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法]1~2劑/d,早、晚分2次服,連食1周。
14.百合蓮子羹:
[原料]百合60~100g,蓮子15~25g,冰糖6~10g。
[製法]將前2味加清水適量先煮酥,然後加入冰糖,再用文火煨至黏稠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寧心安神,滋養健腦。適宜心神不寧證。
[服法]每日睡前服用,連食1周。
15.茯苓包子:
[原料]茯苓30g,麵粉1000g,鮮豬肉500g,薑末、胡椒粉、麻油、料酒、食鹽、醬油、大蔥末、骨頭湯等各適量。
[製法]將茯苓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煎煮3次,藥汁合並,濾淨待用。將麵粉倒在案板上,加入發麵300g及溫熱茯苓水500g,使麵成發酵麵團。將豬肉剁茸,倒入盆內,加薑末、胡椒粉、麻油、料酒、食鹽、醬油、大蔥末、骨頭湯等各種調料,攪拌成餡;按常規製成包子,上籠用武火蒸約15分鍾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養心安神,健脾開胃。適宜心脾氣虛證。
[服法]每日作早餐或點心食用,連食1周。
16.益神豬心:
[原料]玉竹25~50g,豬心250~500g,生薑、蔥、食鹽、花椒、白糖、味精、麻油、鹵汁各適量。
[製法]將玉竹加適量清水煎熬2次,收取藥液約1500g;生薑洗淨,切片;蔥洗淨,切段待用。將豬心剖開,洗淨,與藥液、生薑片、蔥段、花椒同置鍋內,煮至六成熟時,移至鹵汁鍋內,用文火煮熟。在鹵汁鍋內放入適量食鹽、白糖、味精和麻油,加熱成濃汁,將其均勻地塗在豬心裏外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安神寧心,養陰生津。適宜腎陰不足,肝陽偏亢證。
[服法]佐膳食隨意服用。
17.鵪鶉肉片:
[原料]鵪鶉肉80~100g,冬筍6~10g,水發香菇3~5g,黃瓜10~15g,雞蛋清、醬油、料酒、花椒水、食鹽、濕澱粉、味精、湯各適量。
[製法]將鵪鶉脯肉切成薄片,用雞蛋清和濕澱粉拌勻;冬筍、香菇、黃瓜均切成片備用。將勺內放入豬油,燒至四五成熱時,將鵪鶉肉片放入,炒熟,倒入漏勺內。將勺內放入湯,加入食鹽、料酒、花椒水、醬油、冬筍、香菇、黃瓜和炒熟的鵪鶉肉片,燒開後,撈去浮沫,放入味精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補中益氣。適宜心脾氣虛證。
[服法]佐膳食隨意服用。
18.沙鍋魚頭:
[原料]魚頭1個(約250g),冬筍15~25g,香菇3~5g,五花肉4~5g,豆腐2塊,蝦米2~4g,食鹽、料酒、蔥、薑、味精、胡椒粉各適量。
[製法]將魚頭去鰓,洗淨,在魚頭殼上斬縫,使之入味,用豬油煎透;將五花肉、香菇分別洗淨,切成小片;冬筍洗淨,切片;豆腐切成長方形斜片,放入開水鍋裏燙一下;蝦米用熱水浸發片刻;蔥、薑洗淨,分別切成段和片。將煎透的魚頭放入沙鍋內,加鮮湯,用旺火燒滾,然後把冬筍、香菇、蝦米、肉片、豆腐一起放入沙鍋,用食鹽、蔥段、薑片、料酒、味精、胡椒粉調好口味,改用小火,上蓋燉燜約30分鍾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補中益氣。適宜心脾氣虛證。
[服法]佐膳食隨意服用。
19.酸棗仁粥:
[原料]酸棗仁6~10g,蓮子30~50g,粳米100~150g,冰糖適量。
[製法]將酸棗仁用紗布包好,與蓮子、粳米一起加清水適量,共同煎煮成粥,待熟後,取出酸棗仁藥包,加冰糖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腎健脾,養心安神。適宜脾腎虧虛證。
[服法]1劑/d,分3次食用,連服2~3周。
20.柏仁紅棗蓮子湯:
