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健脾開胃,利濕消腫。適宜脾虛濕盛,症見肢體浮腫,按之凹陷難起,麵色萎黃,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大便溏薄,小便短少等。
[服法]去掉西瓜蓋,服瓜瓤與蒜瓣,1~2劑/周,連用3~5周。
25.玉米豆棗粥:
[原料]白扁豆15~25g,玉米、大棗各30~50g。
[製法]將上3味共煮成粥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益氣健脾,利水消腫。適宜脾虛濕困,症見肢體浮腫,按之凹陷難起,麵色萎黃,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大便溏薄,小便短少等。
[服法]1劑/d,分早、晚餐服食,連服3~5周。
26.燈芯花鯽魚粥:
[原料]燈芯花5~8劄,鯽魚1~2條,大米20~30g。
[製法]將鯽魚去鱗和內髒,用紗布包好,與燈芯花、大米一同煮成稀粥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益氣健脾,利水消腫。適宜脾虛濕困,症見肢體浮腫,按之凹陷難起,麵色萎黃,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大便溏薄,小便短少等。
[服法]1劑/d,連服2~4日。
27.鬱李苡仁粥:
[原料]鬱李仁25~50g,薏苡仁30~60g。
[製法]先將鬱李仁加適量清水煎煮,去渣取汁,以鬱李仁汁代水,加入薏苡仁,如常法煮粥,煮至薏苡仁開花爛熟成為稀粥即可。
[功效]益氣健脾,利水消腫。適宜脾虛濕困,症見肢體浮腫,按之凹陷難起,麵色萎黃,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大便溏薄,小便短少等。
[服法]1~2劑/d,早、晚餐溫熱服食,連服5~7日。
28.狗肉小麥仁粥:
[原料]狗肉350~500g,小麥仁(小麥去皮)75~100g。
[製法]先將狗肉洗淨,切成小塊,與小麥仁一同放入砂煲內,加清水適量,如常法煮粥,以小麥仁崩爛粥熟為度,待溫服食。
[功效]益氣健脾,利水消腫。適宜脾虛濕困,症見肢體浮腫,按之凹陷難起,麵色萎黃,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大便溏薄,小便短少等。
[服法]空腹適量服用。
29.冬瓜腰片湯:
[原料]冬瓜200~250g,豬腰1副,薏苡仁6~9g,黃芪5~10g,山藥5~9g,香菇3~5個,雞湯8~10杯,薑末、蔥花、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以上用料分別洗淨;冬瓜削皮去核,切成塊狀;香菇去蒂;豬腰對切兩半,除去白色部分,再切成片,洗淨後用熱水燙過備用。將雞湯倒入鍋中加熱,先放薑末、蔥花,再放薏苡仁、黃芪和冬瓜,以中火煮約40分鍾,再放入豬腰、香菇和山藥,煮熟後改用慢火,再煮片刻,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補腎強腰,利濕降壓。適宜濕熱內困,症見肢體浮腫,按之凹陷難起,麵色萎黃,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腰膝酸軟等。
[服法]1劑/d,分3次服,連服5~7日。
30.龜肉蓮子芡實湯:
[原料]烏龜800~1000g,芡實40~60g,蓮子30~60g,料酒1匙,食鹽、味精各少許。
[製法]將烏龜宰殺,取肉切塊,同芡實、蓮子共入鍋中,加冷水浸沒,旺火燒開,加入料酒和食鹽,改小火慢燉約3小時,至龜肉酥爛,調入味精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補脾益腎,滋陰固澀。適宜脾腎兩虛型腎病綜合征、慢性腎炎、遺精、白濁等病證。
[服法]吃肉喝湯,2次/d,1小碗/次,2天內吃完,連服6天為1個療程。
31.五味杜仲燉羊腎:
[原料]羊腎2個,杜仲10~15g,五味子3~6g,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羊腎切開去脂膜,洗淨切片。杜仲、五味子分別洗淨。將以上用料一齊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用文火隔開水燉約1小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溫腎澀精,收攝蛋白,強筋健骨。適宜肝腎虛寒,症見腰脊冷痛、足膝無力、陽痿遺精、小便頻數、時有頭暈耳鳴等。
[服法]空腹服用,1劑/d,分3次服,連服5~7日。
32.鎖陽苓肉鵪鶉湯:
[原料]鵪鶉1隻,鎖陽12~18g,山茱萸20~30g,茯苓25~30g,製附子3~6g。
[製法]把鵪鶉剔淨,去內髒,洗淨切塊。鎖陽、山茱萸、茯苓、製附子分別洗淨,與鵪鶉一齊放入砂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約2小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溫補腎陽,健脾利尿。適宜腎陽不足,症見下肢浮腫,腰酸肢冷,神疲乏力,夜尿頻多等。
[服法]空腹服用,1劑/d,分3次服,連服5~7日。
33.仙茅金櫻雞肉湯:
[原料]雞肉250~300g,仙茅6~10g,金櫻子10~15g,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仙茅用米泔浸泡3天,取出,炮製;金櫻子洗淨備用。雞肉洗淨,切成塊,放入砂煲內,加清水適量,以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約1小時,放入仙茅、金櫻子,共煲約1小時,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待溫食用。
[功效]補腎壯陽,斂精止遺。適宜腎陽虛衰型腎病綜合征。
[服法]1劑/d,分3次服,連服5~7日。
34.花生豬尾湯:
[原料]豬尾1條,花生40~60g,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豬尾刮洗幹淨,斬小段;花生洗淨,與豬尾一同放入砂煲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煲至花生爛熟,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待溫食用。
[功效]健脾和胃,益腎利水。適宜各種腎病日久不愈屬脾腎兩虛者,症見麵色白,腰痛無力,下肢水腫等。
[服法]1劑/d,分3次服,連服5~7日。
35.羊腎兩儀膏:
[原料]羊腎2對,黨參500g,熟地黃300g,紅糖1000g。
[製法]先將熟地黃、黨參用紗布包好,再將新鮮羊腎對半切開,去掉筋膜,洗淨,切成丁狀,和熟地黃、黨參一起,加水常法煮取藥汁,文火燉約1小時後,取出濾液,餘渣加水再煮,再取汁,共3次。取所有濾液混合,以文火濃縮成膠狀,加紅糖收膏。
[功效]補益肝腎。適宜肝腎陰虛證。
[服法]2食匙/次,3次/d,開水衝服,連服2~3個月。
36.黑魚湯:
[原料]黑魚1條(450~500g),冬瓜200~250g。
[製法]將冬瓜切片;黑魚去內髒,與冬瓜一同加適量清水煮湯,不加鹽,待溫服食。
[功效]補益脾胃。適宜脾陽虛而伴水濕內停證。
[服法]1劑/d,連服1~2周。
37.蓮子西瓜盅:
[原料]西瓜1個,蓮子15~20g,核桃、火腿各20~30g,雞肉25~35g,冰糖30~50g,薏苡仁15~20g。
[製法]將蓮子發開;核桃去殼,取仁;雞肉洗淨,切絲;冰糖打碎備用。將西瓜洗淨,從上端1/3處切下,挖出瓜瓤,而後納入蓮子及冰糖等,再將瓜蓋蓋上,放蒸鍋中蒸熟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消腫。適宜脾虛濕盛,症見肢體浮腫,按之凹陷難起,麵色萎黃,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大便溏薄,小便短少等。
[服法]1次/d,分3次食完,連服3~5周。
38.冬瓜香菇菜:
[原料]冬瓜150~200g,香菇30~50g,蔥、薑、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冬瓜去皮,洗淨,切成小方塊;香菇用水發開,去蒂柄,洗淨,切成絲;蔥、薑洗淨,切絲。鍋中放植物油適量,燒熱後,下蔥、薑爆香,而後下冬瓜及香菇及泡香菇的水,燜燒數分鍾,待熟時調入食鹽、味精等,翻炒幾下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利水滲濕,降脂化痰。適宜脾虛濕盛,症見肢體浮腫,按之凹陷難起,麵色萎黃,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大便溏薄,小便短少等。
[服法]1劑/d,連服3~5周。
39.苡米冬瓜雞:
[原料]薏苡仁(苡米)20~30g,冬瓜350~500g,香菇30~50g,粉條150~200g,雞肉200~300g,蔥花、薑末、花椒、蒜茸、料酒、食鹽、味精、麻油各適量。
[製法]將冬瓜去皮,洗淨,切塊;雞肉洗淨,切塊;香菇發開。將薏苡仁、冬瓜、雞肉、香菇一同放入湯鍋中,加清水適量及蔥花、薑末、花椒、蒜茸、料酒等,文火燉至爛熟後,下粉條煮熟,加入食鹽、味精調味即可,待溫服食,可淋麻油少許以增光。
[功效]健脾利濕,降脂化濁。適宜脾虛濕盛,症見肢體浮腫,按之凹陷難起,麵色萎黃,神疲乏力,食欲減退,大便溏薄,小便短少等。
[服法]1劑/2d,連服3~5周。
40.澤瀉粥:
[原料]澤瀉6~10g,大米30~50g。
[製法]將澤瀉切片;大米淘洗幹淨備用。先取澤瀉加適量清水煎煮,取汁去渣,加大米煮為稀粥即可,待溫服食。
[功效]利水滲濕,化痰降脂。適宜脾腎陽虛證。
[服法]1劑/d,連服3~5周。
41.山楂粥:
[原料]山楂20~30g(鮮者加倍),大米30~50g,白糖5~10g。
[製法]將山楂水煎取汁備用;大米用清水淘淨。取大米加清水適量煮沸後,轉文火煮至粥熟時,調入山楂汁、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健脾胃,消食積,降血脂。適宜脾胃失和證。
[服法]1劑/d,分2次服,連服3~5周。
42.香蕉蘸黑麻:
[原料]香蕉300~500g,黑芝麻15~25g。
[製法]將黑芝麻炒熟;將香蕉去皮後,用香蕉蘸芝麻嚼食。
[功效]降低血脂,潤腸通便。適宜腎病綜合征,症見血脂升高,大便秘結,小便短少者。
[服法]1劑/d,分2~3次食完,連服2~3周。
43.山藥鮮藕魚:
[原料]山藥30~50g,鮮藕100~150g,草魚肉150~200g,蔥花、薑末、花椒、料酒、醬油、米醋、澱粉、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山藥、鮮藕去皮,洗淨,切如黃豆大小備用;草魚洗淨,切塊,將草魚塊置熱油鍋中煎至兩麵金黃後,下山藥、鮮藕及蔥花、薑末、花椒、料酒、醬油、米醋及清水適量,文火燜熟後,下澱粉及食鹽、味精等,翻炒片刻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健脾益氣,開胃醒脾。適宜腎病綜合征,症見血脂升高,肢體重困,食欲不振,納差食少,小便短少,大便溏薄。
[服法]1劑/d,分2次服,連服3~6周。
44.陳皮鴨:
[原料]陳皮6~10g,青鴨1隻,料酒、醬油、胡椒粉、奶粉、雞湯各適量。
[製法]將陳皮洗淨,切絲;將青鴨宰殺後去毛雜,洗淨,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稍煮爛取出,候涼,拆去鴨骨,將拆骨鴨胸脯朝上,放在搪瓷盆內。再將燉鴨的原湯加適量奶粉、雞湯煮沸,摻入料酒、醬油、胡椒粉,攪勻,倒入搪瓷盆內,而後將陳皮放在拆骨鴨上麵,上籠蒸30分鍾左右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開胃健脾,利濕降脂。適宜脾胃失和證。
[服法]1~2劑/周,連服3~6周。
45.首烏煨雞:
[原料]公雞1隻,何首烏40~50g,蔥花、薑末、食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將公雞宰殺後去毛雜,洗淨;何首烏研末,布包,納入雞腹中。將公雞置沙鍋內,加清水適量,煨至雞肉熟後,去藥包,調入蔥花、薑末、食鹽、味精即成,待溫服食。
[功效]補腎益氣,祛膩降脂。適宜腎氣虧虛證。
[服法]每劑服用3~4日,2劑為1個療程,連服3~6個療程。
46.紅花生薑豆腐湯:
[原料]紅花5~10g,生薑2~3片,豆腐300~500g,紅糖適量。