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補充因子Ⅷ濃縮劑:需要輸因子Ⅷ單位數=要求達到的因子Ⅷ濃度×體重×0.5,每12小時輸注1次,以保持體內因子Ⅷ活性水平。
(3)血友病B嚴重出血時,可輸因子Ⅸ濃縮藥。首劑為30~60U/kg,以後10U/kg,2次/d。或20U/kg,1次/d,連用10~14日。
3.局部處理:急性關節出血者應止血,止痛,恢複關節功能和預防關節慢性損傷。早期局部冷敷,加壓包紮。關節積血較多,疼痛劇烈應穿刺抽血並立即補充因子Ⅷ。傷口出血不止時,進行傷口縫合,局部蘸組織凝血活酶、凝血酶或正常人鮮血敷於傷口,並壓迫止血。
4.藥物治療:
(1)抗纖溶藥:6—氨基己酸0.1g/kg口服或靜滴。對羧基苄胺(抗血纖溶芳酸),氨甲環酸(止血環酸)對加強止血有效。
(2)腎上腺皮質激素:隻適宜關節出血或腎髒出血。
(3)1—去氨基—8—D—精氨酸血管加壓素(DDAVP):有提高因子Ⅷ活性和使纖維蛋白溶酶激活因子濃度升高的作用,可減輕出血。主要適宜輕症血友病A。劑量0.2~0.5μg/kg,溶於生理鹽水20~30mL中,緩慢靜滴,5~20分鍾注完,12小時重複1次。
(4)花生米衣製劑:商品名血寧片、血寧糖漿等。可能有抑製纖維蛋白溶酶的作用。血寧片3~5片/次,3次/d。
【藥膳食療】
1.豬膚紅棗羹:
[原料]新鮮豬皮300~500g,大棗200~250g,冰糖適量。
[製法]將新鮮豬皮洗淨,去毛,切成小塊,加水適量,文火煨煮成黏稠的羹湯;再取大棗洗淨,去核,加水適量,文火煨至約1小時,取棗湯加入豬皮羹湯內,攪和後,加冰糖適量,再放在火上收成羹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益氣攝血,培補脾腎。適宜氣血虧虛型血友病。
[服法]分次隨意食用。
2.紅燒龜肉:
[原料]烏龜1隻,菜油30~50g,醬油、味精、蔥段、薑絲各適量。
[製法]將烏龜放入盆中,加熱水,使其排盡尿,割去頭、足,剖開,去龜殼、內髒,洗淨,切塊。鍋中加菜油燒熱,將烏龜肉反複翻炒,放入適量醬油、蔥段、薑絲、清水等,文火煨至烏龜肉軟爛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滋補脾腎,養陰清熱。適宜脾腎不足型血友病。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3.骨髓紅棗糯米粥:
[原料]動物脛骨200~250g,大棗20~30枚,糯米200~300g。
[製法]將動物脛骨洗淨,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大火先煮約1小時,去骨後加入大棗、糯米,煮成稀粥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腎填精,健脾益氣。適宜氣不攝血型血友病。
[服法]1~2次/d,約1小碗/次,常服。
4.五味藕汁飲:
[原料]鮮藕800~1000g,鮮生梨250~350g,生荸薺200~300g,甘蔗400~500g,鮮生地黃200~250g。
[製法]將鮮藕、鮮生梨、生荸薺、甘蔗、鮮生地黃分別洗淨。鮮藕切片;鮮生梨去皮、心,切片;荸薺、甘蔗去皮,切小塊;鮮生地黃切碎,將5味放入榨汁機中榨取汁即可。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適宜血熱型血友病。
[服法]30~50mL/次,3~4次/d,常服。
5.附桂粥:
[原料]熟附子1~2g,肉桂2~3g,熟地黃8~10g,山藥20~30g,山茱萸6~9g,牡丹皮5~10g,澤瀉5~8g,茯苓、仙鶴草各10~15g,側柏葉5~9g,藕節炭4~8g,粳米200~300g。
[製法]將上述藥材分別洗淨,一同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煎熬約45分鍾,去渣取汁,加入粳米煮成粥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溫補腎陽,健脾止血。適宜脾腎不足型血友病。
[服法]1劑/d,分數次服,2~3劑/周,連服5~7周。
6.柿餅藕節薺菜花湯:
[原料]柿餅15~25g,藕節20~30g,薺菜花10~15g,蜂蜜適量。