[原料]柏子仁3~6g,蓮子6~10g,大棗3~5枚,大米30~50g,白糖適量。
[製法]將柏子仁去殼,搗爛,同蓮子、大棗一起加清水適量煮沸後,納入大米,煮至粥熟,加白糖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養心益脾。適宜心脾兩虛證。
[服法]1劑/d,連服2~3周。
21.棗仁熟地黃粥:
[原料]酸棗仁3~5g,熟地黃4~6g,大米30~50g。
[製法]將酸棗仁、熟地黃加清水適量煎煮,去渣取汁,納入大米煮粥,待熟時加白糖調味,再煮一二沸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養肝血,寧心神。適宜心肝血虛證。
[服法]1劑/d,連服2~3周。
22.安神豬心湯:
[原料]豬心1個,酸棗仁3~5g,茯苓5~10g,遠誌3~6g,食鹽適量。
[製法]將豬心剖開,洗淨,與諸藥一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煮至豬心熟後,去渣取汁飲服,豬心取出切片,調味涼拌。
[功效]養心益肝,補血寧神。適宜心肝血虛證。
[服法]1劑/d,連服2~3周。
23.朱砂茯神豬心湯:
[原料]朱砂0.1g,茯神3~6g,豬心1具。
[製法]將豬心洗淨、剖開,放入朱砂、茯神,外用細線紮緊,加清水適量,煮至豬心熟後,去藥渣,飲湯,豬心切片調服。
[功效]養心寧神定誌。適宜心神不寧證。
[服法]1劑/d,連服5~7日。
第二節遺尿症
遺尿症指年滿3歲以上的小兒經常白天不能控製排尿或入睡後不能醒來自覺排尿,有原發和繼發兩種。原發者可能是排尿控製功能發育落後,常與家族遺傳有關,到一定年齡能自愈。繼發者或為大病後全身衰竭的神經功能性紊亂,或與精神因素、教養習慣有關;或因尿道口刺激(如包皮過長、包莖、蟯蟲病)以及脊髓、膀胱等器質性疾病(隱性或伴性脊柱裂、脊髓損傷、膀胱容積較小)引起。
本病中醫亦稱“遺尿”,主要由於腎氣不足、肺脾氣虛或肝經濕熱內迫,致膀胱不能約束而發病。
【中藥治療】
1.辨證論治:
(1)下元虛寒證:
[主症]多為自幼得病,睡中遺尿,醒後方覺,小便清長,麵色蒼白,肢涼怕冷,腰腿酸軟,或兼智力落後,舌質淡,脈沉遲。
[治法]培元補腎。
[處方]菟絲散加減:菟絲子,肉蓯蓉,附子,五味子,牡蠣,桑螵蛸,補骨脂,巴戟天。
(2)脾肺氣虛證:
[主症]多發於大病之後,睡中遺尿,尿頻量少,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常自汗出,舌淡,苔薄,脈弱。
[治法]益氣固澀。
[處方]補中益氣湯合縮泉丸加減:人參,黃芪,白術,山藥,炙甘草,升麻,柴胡,當歸,益智,金櫻子,烏藥,菖蒲,炮薑。
(3)肝經濕熱證:
[主症]本型較少見。遺出之尿量少,色黃味腥臊,平時性情急躁,夜間夢語齒介齒,舌紅,苔黃,脈滑數。
[治法]瀉肝利濕。
[處方]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梔子,木通,車前子,當歸,生地黃,柴胡,黃柏,石韋,瞿麥,甘草。
2.單方驗方:
(1)遺尿靈:黃芪30g、桑螵蛸、金櫻子、菟絲子、川芎、石菖蒲各10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適宜遺尿症屬脾肺氣虛證。
(2)雞腸散:雞腸1具,牡蠣、茯苓、桑螵蛸各16g,肉桂、龍骨各8g,共為細末,3~4g/d。適宜遺尿症屬脾肺氣虛證。
(3)狗肉250g,燉黑豆100g。肉湯頓服。適宜遺尿症屬下元虛寒證。
(4)麻黃益智湯:炙麻黃、五味子、益智各10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適宜遺尿症屬腎氣不足證。
(5)益氣縮泉固關散:黃芪、炒山藥各30g,益智、白果仁各100g,桑螵蛸40g,補骨脂10g。共研細末,3~5歲3g/次,6~10歲5g/次,2次/d。適宜遺尿症屬下元虛寒證。
