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益氣養陰,降糖止渴。適宜氣陰兩虛證。
[服法]佐餐食用,連服3~4周。
7.鱉魚滋腎湯:
[原料]鱉魚1隻(約500g),枸杞子20~30g,熟地黃10~15g,料酒少許。
[製法]將鱉魚切塊,加枸杞子、熟地黃、料酒和清水適量,先用武火燒開後,改用文火煨燉,至肉熟透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滋補肝腎,滋陰養血。適宜肝腎陰虛證。
[服法]可佐餐食用或單食,連服3~4周。
8.山藥玉竹鴿肉湯:
[原料]白鴿1隻,山藥20~30g,玉竹15~20g,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白鴿宰殺後洗淨,入鍋,加山藥、玉竹、清水適量,煮至鴿肉爛熟後,放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養陰益氣,滋補肝腎。適宜肝腎陰虛證。
[服法]1劑/d,食肉喝湯,可常服。
9.山藥麵:
[原料]麵粉200~250g,山藥粉80~100g,豆粉6~10g,雞蛋1枚。
[製法]將麵粉、山藥粉、豆粉、雞蛋和鹽用水和好,揉成麵團,按常法切成麵條,下鍋煮熟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健脾補肺,固腎益精。適宜脾腎虧虛證。
[服法]1~2次/d,100~200g/次,可連服3~4周。
10.百合枇杷鮮藕羹:
[原料]鮮百合20~30g,枇杷15~30g,鮮藕6~10g,桂花1~2g。
[製法]將鮮藕切成片;枇杷去核,與鮮百合一起加適量清水同煮,待熟時用澱粉勾芡成羹,食用時調入桂花即可。
[功效]清熱潤肺,生津止渴。適宜肺陰虧虛證。
[服法]可作早、晚餐或作點心隨意食用,連服3~4周。
11.豬胰菠菜蛋羹:
[原料]豬胰1個,雞蛋2~3枚,菠菜30~60g,蔥花、薑末、食鹽各適量。
[製法]將豬胰洗淨,切成薄片;雞蛋打入碗內,拌勻;菠菜切碎備用。先將豬胰入鍋煮熟,再把拌勻的蛋慢慢調入,成蛋花樣;加入切碎的菠菜,煮沸後,加入蔥花、薑末、食鹽調味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補脾益肺,潤燥止渴。適宜脾肺虧虛證。
[服法]佐餐食用,可常食。
12.葛根粉粥:
[原料]葛根粉20~30g,粳米60~100g。
[製法]將粳米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再煮半小時,加葛根粉拌勻,至米爛成粥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清熱生津,除煩止渴。適宜氣陰兩虛證。
[服法]1劑/d,可連服3~4周。
13.菠菜銀耳湯:
[原料]菠菜根60~100g,銀耳6~10g。
[製法]將菠菜根擇洗幹淨;銀耳發泡;將上2味共煎湯,待溫服食。
[功效]滋陰潤燥,生津止渴。適宜氣陰兩虛證。
[服法]佐餐食用,可連服3~4周。
14.清蒸綠茶鯽魚:
[原料]鯽魚350~500g,綠茶適量。
[製法]將鯽魚宰殺後去內雜,保留魚鱗,洗淨後,在魚腹內裝滿綠茶,放盤中,上蒸鍋清蒸,熟透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虛,止消渴。適宜肺氣虛證。
[服法]1劑/d,淡食魚肉,連服3~4周。
15.止消渴速溶飲:
[原料]鮮冬瓜皮、西瓜皮各1000g,瓜蔞根250g,白糖500g。
[製法]先將鮮冬瓜皮、西瓜皮削去外層硬皮,切成薄片備用。瓜蔞根搗碎,先以冷水泡透以後,與鮮冬瓜皮、西瓜皮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煮約1小時,去渣,再以小火繼續煎煮濃縮,至較稠黏將要幹鍋時停火,待溫,加入幹燥的白糖粉,把煎液吸淨,拌勻,曬幹,壓碎,裝瓶備用。
[功效]清熱生津止渴。適宜氣陰兩虛證。
[服法]每日數次,5~10g/次,以沸水衝化,頻頻代茶飲服。
16.玉竹粥:
[原料]玉竹15~20g(鮮者30~60g),粳米60~100g,冰糖少許。
[製法]先將新鮮肥玉竹洗淨,去掉根須,切碎,煎取濃汁後去渣,或用幹玉竹煎湯去渣,入粳米,加水適量,煮為稀粥,粥成後放入冰糖調味,稍煮一二沸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滋陰潤肺,生津止渴。適宜肺陰虧虛證。
