散加減:黨參,黃芪,蒼術,白術,山藥,茯苓,澤瀉,陳皮,大腹皮,車前子。

(3)蟲毒犯肺證:

[主症]咳嗽聲嘶,發熱氣急,哮喘,痰中帶血,舌偏紅,苔白或黃膩。

[治法]殺蟲解毒,佐以宣肺化痰。

[處方]驅蟲用貫眾湯:麻黃,苦杏仁,甘草,苦楝根皮,檳榔。

(4)氣血兩虛證:

[主症]蟲病日久,麵色蒼白,形體消瘦,神疲乏力,頭昏眼花,動則氣短,心悸,舌淡苔薄,脈細數。

[治法]補益氣血。

[處方]十全大補丸加減:黨參,黃芪,白術,白芍,當歸,熟地黃,川芎,龍眼肉,炙甘草,茯苓,陳皮,山楂。

2.單方驗方:

(1)雷丸研末,10g/次,2次/d,連服3日。適宜鉤蟲病屬蟲伏濕困證。

(2)炒榧子,60~90g/d,嚼服,連用1周。適宜鉤蟲病屬蟲伏濕困證。

(3)鉤蟲丸:梔子、黃柏、白礬、甘鬆、甘草各9g,蒼術、青礬各18g,茵陳30g,將青礬煆赤,與上藥共研細末,紅糖為丸,每日早晚各服1次,7日服完。適宜鉤蟲病屬蟲伏濕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