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鹿肉350~500g,玉蘭筍15~25g,胡荽5~10g,黃酒8~15g,白糖10~15g,鮮湯、食鹽、味精、醬油、花椒水、植物油、蔥段、生薑片、濕澱粉、麻油各適量。
[製法]將鹿肉洗淨,切塊;水發玉蘭筍切成片。將炒鍋燒熱,放入植物油,下蔥段、生薑片煸香,再下醬油、花椒水、食鹽、黃酒、白糖、味精、鮮湯,放入鹿肉塊、玉蘭筍片,用大火燒沸後轉用小火煨燉至鹿肉爛熟,移至大火上燒開,用濕澱粉勾芡,淋上麻油,撒上胡荽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腎益精,填髓養血。適宜腎精虧虛型慢性再障。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服食。
6.熟地黃紅棗萸肉肘:
[原料]熟地黃6~10g,大棗5~8枚,山茱萸3~6g,豬肘1隻,食鹽、味精、五香粉、料酒、蔥花、薑末各適量。
[製法]將熟地黃、大棗、山茱萸擇洗幹淨;大棗切碎,去核;熟地黃、山茱萸切成片,一同放入碗中,備用。將豬肘刮洗幹淨,用快刀剖劃出數道縱紋,洗淨,放入沙鍋中,加足量水,大火煮沸,撇去浮沫,烹入料酒,加蔥花、薑末,改用小火煨煮約1小時,待豬肘爛熟時,加熟地黃、山茱萸片及大棗,繼續煨煮約30分鍾,加食鹽、味精、五香粉,拌勻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腎益精,填髓養血。適宜腎精虧虛型慢性再障。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服食。
7.當歸生薑羊肉湯:
[原料]瘦羊肉300~500g,當歸15~25g,生薑500~750g,大茴香、桂皮、食鹽各適量。
[製法]將當歸、生薑裝入布袋中,用線紮好,與洗淨、切塊的羊肉一同放入沙鍋中,加大茴香、桂皮,食鹽和適量的清水,先用大火燒開,撇去浮沫,再用小火燜煮至羊肉熟爛,去大茴香、桂皮和藥袋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溫補脾腎。適宜脾腎陽虛型慢性再障。
[服法]當湯佐餐,隨意服食。
8.蛤蚧阿膠鵪鶉蛋:
[原料]蛤蚧粉2~3g,阿膠粉5~8g,鵪鶉蛋6~10枚,黃酒3~5g,味精、食鹽各適量。
[製法]將鵪鶉蛋的蛋汁打入碗中,用筷子攪散,加入阿膠粉、蛤蚧粉、黃酒、味精,用筷子攪勻。將蛋碗入蒸籠,用中火沸水蒸15~20分鍾,取出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溫補脾腎。適宜脾腎陽虛型慢性再障。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9.苜蓿燴豆腐:
[原料]鮮嫩金花菜頭150~200g,嫩豆腐150~200g,蔥花、食鹽、薑末、植物油各適量。
[製法]將鮮嫩金花菜頭揀去雜質,洗淨,放入淘籮,待用。將嫩豆腐放入淡鹽水中浸泡片刻,入沸水鍋中焯一下,取出,切成1.5cm見方的豆腐塊,待用。燒鍋置火上,加植物油燒至六成熱,加蔥花、薑末煸炒出香,加入豆腐塊煎煮片刻,輕輕翻動,加少許食鹽及適量清水,待燒至入味,加鮮嫩金花菜,緩緩翻動,燒熟後加味精,再煮至沸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溫補脾腎。適宜脾腎陽虛型慢性再障。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10.參歸鱔魚羹:
[原料]黃鱔80~100g,黃芪6~10g,生薑1塊,澱粉、食鹽、味精、麻油各適量。
[製法]將黃鱔宰殺,去內髒,頭,骨,洗淨,切成小段,下開水焯去血腥、黏液,過涼水清洗。把黃芪、生薑洗淨,黃芪切碎,生薑切成片,待用。將澱粉倒入碗中,用水調成糊狀。把黃鱔、黃芪、生薑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轉用小火燉約1小時,去黃芪渣,加澱粉糊攪勻,煮沸,加入食鹽、味精、麻油拌勻,稍煮一下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溫補脾腎。適宜脾腎陽虛型慢性再障。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11.當歸燒羊肉:
[原料]當歸60~100g,羊肉150~250g,食鹽、黃酒、味精、醬油、蔥段、生薑片、植物油各適量。
[製法]將羊肉洗淨,切成塊。當歸洗淨,放入鍋中,加水水煎取汁,用當歸汁煮羊肉塊至半爛時取出。炒鍋上火,放油燒熱,下蔥段、生薑片熗鍋,放入煮至半爛的羊肉塊,稍加煸炒,加入食鹽、味精、黃酒、醬油,紅燒至羊肉塊熟爛,出鍋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溫補脾腎。適宜脾腎陽虛型慢性再障。
[服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12.桂圓靈芝飲:
[原料]龍眼(桂圓)肉6~10g,靈芝10~15g,蜂蜜6~10g。
[製法]將幹靈芝泡發,洗淨,與龍眼肉同入鍋中,加水濃煎2次,合並煎汁,加入蜂蜜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益心脾,養心生血。適宜心脾兩虛型慢性再障。
[服法]3~5劑/周,上、下午分2次服,可長期服用。
13.當歸熟地黃鯽魚湯:
[原料]鯽魚2條(約500g),黨參8~12g,當歸5~10g,熟地黃6~12g,山藥10~15g。
[製法]將鯽魚去鱗、鰓及內髒,用清水洗淨,待用。將沙鍋洗淨,把黨參、當歸、熟地黃、山藥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沙鍋加蓋,置於大火上煮沸,改用小火煮約1小時,放入鯽魚煮約20分鍾,最後加入食鹽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益心脾,養心生血。適宜心脾兩虛型慢性再障。
[服法]當湯佐餐,隨意食用。
14.鱔魚雞肉湯:
[原料]鱔魚絲30~50g,雞肉絲10~15g,麵筋條10~20g,黃酒、蔥段、生薑、醋、醬油、胡椒粉、鮮湯、鱔魚湯、雞蛋液、麻油、食鹽、味精、濕澱粉各適量。
[製法]在鍋中放入鮮湯和鱔魚湯各1碗,燒開後放入鱔魚絲、雞肉絲、麵筋條,加入黃酒、醬油、醋、蔥段、生薑、食鹽,燒開後倒入雞蛋液,攪成花,用濕澱粉勾芡,燒沸後盛入碗中,撒入胡椒粉、味精、麻油即可。
[功效]補益心脾,養心生血。適宜心脾兩虛型慢性再障。
[服法]當湯佐餐,隨意食用。
15.黃精茯苓雞:
[原料]黃精15~30g,茯苓20~30g,母雞1隻,生薑片、蔥段、食鹽、料酒各適量。
[製法]將母雞宰殺洗淨,去毛及內髒,把洗淨的黃精、茯苓用紗布袋裝好,納入母雞腹內,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及生薑片、蔥段、料酒、食鹽等調料,燉至雞肉爛熟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益心脾,養心生血。適宜心脾兩虛型慢性再障。
[服法]當湯佐餐,隨意食用。
16.紅棗羊骨粥:
[原料]羊頸骨1~2根,大棗(紅棗)15~20枚,糯米50~100g,食鹽少許。
[製法]先將羊頸骨搗破;大棗去核;再將上3味一起加適量清水,共煮成稀粥,加入食鹽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健脾補血。適宜再障、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兒食用。
[服法]3~5劑/周,分次食用,服至貧血痊愈。
17.蓮子百合燉瘦肉:
[原料]蓮子20~30g,百合15~20g,瘦豬肉75~100g,食鹽、植物油各適量。
[製法]將蓮子泡發,去心;百合洗淨;瘦豬肉洗淨,切片;3味一同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植物油、食鹽共燉,待蓮子、百合熟透,瘦豬肉熟爛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益心脾,養心生血。適宜心脾兩虛型慢性再障。
[服法]當湯佐餐,隨意食用。
18.紅棗燉羊心:
[原料]羊心1隻,大棗(紅棗)10~15枚,食鹽、味精、蔥段、生薑片、胡椒粉、麻油各適量。