[服法]可作早、晚餐食用,連服5~10日。
17.蚌肉苦瓜湯:
[原料]苦瓜150~250g,蚌肉60~100g,蔥花、薑末、食鹽各適量。
[製法]將活蚌用清水養2日,去泥沙,取蚌肉洗淨,與苦瓜一同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共煮湯,熟後加入蔥花、薑末、食鹽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清熱解毒,除煩止渴。適宜肺陰虛證。
[服法]佐餐食用,連服3~4周。
18.二皮麥冬粥:
[原料]地骨皮15~30g,桑白皮6~10g,麥冬皮8~15g,玉米粉50~100g。
[製法]將地骨皮、桑白皮、麥冬水煎取汁,加玉米粉煮為稀粥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清肺,生津,止渴。適宜肺熱津傷型糖尿病,症見食量如常,口渴喜飲,咽幹口燥等。
[服法]1~2劑/d,連服3~5周。
19.加減白虛湯粥:
[原料]石膏15~30g,知母、石斛、淡竹葉、生地黃各5~10g,黃連8~15g,天花粉10~15g,大米25~50g。
[製法]將諸藥煎汁去渣,納大米煮為稀粥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清熱瀉火,和胃生津。適宜胃熱火盛型糖尿病,症見口渴多飲,多食易饑,大便燥結,小便頻數,形本瘦削等。
[服法]1~2劑/d,連服3~5周。
20.山蓮大棗燉羊肚:
[原料]鮮山藥250~500g,蓮子15~30g,大棗5~10枚,羊肚1個,食鹽適量。
[製法]將山藥去皮,洗淨,切塊;蓮子泡軟;大棗去核;羊肚洗淨,納諸藥於羊肚中,加清水適量同燉至羊肚爛熟後,取出羊肚切片,放回湯中,加食鹽調味,煮沸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健脾益氣。適宜脾氣虧虛之消渴。
[服法]1~2劑/d,連服3~5周。
21.枸杞豬骨湯:
[原料]枸杞子10~20g,豬脊骨250~500g,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豬脊骨洗淨,剁塊,加清水適量煮成3碗,納入枸杞子,續煮至2碗,去骨及浮油,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益腎精。適宜糖尿病腎陰虧虛型,症見尿頻量多,濁如脂膏,口幹舌燥,或渴而多飲,五心煩熱,頭暈乏力,腰膝酸軟,遺精失眠等。
[服法]1~2劑/d,連服3~5周。
22.五味子鴿蛋:
[原料]五味子5~10g,鴿蛋1枚。
[製法]將五味子加清水適量,納入鴿蛋煮至蛋熟後,飲湯食蛋。
[功效]補腎養陰填精。適宜腎陰虧虛型糖尿病,症見消退,多飲,尿如脂濁等。
[服法]1~2劑/d,連服3~5周。
23.洋參麥冬粥:
[原料]西洋參1g,淡竹葉3~5g,麥冬5~10g,大米25~50g。
[製法]將淡竹葉、麥冬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粥熟時調入洋參末,再煮一二沸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益氣養陰。適宜氣陰兩虛之消渴。
[服法]1~2劑/d,連服3~5周。
24.山藥棗皮粥:
[原料]山藥30~60g,山茱萸(棗皮)10~20g,大米25~50g。
[製法]將山藥、山茱萸、大米加清水適量煮粥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養陰益腎。適宜腎陰不足型消渴。
[服法]1~2劑/d,連服3~5周。
25.桂黃漿粥:
[原料]肉桂、熟地黃各3~5g,大米50~100g,韭菜25~50g,食鹽適量。
[製法]將肉桂、熟地黃水煎2次,將2次藥液合並,分為2份,每取1份同大米煮粥,待粥熟時加入韭菜、食鹽,再煮一二沸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腎益氣。適宜腎氣虧虛、腎陽不足型糖尿病,症見消渴,尿濁,浮腫便溏,納差乏力等。
[服法]1~2劑/d,連服3~5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