(6)山藥補骨脂散:山藥120g,補骨脂60g,將補骨脂去除雜質,放鍋內炒10~20分鍾,發出爆聲,取出放冷,研為細末,山藥焙幹研末,與補骨脂混勻,10g/次,2次/d。適宜遺尿症屬脾肺氣虛證。
3.中成藥:
(1)縮泉丸:3~6歲0.5丸/次,6~9歲0.67丸/次,>9歲1丸/次,2次/d。適宜遺尿症屬下元虛寒證。
(2)夜尿寧:3~6歲0.5丸/次,6~9歲0.67丸/次,>9歲1丸/次,2次/d。適宜遺尿症屬下元虛寒證。
(3)遺尿散:3~6歲2.5g/次,>6歲5g/次,2次/d。適宜遺尿症屬下元虛寒證。
(4)水陸二仙丸:3~6歲3g/次,6~9歲6g/次,>9歲9g/次,2~3次/d。適宜遺尿症屬脾肺氣虛證。
(5)八下合劑:3~6歲10mL/次,6~9歲15mL/次,>9歲20mL/次,2~3次/d。適宜遺尿症屬肝經濕熱證。
【西藥治療】
1.一般治療:主要在於教育與鼓勵患兒克服怕羞緊張情緒,勿增加精神負擔,使家長和患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睡前和晚飯後控製飲水量,在患兒經常遺尿的鍾點前喚醒其自主排尿。積極尋找原發病。
2.藥物治療:以中樞神經興奮藥為主,調節睡眠深度,提高排尿感覺,但有引起睡眠不安的不良反應。下列藥物可輪流使用:
(1)苯丙胺:2.5~5mg/次,睡前服1次。
(2)甲氯芬酯(氯酯醒):0.1g/次,睡前服1次或3次/d。
(3)丙咪嗪:12.5~25mg/次,睡前服1次。偶致白細胞降低和驚厥。
(4)苯丙酸諾龍:年長兒12.5mg,3次/d,口服,連用3日,後改隔日1次,再用2~3次。
【藥膳食療】
1.胡桃紅棗粥:
[原料]核桃仁(胡桃)3~6枚,大棗(紅棗)3~6枚,江米5~10g,紅糖適量。
[製法]先將大棗去核,切成片;再將核桃仁打碎,然後和江米一起煮至熟,少加紅糖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養陰固腎。適宜腎氣不固證。
[服法]分2~3次,1日服完,連服7~10日。
2.山萸韭菜飲:
[原料]山茱萸5~10g,韭菜15~30g。
[製法]將山茱萸煎約20分鍾,加入韭菜,再煮一二沸,去渣取汁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腎固尿。適宜下焦虛寒,腎陽不足證。
[服法]1劑/d,早、晚分2次服,連服數日。
3.木耳雞脯湯:
[原料]黑木耳200~250g,雞脯50~100g,蔥花、薑末、食鹽、芝麻油、味精各適量。
[製法]先將黑木耳洗淨,泡開;再將雞脯切成小塊,然後與黑木耳共煮至熟,最後加蔥花、薑末、食鹽、芝麻油、味精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腎固尿。適宜腎氣不足證。
[服法]1劑/d,分3~4次配饃、飯食之,連服數日。
4.百合枸杞粥:
[原料]百合5~10g,枸杞子5~10g,江米10~15g。
[製法]先將百合、枸杞子分別用清水洗淨,加入江米,共煮至熟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益肺脾,固澀小便。適宜肺脾氣虛證。
[服法]1劑/d,分3次服,連服7~10日為1個療程。
5.金櫻羊肉火鍋湯:
[原料]金櫻子3~5g,羊肉100~200g,火鍋調料、薑末、蔥花、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羊肉切成小塊備用。金櫻子用布包,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沸,放入火鍋調料、薑末、蔥花、食鹽、味精等,煎熬30分鍾,再加入羊肉煮熟即可,待溫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