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清除病灶:常規使用青黴素10~14日,青黴素過敏者,可用紅黴素30~50mg/(kg·d),分3~4次口服,共10日。
3.抗風濕:
(1)阿司匹林:開始劑量80~100mg/(kg·d),分4次口服,病情穩定後減為40~50mg/(kg·d),3個月為1個療程。
(2)腎上腺皮質激素:有心肌炎的患兒可用潑尼鬆1.5~2mg/(kg·d),分3~4次口服。3~4周後逐漸減量,至12周停藥。為防止反跳現象可於停激素前2周加用阿司匹林,待停激素後2~3周再停阿司匹林。
4.舞蹈症的治療:本病常為自限性,阿司匹林及激素均無效,可用苯巴比妥類藥物,並避免刺激。
5.預防複發:苄星青黴素120萬U,肌注,1次/月,療程至少維持5年,有心肌炎者,應延長至10年或整個青春期。
【藥膳食療】
1.蹄筋粥:
[原料]牛(豬)蹄筋、大米各50~100g,蔥花、薑末、花椒、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牛筋發開,洗淨,切細,與大米同放鍋中,加清水適量,煮為稀粥,待熟時調入蔥花、薑末、花椒、食鹽、味精等,再煮沸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強筋壯骨。適宜肝腎虧虛,症見筋骨痿軟,疲乏無力等。
[服法]1劑/d,5劑為1個療程,連服3~5個療程。
2.二子狗脊狗肉湯:
[原料]金櫻子、枸杞子、毛狗脊各8~15g,狗肉250~500g,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狗肉洗淨,切塊,汆水;諸藥布包,加清水適量同燉至狗肉熟後,去藥包,加食鹽、味精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腎精,助腎陽,祛風濕,強腰膝。適宜關節疼痛,遇勞則劇,頭目眩暈,腰膝酸軟等。
[服法]1劑/d,5劑為1個療程,連服3~5個療程。
3.栗子豬腎粥:
[原料]栗子4~7枚,豬腎1個,山藥15~30g,大米25~50g。
[製法]將栗子風幹;豬腎去膜洗淨,切粒;山藥去皮,切塊;將3味同大米煮為稀粥,先食栗子,再食其粥。
[功效]補益肝腎。適宜關節酸痛,甚而強直,變形,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
[服法]1劑/d,5劑為1個療程,連服3~5個療程。
4.防風苡仁粥:
[原料]防風5~10g,薏苡仁15~30g,砂糖適量。
[製法]將防風水煎取汁,加薏苡仁煮至成粥後,加砂糖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祛風除濕。適宜風痹,症見肢體關節疼痛,遊走不定,關節屈伸不便,或見惡風發熱等。
[服法]1劑/d,5劑為1個療程,連服3~5個療程。
5.苡仁豆豉粥:
[原料]薏苡仁25~50g,淡豆豉3~5g,薄荷6~9g,荊芥10~12g,蔥白8~15g。
[製法]將薄荷、荊芥、蔥水煎取汁,去渣,納入豆豉、薏苡仁煮至粥成,加食鹽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祛風除濕,散寒疏表。適宜全身肌肉酸痛,酸楚,畏風,發熱等。
[服法]1劑/d,5劑為1個療程,連服3~5個療程。
6.丹參糯米粥:
[原料]丹參6~10g,紅花3~5g,大棗3~5枚,糯米25~50g,蜂蜜適量。
[製法]將諸藥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為稀粥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活血理氣。適宜慢性風濕熱,症見麵色暗晦,唇甲青灰,心悸,關節疼痛,腫脹麻木等。
[服法]1劑/d,5劑為1個療程,連服3~5個療程。
7.苡仁桂花粥:
[原料]薏苡仁15~30g,桂花、砂糖、澱粉各少許。
[製法]先取薏苡仁煮粥,待粥熟時調入桂花、砂糖、澱粉少許,煮熟作早餐服食。
[功效]清熱利濕。適宜濕熱痹證,症見關節疼痛,局部灼熱紅腫,得冷則舒,痛不可觸,關節遊走疼痛,不能屈伸,可涉及一個或多個關節,多兼有發熱、汗出惡風、口渴煩悶等。
[服法]1劑/d,5劑為1個療程,連服3~5個療程。
8.幹薑苡仁粥:
[原料]幹薑3~5g,薏苡仁25~50g,砂糖適量。
[製法]將幹薑水煎取汁,加薏苡仁煮為稀粥,待熟時加入砂糖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散寒止痛。適宜寒痹,症見肢體關節疼痛較劇,痛有定處,遇寒痛增,不可屈伸,痛處皮色不紅,觸之不熱,遇熱則舒者。
[服法]1劑/d,5劑為1個療程,連服3~5個療程。
9.豬腳伸筋湯:
[原料]豬腳1隻,薏苡仁、木瓜、伸筋草、千年健各5~10g。
[製法]將豬腳去毛雜,洗淨,剁塊;諸藥布包;將豬腳與藥包加水同燉,至豬腳爛熟後,去藥包,飲湯食肉。
[功效]補肝腎,祛風濕,強筋骨。適宜關節疼痛,遇勞則劇,頭目眩暈,腰膝酸軟,舌苔薄,脈細弱。
[服法]1劑/d,5劑為1個療程,連服3~5個療程。
10.黃芪靈芝蹄筋湯:
[原料]黃芪5~10g,靈芝3~6g,黃精8~15g,雞血藤10~15g,豬蹄50~100g,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諸藥布包;豬蹄筋泡軟,切段,與藥包同置鍋中,加水同燉,至蹄筋爛熟後,去藥包,加食鹽、味精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益氣血,養心血,強筋骨。適宜關節疼痛,遇勞則劇,頭目眩暈,腰膝酸軟等。
[服法]1劑/d,5劑為1個療程,連服3~5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