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泌尿係統疾病(3)(3 / 3)

[製法]雞蛋打一孔,將大黃研末裝入蛋內,濕紙封口後蒸熟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清熱止血。適宜心火亢盛證。

[服法]1次/d,分2次服,連服3~5日。

7.六月雪燈心草雞蛋湯:

[原料]六月雪根30~60g,燈心草10~15g,雞蛋1~2枚。

[製法]將上3味一同煮至蛋熟,去渣及蛋殼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清熱涼血。適宜小兒尿血。

[服法]早晚空腹吃蛋喝湯,連服3~5日。

8.三七茅根飲:

[原料]鮮白茅根40~60g,三七粉30~60g。

[製法]先將采挖的新鮮白茅根洗淨,切成碎小段,放入沙鍋內,加清水適量,浸泡片刻,煎煮約30分鍾,過濾後,去渣取汁,再回入沙鍋,用小火濃縮至200mL左右備用。三七粉可采用中藥店市售瓶裝三七粉。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止血。適宜膀胱濕熱而兼有血瘀者。

[服法]1~2次/d,取藥汁70~100mL/次,衝服1~3g三七粉,當日吃完,連服3~5日。

9.墨旱蓮紅糖飲:

[原料]鮮墨旱蓮150~200g,紅糖20~30g。

[製法]將采摘的新鮮墨旱蓮(全草)揀去雜質,洗淨,放入溫水中浸泡約30分鍾,撈出,切碎,搗爛後壓榨取汁,收取鮮汁,放入沙鍋中,加入紅糖,視需要可酌加清水,小火煨煮至紅糖完全溶化,拌勻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滋陰補腎,涼血止血。適宜膀胱濕熱證。

[服法]1劑/d,早、晚分2次服,連服5~7日。

10.茅根淡竹葉煎:

[原料]白茅根80~100g,淡竹葉180~200g。

[製法]將上2味加適量清水煎煮,去渣取汁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清熱止血,止渴利尿。適宜下焦熱結之血尿。

[服法]1劑/d,早、晚分2次服,連服5~7日。

11.楊梅燉瘦肉:

[原料]楊梅30~50g,瘦肉50~100g。

[製法]將上2味加清水適量,燉1~2小時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滋陰養血,收斂止血。適宜陰虛火旺證。

[服法]2次/d,連服5~7日。

12.烏梅湯:

[原料]烏梅6~10枚,白糖適量。

[製法]將烏梅打爛,加水2碗,煮沸約20分鍾,加入白糖,溶化後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養陰斂陰,生津補中。適宜陰虛火旺證。

[服法]1劑/d,早、晚分2次服,連服5~7日。

13.苦瓜黃鱔湯:

[原料]苦瓜200~300g,黃鱔200~250g。

[製法]先將苦瓜去瓤,切片;黃鱔去內髒。再將上2味加清水適量,共煮湯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滋陰補血,清熱解毒。適宜陰虛火旺證。

[服法]2次/d,連服5~7日。

14.莧菜甜酒湯:

[原料]莧菜150~250g,甜酒60~100g。

[製法]將莧菜搗爛,和甜酒一起加水適量,放入燉盅中,隔水燉1小時即可。

[功效]滋補陰血。適宜陰血虧虛證。

[服法]1劑/d,分早、中、晚3次服,連服5~7日。

15.烏梅車前汁:

[原料]烏梅8~15g,車前草5~10g,紅糖適量。

[製法]將上2味加入清水適量共煮,去渣取汁,再加入紅糖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清熱利尿,斂陰止血。適宜下焦熱結引起的血尿。

[服法]代茶飲。1劑/d,連服5~7日。

16.木耳黃花菜湯:

[原料]木耳15~30g,黃花菜75~100g,蔥花、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上2味加清水適量煮湯,加入蔥花、食鹽、味精調味即可,待溫食用。

[功效]滋陰養血,清熱解毒。適宜陰虛火旺證。

[服法]1劑/d,連服5~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