[製法]將柿餅、藕節、薺菜花分別洗淨。先將柿餅和藕節切碎,和薺菜花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煮沸約15分鍾,去渣後,加入蜂蜜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涼血止血。適宜血熱型血友病。
[服法]1日內分次服完,常服。
7.黃花魚鰾:
[原料]黃花魚鰾100~120g。
[製法]將黃花魚鰾洗淨,置於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燉1日,攪拌至全部溶化即可。
[功效]滋陰填精,養血止血。適宜陰血虧虛型血友病。
[服法]1劑作4~6日服完,2次/d,服時須加熱。
8.青魚膠:
[原料]青魚鱗膠90~150g,黃酒、食鹽、味精、醬油、麻油各適量。
[製法]將青魚鱗膠淘洗幹淨後投入適量沸水中,煮2~4小時,過濾去渣,加黃酒、食鹽、味精等調味品調味,放置一夜,即凍如明膠狀後,切成小塊,用醬油、麻油拌勻即可。
[功效]健脾補腎。適宜脾腎不足型血友病。
[服法]當點心,隨意服食。
9.蛤蜊湯:
[原料]蛤蜊40~60g,槐花10~15g,花生衣2~3g,大棗3~6g,冰糖適量。
[製法]將蛤蜊、槐花分別洗淨,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煎煮約1小時,去渣,放入花生衣、大棗,文火煮濃,放入冰糖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血止血。適宜陰血虧虛型血友病。
[服法]當點心,隨意服食。
10.藕梨荸蔗生地黃汁:
[原料]鮮藕750~1000g,生甘蔗300~500g,生梨350~500g,鮮生地黃75~120g,生荸薺400~500g。
[製法]將荸薺洗淨泥沙,去皮,切碎;鮮藕洗淨,切為碎丁;甘蔗去節,切碎;梨削去外皮,剖開,去其核。將上6味共入榨汁機中榨汁,收集於淨瓶中:無榨機,亦可用多層幹淨紗布包之,壓榨取汁。
[功效]養陰生津,涼血止血。適宜陰虛、血熱之紫癜及血友病。
[服法]10~20mL/次,5~6次/d,連服5~7日。
11.落花生豆:
[原料]花生仁(帶衣)80~150g。
[製法]將花生仁置炒鍋中,用小火炒製,待香熟即可,亦可不炒,生吃。
[功效]補脾養氣,止血。適宜氣虛紫癜、各種出血之症、血友病。
[服法]時時隨意食用,每日分多次食完,連食2~3個月。
第四節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又稱特發性或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小兒較常見的出血性疾病。其特點為自發性出血,血小板減少,骨髓中巨核細胞增多且發育障礙,部分患兒血清中可查到血小板抗體。
本病中醫認為多由熱毒內擾營血,迫血妄行,或髒腑氣血虛損,氣不攝血,或陰虛火旺,血滲脈外所致,屬“血證”,“紫斑”,“肌衄”,“鼻衄”等範疇。
【中藥治療】
1.辨證論治:
(1)血熱妄行證:
[主症]起病急,病前多有外感風熱史,皮膚出現較多的瘀點、瘀斑,斑色鮮紅,或伴鼻衄,齒衄,嘔血,便血,尿血,並見心煩口渴,或發熱,舌質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法]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處方]犀角地黃湯加味:犀角(水牛角代以10倍量),生地黃,牡丹皮,赤芍,焦梔子,白茅根,金銀花,連翹,地榆。
(2)陰虛火旺證:
[主症]皮膚黏膜散在瘀點瘀斑,時起時伏,或鼻衄,齒衄,並見五心煩熱,盜汗,顴紅咽燥,舌質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養陰清熱,涼血安絡。
[處方]大補陰丸合茜根散加減:生地黃,知母,玄參,墨旱蓮,阿膠,牡丹皮,茜根,側柏葉,龜甲。
(3)氣不攝血證:
[主症]皮膚瘀點瘀斑,色較淡,反複出現,常伴齒鼻出血,麵色蒼黃,唇甲不華,神疲乏力,頭暈心慌,飲食不振,舌淡胖,脈細弱。
[治法]益氣攝血。
[處方]歸脾湯:人參,白術,茯苓,黃芪,當歸,酸棗仁,木香,阿膠,龍眼肉,遠誌,生薑,大棗,甘草。
