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過敏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是以毛細血管和小動、靜脈為主的變態反應性疾病。臨床以對稱性皮膚紫癜為主,常伴關節痛,腹痛和腎髒損害,多見於年長兒。
本病中醫屬“紫癜病”範疇,其發病多因熱伏血分,迫血妄行;或心脾氣虛,氣不攝血所致。
【中藥治療】參見“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西藥治療】
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停用可能致敏的藥物或食物。有消化道出血時應限製飲食,出血多應禁食。
(1)急性期應臥床休息,避免某些過敏原的接觸,如魚、蝦、蛋飲食,慎用某些藥物。
(2)徹底清除體內的感染灶,如係鏈球菌感染,應給予青黴素治療。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D。
(3)有發熱、關節腫痛等症狀者,應用阿司匹林可獲得療效。
(4)腹痛者可應用山莨菪堿(6542),使其緩解。如消化道症狀重、消化道有出血表現,應給予禁食補液等處理。
2.腎上腺皮質激素:輕者可口服潑尼鬆,1~2mg/(kg·d),重者靜滴氫化可的鬆,5~10mg/(kg·次)。
(1)適應證:對嚴重血管神經性水腫、關節腫痛、胃腸道出血等可酌情應用。
(2)用法和用量:常用潑尼鬆1~2mg/(kg·d)口服,或氫化可的鬆5~10mg/(kg·d)靜滴,症狀緩解後逐漸減量停藥。對嚴重腎髒損害者可采用甲潑尼龍衝擊療法,劑量15~30mg/(kg·次),連用3日或隔日用藥1次,3次為1個療程。
3.改善血管脆性:給予大劑量維生素C、維生素P(路丁)、鈣劑。
4.抗生素治療:並發感染時可用青黴素7~10日。
5.對症治療:腹痛可用阿托品、山莨菪堿。關節腫痛可用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消化道出血可試用止血敏。
【藥膳食療】
1.紫草棗茶:
[原料]紫草8~12g,大棗5~10枚,綠茶適量。
[製法]取沙鍋1個,放入紫草、大棗,注水約1000mL,置武火上煎開,改文火煎約15分鍾,濾去藥渣,取汁,複置火上燒開,用時泡茶葉少許,茶要淡。
[功效]涼血止血,補氣攝血。適宜血熱迫血妄行或兼脾虛不能統血證。
[服法]1劑/d,隨時飲用,連服10日為1個療程。
2.防己烏梅飲:
[原料]防己6~9g,烏梅3~6g,紅棗5~10枚,生甘草3g,鮮莧菜20~30g。
[製法]將莧菜去根,擇淨,洗去泥沙。將上4味及莧菜一起放入沙鍋中,注入清水適量,置旺火上煮沸,改小火煮約15分鍾,去渣得汁,待溫即可。
[功效]補脾益氣,止血。適宜脾氣不足、脾不統血證。
[服法]1劑/d,飲其汁,連服數日。
3.綠豆薏苡仁粥:
[原料]綠豆30~50g,薏苡仁15~30g。
[製法]將綠豆及薏苡仁擇淨,淘洗淨泥沙,放入沙鍋內,注入清水適量,置武火上煮沸,改文火熬之,待其爛熟成粥,待溫即可。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適宜血熱或熱毒內蘊證。
[服法]食粥,2次/d,連服數日。
4.黨參龍眼黃鱔湯:
[原料]黃鱔1~2條(50~90g),龍眼肉15~30g,黨參、黃芪各10~15g,白術3~6g,當歸3~6g。
[製法]先將黃鱔割淨,去鰓及腸雜。將黨參、龍眼肉、黃芪、白術、當歸洗淨備用。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煮1個小時,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脾益氣,引血歸經。適宜脾不統血證。
[服法]隨量飲用。
5.花生衣紅棗湯:
[原料]大棗15~30隻,花生衣5~10g。
[製法]將大棗、花生衣一齊放入鍋中,加水約500mL,用文火煎至100mL,去花生衣後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血生血。適宜脾補統血證。
[服法]飲湯,也可食棗,1劑/d,分2次早晚服,連服1~2個月。
6.骨髓紅棗糯米粥:
[原料]豬(或牛、羊)脛骨250~500g,大棗30~50g,糯米50~100g。
[製法]將豬(或牛、羊)脛骨洗淨,先煮2小時,再去骨留汁,加入大棗、糯米煮成粥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血生髓。適宜脾虛血虛證。
[服法]每日早、晚各服1次,連服1個月。
7.紅棗龜膠凍:
[原料]大棗100g,生地黃、麥冬、阿膠、龜甲膠各50g,冰糖60g,黃酒20mL。
[製法]將生地黃、麥冬、大棗洗淨,加清水適量,煮熟後取煎汁約500mL,棄渣,取大棗另食。再將阿膠、龜甲膠加清水約100mL,隔水蒸化,放入藥汁中,加冰糖、黃酒,慢火收膏,裝瓶備用。
[功效]養脾胃,滋肝腎,補氣益血。適宜虛勞熱證。
[服法]10~20mL/次,1~3次/d,連服數日。
8.桂圓鵪鶉蛋:
[原料]鵪鶉蛋2~4枚,龍眼(桂圓)肉10~15g,紅糖5~10g,雞湯或鴨湯適量。
[製法]將鵪鶉蛋打碎去殼,和龍眼肉、紅糖一同放置碗中,放雞湯適量,蒸熟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氣生血。適宜脾虛血虛證。
[服法]每日早餐吃1次,經常食用。
9.藕梨荸薺汁:
[原料]鮮藕1000g,生荸薺、生甘蔗、生梨各500g,鮮生地黃120g。
[製法]將荸薺洗淨泥沙,去皮,切碎;鮮藕洗淨,切為碎丁;甘蔗去節,切碎;梨削去外皮,剖開去其核。將上5味共入榨汁機中榨汁,收集於淨瓶中。無榨汁機時亦可用多層幹淨紗布包之,壓榨取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