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泌尿係統疾病(3)(2 / 3)

(3)益腎湯:黃芪、黨參、茯苓、生地黃、熟地黃、杜仲各9g,補骨脂6g,墨旱蓮12g,白術6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適宜脾腎氣虛者。

3.中成藥:

(1)六味地黃丸: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適宜腎陰虧損者。

(2)金匱腎氣丸:具有溫腎化氣、利水消腫功效。適宜腎陽虛者。

(3)知柏地黃丸:3~6g/次,2次/d。適宜腎陰不足者。

(4)大補陰丸:3~6g/次,2次/d。適宜腎陰不足者。

(5)龍膽瀉肝丸:3g/次,2次/d。適宜濕熱下注者。

(6)分清五淋丸:3g/次,2~3次/d。適宜濕熱下注者。

(7)五苓散:3~6g/次,2次/d。適宜脾腎氣虛者。

(8)縮泉丸:3~6g/次,2次/d。適宜脾腎氣虛者。

(9)濟生腎氣丸:3~6g/次,2次/d。適宜脾腎氣虛者。

(10)加味知柏地黃丸:知母、黃柏、山茱萸、女貞子、牡丹皮各5g,茯苓、澤瀉、山藥、生地黃各6g,炒龜甲10g,瞿麥、石韋各8g。水煎服,1劑/d,分2次服。適宜腎陰不足者。

4.外治法:

(1)取大蔥(連須)1把,搗爛,紗布包裹,敷於神闕穴,外用膠布固定。如蔥泥幹了,則灑些溫水,使之保持濕潤。適宜急性期。

(2)取萵苣菜1把,黃柏100g(烘幹研為細末),共搗茸,敷於神闕、小腸俞、膀胱俞穴。適宜急性期。

【西藥治療】

1.一般治療:尿血患兒應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對於大出血患兒,應臥床休息。對於尿血反複不止的患兒,要予精神上安慰,消除對疾病的恐懼感,並誘導分析,避免激動,防止心火亢盛。

2.西醫治療血尿,強調查明病因及病位後進行對因及對症處理。

【藥膳食療】

1.薺菜二草鮮汁:

[原料]鮮薺菜50~100g,鮮車前草、鮮小薊草各30~60g。

[製法]先將采挖的新鮮薺菜、車前草、小薊草除去根和泥土,洗淨,一同連根放入冷開水中浸泡約30分鍾,取出後切碎,搗爛,壓榨取汁,用冷開水調勻至100~200mL。

[功效]清熱利濕,涼血止血。適宜膀胱濕熱證。

[服法]2次/d,50~100mL/次,徐徐飲服。

2.薺菜雞蛋湯:

[原料]鮮薺菜100~200g,雞蛋1枚,水2碗,食鹽適量。

[製法]將鮮薺菜擇洗幹淨,放入沙鍋內,煮至剩1碗汁時,打入雞蛋一枚,煮熟,加食鹽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脾益腎,固攝止血。適宜脾腎兩虛證。

[服法]頓服,1劑/d,連服3~5日。

3.芹菜汁:

[原料]芹菜1200~1500g。

[製法]將芹菜洗淨,搗爛取汁,加熱煮沸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涼血止血。適宜陰虛火旺證。

[服法]40~60mL/次,3次/d,連服3~5日。

4.蜂蜜蘿卜片:

[原料]蘿卜1000~1500g,蜂蜜、食鹽各適量。

[製法]將蘿卜洗淨,去皮,切片,用蜂蜜浸漬約10分鍾,放在瓦上焙幹,然後再浸再焙(不要焙焦),連製3次即成。

[功效]清熱,散瘀血。適宜陰虛火旺證。

[服法]每日連續嚼服數片,鹽水送服,4~5次/d,連服3~5日。

5.黑槐子大黃雞蛋:

[原料]黑槐子末1~2g,大黃末1~2g,雞蛋1枚。

[製法]雞蛋打孔,將黑槐子末、大黃末放入雞蛋內,攪勻,用白麵糊孔後蒸熟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涼血止血。適宜心火亢盛證。

[服法]1~2枚/次,1次/d,用4日,停2日,服後多喝開水。

6.大黃雞蛋:

[原料]大黃3g,雞蛋1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