(4)瘀血阻絡證:
[主症]紫斑色暗,經久不消,或有瘀塊,或疼痛,痛有定處,舌紫暗或有瘀點,苔薄白,脈澀。
[治法]活血化瘀。
[處方]桃紅四物湯加減:桃仁,紅花,生地黃,當歸,赤芍,丹參,川芎,三七粉。
(5)脾腎陽虛證:
[主症]皮膚紫癜,下肢為多,顏色暗淡,精神倦怠,麵色不華,形寒肢冷,頭暈氣短,納少便溏,舌質淡,或有瘀斑,苔薄白,脈沉或細弱。
[治法]溫脾補腎,養血生髓。
[處方]右歸丸加減:熟地黃,山藥,枸杞子,山茱萸,菟絲子,鹿角霜,巴戟天,補骨脂,肉蓯蓉,製首烏,當歸。
2.單方驗方:
(1)鮮白茅根500g。水煎服,當茶飲。適宜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熱妄行證。
(2)羊蹄根9~15g。水煎服,3次/d。適宜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各證。
(3)花生衣15~30g,大棗10~20枚。水煎服,每日數次。適宜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各證。
(4)牡丹皮12g,鱉甲25~50g,生地黃15~30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連服8劑。適宜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陰虛火旺證。
(5)黨參15g,大棗10枚,枸杞子12g。水煎服,1劑/d。適宜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氣不攝血證。
(6)紫草25g,大棗10粒。煎湯口服,適宜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各證。
(7)鮮馬尾鬆30g,鮮白茅根、藕節各15~30g,仙鶴草15g。水煎服,1劑/d。適宜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各證。
(8)枸杞子15g,大棗10粒,雞蛋2枚,煮熟後,食蛋飲湯。適宜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氣不攝血證。
(9)生地黃、羊蹄根各10~15g,牡丹皮、赤芍各6~10g,水牛角15~30g,杜秋石、蒲黃炭、牛膝各10g,炙甘草3~6g。水煎服,1劑/d。適宜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屬血熱妄行證。
(10)複仙湯:土大黃5g,仙鶴草、雞血藤各15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適宜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屬血熱妄行證。
【西藥治療】
1.一般治療:急性期出血較重者應臥床休息,減少活動,避免外傷,控製感染,給予大量維生素C,維生素P(路丁)及作局部止血等處理。
2.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潑尼鬆1~2mg/(kg·d),晨起頓服,出血好轉即漸停藥,3~4周為1個療程。出血重者可用氫化可的鬆10~20mg/kg或地塞米鬆(氟美鬆)0.5~1mg/kg靜滴,出血好轉後改口服潑尼鬆。
3.大劑量丙種球蛋白:常用劑量為0.4g/(kg·d),連續5日靜滴;或1g/(kg·次)靜滴,必要時次日可再用1次;以後每3~4周1次。
4.輸全血或血小板:急性大出血的患兒宜用新鮮血。對血紅蛋白較高的患兒或重要髒器出血者,可輸血小板或含血小板豐富的血漿。
5.免疫抑製藥:一般適宜應用激素治療無效的病例或脾切除後複發的病例。常用長春新堿0.03mg/(kg·次),緩慢靜滴,1次/周,連用4~6周,無效改其他方法。硫唑嘌呤1.5~2.5mg/(kg·d),分3次口服。環磷酰胺1.5~3mg/(kg·d)口服。
6.抗D—免疫球蛋白:25~50μg/(kg·d),靜滴,連用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