[製法]將羊心洗淨,切成小塊,放入沙鍋中,加入黃酒、蔥段、生薑片和適量清水,用大火燒開,加入大棗、食鹽,改用小火煨燉,待羊心、大棗熟爛後去蔥段、生薑片,加入胡椒粉、味精調味,淋上麻油即可。
[功效]補益心脾,養心生血。適宜心脾兩虛型慢性再障。
[服法]當湯佐餐,隨意食用。
第三節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組遺傳性凝血活酶生成障礙的出血性疾病,終身具有自發或輕微損傷,小手術後出血不止的傾向。其包括血友病A(AHG,因子Ⅷ缺乏)和血友病B(PTC,因子Ⅸ缺乏)。
本病中醫認為乃胎稟異常,血滲脈外所致,屬“血證”範疇。
【中藥治療】
1.辨證論治:
(1)血熱妄行證:
[主症]皮膚黏膜出血,肢體血腫,灼熱疼痛,關節紅腫熱痛,或便血,尿血,舌質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熱涼血止血。
[處方]清營湯加減:水牛角,生地黃,牡丹皮,麥冬,玄參,金銀花,連翹,紫草。
(2)陰虛火旺證:
[主症]齒鼻衄血或肌衄,口燥咽幹,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處方]滋陰清熱飲:生荸薺,生梨,鮮生地黃,阿膠,鮮藕節,龜甲膠。
(3)氣血兩虛證:
[主症]皮膚黏膜出血,神疲乏力,麵色不華,形瘦納差,舌淡苔薄,脈細弱。
[治法]補氣攝血。
[處方]當歸補血湯:炙黃芪,當歸,黨參,熟地黃,阿膠,墨旱蓮,炙甘草,仙鶴草,藕節。
2.單方驗方:
(1)阿膠、白及各9g,水煎服,3次/d。適宜血友病出血屬各型。
(2)枸杞子、側柏葉、生地黃各30~90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適宜血友病屬陰虛證。
(3)花生衣18g,大棗10枚。水煎服,每日1次,分2次服。適宜血友病屬出血各型。
(4)小兒血友病驗方1號:犀角、青黛、柴胡、甘草各10g,龜甲、玄參、麥冬、生地黃各25g,黨參、梔子、地骨皮、大青葉各15g,生石膏30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適宜血友病屬血熱妄行證。
(5)小兒血友病驗方2號:生、熟地黃各25g,夏枯草、太子參、杭白芍、鉤藤、天冬、幹地龍、槐花各15g,生石膏25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適宜血友病屬陰虛火旺證。
(6)血友靈:白及、生蒲黃、白僵蠶、三七各30g,廣地龍40g,小薊、甘草各20g,共研細粉。3~6歲2~3g/次,6~9歲3~4g/次,>9歲4~5g/次,3次/d。適宜血友病屬各證。
(7)五汁飲:鮮藕1000g,生荸薺、生梨、生甘蔗各500g,去皮後加入鮮生地黃250g,共榨取汁,20~50mL/次,2~3次/d。適宜血友病屬各證。
(8)白及飲:白及、阿膠各10g,乳香、沒藥各2g,白及煎水,阿膠烊化,乳香、沒藥研麵衝服,1劑/d。適宜血友病屬血熱妄行證。
3.中成藥:
(1)花生衣糖漿:5mL/次,3次/d。適宜血友病各證。
(2)止血寧:20~40mL/次,2~4次/d,靜滴。適宜血友病各證。
(3)十灰丸:3~6歲2~3g/次,6~9歲3~4g/次,>9歲5~6g/次,2次/d。
(4)雲南白藥:3~6歲0.3g/次,6~9歲0.6g/次,>9歲0.9g/次,2次/d。
(5)歸脾丸:3~6歲0.3丸/次,6~9歲0.5丸/次,>9歲1丸/次,2次/d。適宜血友病氣血虛弱證。
(6)知柏地黃丸:3~6歲0.3丸/次,6~9歲0.5丸/次,>9歲1丸/次,2~3次/d。適宜血友病陰虛血旺證。
(7)犀角地黃丸:3~6歲0.5丸/次,6~9歲1丸/次,2次/d。適宜血友病血熱妄行證。
【西藥治療】本病為先天性遺傳性缺陷,目前無法根治,主要是預防及治療出血和預防畸形。
1.預防出血:避免外傷,限製活動範圍和活動強度,忌肌注,嚴格掌握手術指征,從小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2.替代療法:以補充凝血因子。
(1)輸新鮮血漿或全血:10mL/(kg·次),能提高因子Ⅷ活性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